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27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包括注射管外壳、中空内管、活塞推杆和水针刀,所述注射管外壳内腔固定安装有中空内管,所述中空内管活动插接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推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推杆下端固定安装有按压板,所述注射管外壳下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挡手板,所述注射管外壳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插接管,所述水针刀头中部开设有针芯。通过水针刀头和针芯的结构,操作人员使用水针刀对患者病患处进行治疗,更换装有药液的注射管对病患处进行药物注射,提高一刀多用的功能,达到治疗效果;通过直径为0.1mm的水针刀头的结构,用于浅筋膜层时,减少患者疼痛感,达到微创不留痕的效果。

A disposable multi-purpose minimally invasive water needle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
技术介绍
水针刀法是吴汉卿教授经过三十余年的临床潜心研究,将南阳张仲景医圣祠内“清朝年间刀针”与现代水针疗法有机结合,融中西医针法于一体,所专利技术的中医微创针法。该针法具有松解筋结、注射药氧、磁线留植及三氧消融等功能,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病、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及脊柱相关病的治疗,目前,临床应用微创水针刀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直径多为1毫米,对病患者使用时刺激性较大,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容易损伤神经和血管,在对患者损伤部位注射药物时,由于注射管内部气压较大,容易造成注射管与水针刀脱离,造成药液喷洒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包括注射管外壳、中空内管、活塞推杆和水针刀,所述注射管外壳内腔固定安装有中空内管,所述中空内管活动插接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推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推杆下端固定安装有按压板,所述注射管外壳下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挡手板,所述注射管外壳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上端固定套接有水针刀,所述水针刀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片,所述固定架内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水针刀上端固定安装有水针刀头,所述水针刀头中部开设有针芯。优选的,所述注射管外壳为塑料壳体,且注射管外壳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优选的,所述中空内管为玻璃管,且中空内管为圆柱形。优选的,所述活塞的横截面外圈直径等于中空内管的横截面内圈直径。优选的,所述密封片中部开设有槽口。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外壁两侧呈“L”形。优选的,所述水针刀头长为1-1.3cm,直径为0.1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通过水针刀头和针芯的结构,操作人员使用水针刀对患者病患处进行治疗,通过针芯将患者病患处的受损位置进行物理修复,使用注射管将患者病患处的淤血等抽出,更换装有药液的注射管对病患处进行药物注射,提高一刀多用的功能,达到治疗效果;通过直径为0.1mm的水针刀头的结构,用于浅筋膜层时,减少患者疼痛感,达到微创不留痕的效果;通过固定架的结构,提高水针刀与插接管的密封性,达到密封固定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水针刀连接放大图。图中:1注射管外壳、11挡手板、12插接管、2中空内管、3活塞推杆、31活塞、32按压板、4水针刀、5固定架、51密封片、52橡胶垫、6水针刀头、61针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包括注射管外壳1、中空内管2、活塞推杆3和水针刀4,所述注射管外壳1为塑料壳体,且注射管外壳1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标明中空内管2中药液的药量,便于药物剂量使用,塑料材质的注射管外壳1降低生产成本,所述注射管外壳1内腔固定安装有中空内管2,所述中空内管2为玻璃管,且中空内管2为圆柱形,玻璃材质的中空内管2更加符合行业使用标准,所述中空内管2活动插接有活塞推杆3,注射药物及抽取病患部位的机体损伤产生的液体,所述活塞推杆3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塞31,所述活塞31的横截面外圈直径等于中空内管2的横截面内圈直径,通过按压按压板32推动活塞推杆3带动活塞31将药液注射的患者病患处,同时水针刀4可以配合空的注射管对患者病患处进行液体抽离的作用,所述活塞推杆3下端固定安装有按压板32,拇指按压活塞推杆3的作用,所述注射管外壳1下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挡手板11,药物注射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所述注射管外壳1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插接管12,与水针刀4活动插接的作用,所述插接管12上端固定套接有水针刀4,所述水针刀4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外壁两侧呈“L”形,在更换注射管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所述固定架5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片51,所述密封片51中部开设有槽口,槽口与插接管12相对应,具有密封作用,防止在注射药物时由于内部压力过大导致注射管与水针刀4脱离,造成药物喷洒形成浪费,所述固定架5内壁设置有橡胶垫52,密封,卡接的作用,所述水针刀4上端固定安装有水针刀头6,所述水针刀头6长为1-1.3cm,直径为0.1cm,规格较小,具有微创作用,同时减少患者疼痛感,所述水针刀头6中部开设有针芯61,注射药物和抽取病患部位的机体损伤产生的液体作用。工作原理:首先,将插接管12与药液接触,通过活塞推杆3和活塞31将药液抽入到中空内管2中,然后,将水针刀4下端的固定架5与插接管12相插接,在橡胶垫52和密封片51的作用下,将其卡紧密封,操作人员通过水针刀头6对患者进行治疗,如需注射药物,可以通过按压按压板32推动活塞推杆3挤压药液通过针芯61注射到患者体内,并通过注射管外壳1外表面设置的刻度来判断药量使用情况,同时可以通过水针刀头6内的针芯61辅助注射管将软组织内的淤血等其他成分抽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包括注射管外壳(1)、中空内管(2)、活塞推杆(3)和水针刀(4),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外壳(1)内腔固定安装有中空内管(2),所述中空内管(2)活动插接有活塞推杆(3),所述活塞推杆(3)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塞(31),所述活塞推杆(3)下端固定安装有按压板(32),所述注射管外壳(1)下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挡手板(11),所述注射管外壳(1)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插接管(12),所述插接管(12)上端固定套接有水针刀(4),所述水针刀(4)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片(51),所述固定架(5)内壁设置有橡胶垫(52),所述水针刀(4)上端固定安装有水针刀头(6),所述水针刀头(6)中部开设有针芯(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多用微创水针刀,包括注射管外壳(1)、中空内管(2)、活塞推杆(3)和水针刀(4),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外壳(1)内腔固定安装有中空内管(2),所述中空内管(2)活动插接有活塞推杆(3),所述活塞推杆(3)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塞(31),所述活塞推杆(3)下端固定安装有按压板(32),所述注射管外壳(1)下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挡手板(11),所述注射管外壳(1)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插接管(12),所述插接管(12)上端固定套接有水针刀(4),所述水针刀(4)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片(51),所述固定架(5)内壁设置有橡胶垫(52),所述水针刀(4)上端固定安装有水针刀头(6),所述水针刀头(6)中部开设有针芯(61)。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崇山
申请(专利权)人:崇山众汇健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