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钙骨水泥涂覆的3D打印PLGA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4281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酸钙骨水泥涂覆的3D打印PLGA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可降解聚酯PLGA椎间融合器,再利用磷酸钙骨水泥涂覆聚合物表面,并填充打印间隙,磷酸钙骨水泥固化后形成羟基磷灰石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望克服可降解类材料在椎间融合器领域应用时面临的体内降解过快、降解产物酸性较大、力学性能不足等问题,同时3D打印技术为临床个性化制备符合人体解剖学形态的椎间融合器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钙骨水泥涂覆的3D打印PLGA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用材料
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磷酸钙骨水泥涂覆的3D打印PLGA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脊柱椎间融合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椎间融合术成为治疗涉及脊柱退行性变、畸形、骨折、肿瘤、结核等脊柱相关疾病的主流手术模式和金标准。然而,随着脊柱椎间融合手术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发生椎间融合器下沉等术后长期并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加[王鹏,孙桂森,李红旗等,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较多,如患者骨质疏松、老龄等[BrunelloG,SivolellaS,MeneghelloR,BiotechnologyAdvances,2016]。目前临床常用的椎间融合器材料主要为不可降解和可降解两类。可降解融合器因其生物相容性好、体内可吸收、力学性能与自体骨相近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这类材料在体内降解速度过快,不足以维持到椎体骨性融合,因此术后易出现融合器塌陷、椎间隙高度丢失、椎体不稳等现象。同时,聚酯类可降解材料还存在降解产物酸性较大的问题,可能引发无菌性炎症、骨质溶解等并发症。椎间融合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钙骨水泥涂覆的3D打印PLGA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可降解聚酯PLGA椎间融合器,再利用磷酸钙骨水泥涂覆聚合物表面,并填充打印间隙,磷酸钙骨水泥固化后形成羟基磷灰石涂层,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PLGA椎间融合器以PLGA为3D打印“墨水”,打印针头选用170μm,设置打印参数:每层采用平行式打印,间隙为0.2‑0.3mm,Z轴逐层升高0.15mm,打印温度170‑190℃,基础速率为1.5‑2mm/s,打印平台温度为30℃,使用生物3D打印机进行3D打印,制备PLGA椎间融合器;(2)明胶改性α‑TCP粉末将磷酸氢钙与碳酸钙按摩尔比2:1湿法球磨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钙骨水泥涂覆的3D打印PLGA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可降解聚酯PLGA椎间融合器,再利用磷酸钙骨水泥涂覆聚合物表面,并填充打印间隙,磷酸钙骨水泥固化后形成羟基磷灰石涂层,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PLGA椎间融合器以PLGA为3D打印“墨水”,打印针头选用170μm,设置打印参数:每层采用平行式打印,间隙为0.2-0.3mm,Z轴逐层升高0.15mm,打印温度170-190℃,基础速率为1.5-2mm/s,打印平台温度为30℃,使用生物3D打印机进行3D打印,制备PLGA椎间融合器;(2)明胶改性α-TCP粉末将磷酸氢钙与碳酸钙按摩尔比2:1湿法球磨混合,干燥后用马弗炉在1250-1400℃煅烧2-4h后取出,在鼓风环境下急速冷却,之后用氧化锆球磨罐450rpm湿法球磨6h,得到粒径均一的α-TCP粉末,将所述α-TCP粉末按0.5g/mL加入0.5%(w/v)的明胶溶液中,高速磁力搅拌0.5h后置于-80℃冰箱中冰冻,进行冷冻干燥48h,得到明胶改性α-TCP粉末;(3)磷酸钙骨水泥涂覆PLGA椎间融合器配制质量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