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云霞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28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由注射部分、穿刺部分和连通上述两部分的输液管组成。注射筒前部侧壁上设有加药口,注射筒顶端设有凸头,凸头上设有注速调节器,注速调节器能定量调节注射的速度。注射筒的外壁上刻有注射刻度。穿刺部分主体为类似注射筒的空腔圆筒,主体的前部套装有套筒,套筒前段设有护裙;主体的前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器,连接器前端接头接穿刺针。主体一侧设有穿刺刻度,套筒上缘对应的刻度为穿刺针探出的长度;主体后端壁上设有通透管,连接器后端接头通过导管与通透管下端连接;通透管上端通过输液管与注射部分的凸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方便实用,适宜推广。

A Tumor Puncture Therapeut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与日提升。据国家癌症中心调查研究表面,肿瘤性疾病近年来呈现出发病率上升,死亡率平稳,患病部位多样性等趋势。穿刺治疗是一种肿瘤治疗方法。传统穿刺治疗装置结构简单,在穿刺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扶住针头,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现有技术多采用穿刺注射于一体,装置在完成穿刺的同时还要进行注射,注射过程十分不便,同时注射过程中或再次加药时,很容易使穿刺活动和移位,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容易导致穿刺伤口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该肿瘤穿刺装置设计结构科学严谨,将穿刺部分与注射部分分离,便于穿刺控制和把握,方便注射,极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由注射部分、穿刺部分和连通上述两部分的输液管组成。注射部分包括注射筒、活塞杆、注射推柄、凸头、加药口、注速调节器。注射筒、活塞杆和注射推柄结构类似于普通注射器结构,注射筒前部侧壁上设有加药口,注射筒顶端设有凸头,凸头上设有注速调节器,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由注射部分(1)、穿刺部分(2)和连通上述两部分的输液管(3)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部分(1)包括注射筒(11)、活塞杆(12)、注射推柄(13)、凸头(14)、加药口(15)、注速调节器(16);注射筒(11)、活塞杆(12)和注射推柄(13)结构类似于普通注射器结构,注射筒(11)前部侧壁上开设有加药口(15),注射筒(11)顶端设计有凸头(14),凸头(14)上设有注速调节器(16),注射筒(11)的外壁上刻有注射刻度(17);穿刺部分(2)的主体(21)为类似注射筒的空腔圆筒,前段开放,后端有穿刺推柄(31);主体(21)前半部设有外丝,主体(21)的前部套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由注射部分(1)、穿刺部分(2)和连通上述两部分的输液管(3)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部分(1)包括注射筒(11)、活塞杆(12)、注射推柄(13)、凸头(14)、加药口(15)、注速调节器(16);注射筒(11)、活塞杆(12)和注射推柄(13)结构类似于普通注射器结构,注射筒(11)前部侧壁上开设有加药口(15),注射筒(11)顶端设计有凸头(14),凸头(14)上设有注速调节器(16),注射筒(11)的外壁上刻有注射刻度(17);穿刺部分(2)的主体(21)为类似注射筒的空腔圆筒,前段开放,后端有穿刺推柄(31);主体(21)前半部设有外丝,主体(21)的前部套装有套筒(22),套筒(22)设有内丝,主体(21)与套筒(22)通过内外丝套结在一起,套筒(22)可以旋进旋出;主体(21)的前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器(26),连接器(26)前后端各有一接头,前段接头接穿刺针(27),穿刺针(27)前段还设有多个侧孔(28);套筒前段设有护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李云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