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芳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八折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13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31
一种新型八折床,它涉及折叠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八折床。床头架的前端内侧设有防护栏,床头架的左端与床头板相连接,床尾架的右端与床尾板相连接,床头板与床尾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床头板与床尾板之间设有三组结构相同的折叠床身,每组折叠床身内设有两块折叠板,两块折叠板之间设有折叠铰,并且折叠铰与两块折叠板相连接,每块折叠铰的底部对应设有一组支撑脚,每组支撑脚的侧壁中心处对应与一组支撑杆相连接,合页设置在折叠板的底部,并且合页将两组相邻的折叠床身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增长折叠床的长度,采用轻量化设计,增加承重能力,减小折叠后的占地面积和体积,方便移动。

A New Type of Eight-fold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八折床
本技术涉及折叠床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八折床。
技术介绍
折叠床是一种利用关节原理设计,为了方便和节省体积空间,通过各种折叠方式可以折叠收放的简易床。最早的折叠床是战国晚期出现的,它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床身,床栏和床屉三部分构成,每半边床身分别由床档、床枋、档枋连绞木等组成,这样的床可以折叠,折叠后床架的长和宽都会变小很多。折叠床做为传统家具在功能上的延伸,广泛应用于家庭、写字楼和医院等场所,具有良好的收纳性,使用便捷,但是随着现代人身高都比较高,一般床体都比较短并且承重能力有限,移动不方便,结构太过复杂,展开后面积过小,折叠后体积还是很大,导致使用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八折床,它结构简单,展开后,增长折叠床的长度,采用轻量化设计,增加承重能力,减小折叠后的占地面积和体积,重量轻,方便移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头架、防护栏、床头板、床尾架、床尾板、折叠床身、折叠板、折叠铰、支撑脚、支撑杆、合页、脚轮,床头架的前端内侧设有防护栏,床头架的左端与床头板相连接,床尾架的右端与床尾板相连接,床头板与床尾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床头板与床尾板之间设有三组结构相同的折叠床身,每组折叠床身内设有两块折叠板,两块折叠板之间设有折叠铰,并且折叠铰与两块折叠板相连接,每块折叠铰的底部对应设有一组支撑脚,每组支撑脚的侧壁中心处对应与一组支撑杆相连接,合页设置在折叠板的底部,并且合页将两组相邻的折叠床身相连接,床头架、床尾架、支撑杆、支撑脚的底部均设有脚轮。进一步的,所述床头板设置在床头架的中间偏上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床尾板设置在床尾架的侧壁上端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通过轴套与支撑脚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折叠铰为“T”形折叠铰。进一步的,所述的合页为“T”形合页。进一步的,所述的脚轮为带有脚刹的万向脚轮。进一步的,所述床头板与床尾板的结构相同,为可转动的床头板和床尾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床身展开、铺平,如图2所示,合页设置在折叠板的底部,并且合页将两组相邻的折叠床身相连接,三组折叠床身展开铺平后,床头板、折叠板、床尾板水平排列,并且处在同一水平高度,其中每组折叠床身的底部由两块折叠铰进行固定,而在每块折叠铰的底部与支撑脚相连接,支撑脚的侧壁中部与支撑杆相连接,支撑脚和支撑杆用于支撑折叠床身,让折叠床身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支撑人体的重量;在每根支撑杆和支撑脚的底部均设有脚轮,需要移动时,将双手抓住床头架然后推动,脚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小,方便使用者推动进行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将脚刹踩下,进行锁紧,使脚轮无法继续转动;若不需要使用时,将与合页相连接的两块连接板往上抬进行折叠,床头板和床尾板也一起往上抬进行收缩折叠,折叠成如图3所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展开后,增长折叠床的长度,采用轻量化设计,增加承重能力,减小折叠后的占地面积和体积,重量轻,方便移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对应图3的主视图;图5是对应图3的右视图;图6是对应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对应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床头架1、防护栏2、床头板3、床尾架4、床尾板5、折叠床身6、折叠板7、折叠铰8、支撑脚9、支撑杆10、合页11、脚轮12、轴套13。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头架1、防护栏2、床头板3、床尾架4、床尾板5、折叠床身6、折叠板7、折叠铰8、支撑脚9、支撑杆10、合页11、脚轮12,床头架1的前端内侧设有防护栏2,床头架1的左端与床头板3相连接,床尾架4的右端与床尾板5相连接,床头板3与床尾板5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让使用者舒适的平躺在折叠板7上,避免因为折叠床身6的不平整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床头板3与床尾板5之间设有三组结构相同的折叠床身6,每组折叠床身6内设有两块折叠板7,两块折叠板7之间设有折叠铰8,并且折叠铰8与两块折叠板7相连接,折叠铰8每块折叠铰8的底部对应设有一组支撑脚9,每组支撑脚9的侧壁中心处对应与一组支撑杆10相连接,支撑脚9与支撑杆10交错摆放,合页11设置在折叠板7的底部,并且合页11将两组相邻的折叠床身6相连接,床头架1、床尾架4、支撑杆10、支撑脚9的底部均设有脚轮12。所述床头板3设置在床头架1的中间偏上位置处。床头架离地的高度为343mm,宽度为550mm,而床头板3离地的高度为240mm。所述床尾板5设置在床尾架4的侧壁上端位置处。所述支撑杆10通过轴套13与支撑脚9相连接。支撑杆10通过轴套13与支撑脚9相连接,支撑杆10可以沿着轴套13进行转动。所述的折叠铰8为“T”形折叠铰。所述的合页11为“T”形合页。所述的脚轮12为带有脚刹的万向脚轮。所述床头板3与床尾板5的结构相同,均为可转动的床头板和床尾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床身展开、铺平,如图2所示,展开的尺寸为2050*240,合页11设置在折叠板7的底部,并且合页11将两组相邻的折叠床身6相连接,三组折叠床身6展开铺平后,床头板3、折叠板7、床尾板5水平排列,并且处在同一水平高度,其中每组折叠床身6的底部由折叠铰8进行固定,而在每块折叠铰8的底部与支撑脚9相连接,支撑脚9的侧壁中部与支撑杆10相连接,支撑脚9和支撑杆10用于支撑折叠床身6,让折叠床身6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支撑人体的重量;在每根支撑杆10和支撑脚9的底部均设有脚轮12,脚轮12为带有脚刹的万向脚轮,需要移动时,将双手抓住床头架1然后推动,脚轮12与地面的摩擦力小,方便使用者推动进行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将脚刹踩下,进行锁紧,使脚轮无法继续转动;若不需要使用时,将与合页11相连接的两块折叠板7往上抬进行折叠,床头板3和床尾板5也一起往上抬进行收缩折叠,折叠成如图3所示,折叠完成后的尺寸为550*4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展开后,增长折叠床的长度,采用轻量化设计,增加承重能力,减小折叠后的占地面积和体积,重量轻,方便移动。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八折床,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床头架(1)、防护栏(2)、床头板(3)、床尾架(4)、床尾板(5)、折叠床身(6)、折叠板(7)、折叠铰(8)、支撑脚(9)、支撑杆(10)、合页(11)、脚轮(12),床头架(1)的前端内侧设有防护栏(2),床头架(1)的左端与床头板(3)相连接,床尾架(4)的右端与床尾板(5)相连接,床头板(3)与床尾板(5)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床头板(3)与床尾板(5)之间设有三组结构相同的折叠床身(6),每组折叠床身(6)内设有两块折叠板(7),两块折叠板(7)之间设有折叠铰(8),并且折叠铰(8)与两块折叠板(7)相连接,每块折叠铰(8)的底部对应设有一组支撑脚(9),每组支撑脚(9)的侧壁中心处对应与一组支撑杆(10)相连接,合页(11)设置在折叠板(7)的底部,并且合页(11)将两组相邻的折叠床身(6)相连接,床头架(1)、床尾架(4)、支撑杆(10)、支撑脚(9)的底部均设有脚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八折床,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床头架(1)、防护栏(2)、床头板(3)、床尾架(4)、床尾板(5)、折叠床身(6)、折叠板(7)、折叠铰(8)、支撑脚(9)、支撑杆(10)、合页(11)、脚轮(12),床头架(1)的前端内侧设有防护栏(2),床头架(1)的左端与床头板(3)相连接,床尾架(4)的右端与床尾板(5)相连接,床头板(3)与床尾板(5)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床头板(3)与床尾板(5)之间设有三组结构相同的折叠床身(6),每组折叠床身(6)内设有两块折叠板(7),两块折叠板(7)之间设有折叠铰(8),并且折叠铰(8)与两块折叠板(7)相连接,每块折叠铰(8)的底部对应设有一组支撑脚(9),每组支撑脚(9)的侧壁中心处对应与一组支撑杆(10)相连接,合页(11)设置在折叠板(7)的底部,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芳
申请(专利权)人:蔡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