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97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包括灯体,还包括动力装置、端盖和控制器,动力装置固定在端盖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灯体端部转动连接在端盖上,灯体通过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与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经光照角度调整机构带动灯体运动,由于灯体与端盖转动连接,因此灯体可实现自身偏转调节,灯体既可以通过光照角度的变化组合实现较大范围的光照覆盖,也可通过某一光照角度的长时间保持实现某个局部位置的光照补偿或加强,从而较全面地满足植物在生长过程不同光照需求。

A plant lamp with changeable illumination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
技术介绍
传统农业受天气状况影响极大,例如光照,一旦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日照严重不足时,作物生长将大大放缓。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现在已可应用人工光照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有益干预,植物灯的出现帮助人们解决了日照严重不足,作物生产缓慢的问题。使用植物灯场所大多为大棚种植,在大棚中设置植物灯来延长植物生长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植物的生长速率。因植物在生长过程当中会对光照有不同的需求,往往需要更换或者调整不同角度的光源来提供更广更全面的光照覆盖或局部更大的光照强度,而现有的植物灯其光照角度一般都是固定的,如果要转变光照角度的话势必需要重新拆卸灯具,改变安装方式来调节角度,甚至还需重新更换安装,灯具的调整操作十分不便。另外通过设置更多的植物灯来错落布局,也可减少光照死角,但是大棚内的使用面积有限,若过多布置植物灯,不仅极易占用植物生长空间,而且会加大成本。公开号为CN108626617A的专利技术于2018年10月9日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高效LED植物灯,包括大棚钢架和地面支架,所述大棚钢架的中部下端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滑道中卡接有卡爪,且卡爪的下端与刚性支架的上端中部刚性连接,所述刚性支架的下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主体灯架的上端,所述主体灯架的两端均间隔开设铰接槽,该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设置的转动灯架,在进行收放铁索时可以实现滑动框的角度调节,进而能够使得植物得到更多角度的光照射,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遮光率,提高植物生长速度;通过悬挂的结构设置,能够避免传统的植物灯放置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其占地面积,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但该专利技术主要还是通过改变转动灯架的遮盖角度来实现光照角度调节的,本质上仍属于光照范围的调节,其光照并不能集中定向以加强局部光照强度,光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植物灯光照角度一般固定,转变光照角度十分不便,难以通过经济易行的方式提供更广更全面的光照覆盖或局部更大的光照强度,为克服这一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灵活调整光照角度,提供更广更全面的光照覆盖及局部更大的光照强度,使用方便,满足植物在生长过程不同光照需求的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包括灯体,还包括动力装置、端盖和控制器,动力装置固定在端盖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灯体端部转动连接在端盖上,灯体通过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与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通过光照角度调整机构带动灯体运动,由于灯体与端盖转动连接,因此灯体可实现自身偏转调节,灯体既可以通过光照角度的变化组合实现较大范围的光照覆盖,也可通过某一光照角度的长时间保持实现某个局部位置的光照补偿或加强,从而较全面地满足植物在生长过程不同光照需求。作为优选,所述光照角度调整机构包括驱动连杆、中间连杆组和末端连杆,所述动力装置为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偏心设置于电机上,驱动连杆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末端连杆与灯体铰接,中间连杆组两端分别与驱动连杆、末端连杆铰接。电机转动时,偏心的电机输出轴拉动驱动连杆,继而通过中间连杆组拉动末端连杆,末端连杆的拉力相对于灯体端部的转动连接点形成使灯体转动的力矩,灯体转动,实现灯体光照角度的调整。电机可停止在任意位置,因此灯体也可保持对应的倾角。作为优选,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连杆通过卡接式扭力传动结构连接。这样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连杆不仅可传递转矩,还可传递扭矩,形成可靠的传动连接,避免出现在机械死点带不动的现象。作为另选,所述光照角度调整机构包括驱动齿条、驱动齿轮和驱动连杆,所述动力装置为一电动缸,驱动齿条滑动连接在端盖上并与电动缸的输出端连接,驱动齿轮转动连接在端盖上且与驱动齿条啮合,驱动连杆两端分别与驱动齿轮、灯体铰接。此种形式的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也可实现灯体光照角度的调整。电动缸伸缩运动可带动驱动齿条滑动,驱动齿条的运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又可拉动驱动连杆,使灯体转动。作为优选,灯体上设有端部连接架,端部连接架固定在灯体端部,所述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与灯体的连接部位于端部连接架上。灯体的材料不便直接承受外力作用,端部连接架可提供连接结构使灯体间接受力并作相应运动,保护灯体。作为优选,端部连接架与端盖通过转轴铰接。通过转轴铰接可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灯体与端盖的转动连接。作为优选,灯体成对设置且对称位于所述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两边。用同一光照角度调整机构控制成对的灯体,使本植物灯进行更多方位、更大区域的照射,可大大提高植物灯的工作效能。作为优选,灯体上方设有外盖,外盖与端盖固连。外盖与端盖形成的罩体可以控制灯体的光照区域,并保护灯体。作为优选,外盖为横断面呈U形的柱体,外盖内表面凹曲且设有反射镀膜。外盖构成半封闭的罩体,可对灯体发出的光进行汇聚、反射,最终得到相对集中的输出光线,光照方向更易控制,光能损失更少,光照效率更高。作为优选,本植物灯还包括升降装置,端盖连接在该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可增加本植物灯的运动维度,使得植物灯既能转动,又能升降,在不同高度上调整光照角度,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本植物灯的光照作用范围及照作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满足植物在生长过程不同光照需求。本专利技术中灯体可实现自身偏转调节,灯体既可以通过光照角度的变化组合实现较大范围的光照覆盖,也可通过某一光照角度的长时间保持实现某个局部位置的光照补偿或加强,从而较全面地满足植物在生长过程不同光照需求。结构紧凑,占地小,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可灵活调整光照角度,可用较少植物灯配置数量提供更广更全面的光照覆盖及局部更大的光照强度,结构紧凑,占地小,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件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光照角度调整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移除外盖后灯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灯体左端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灯体,2-电机,3-端盖,4-驱动连杆,5-末端连杆,6-端部连接架,7-外盖,8-倒T形连杆,9-短连杆,10-垂直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包括灯体1,还包括动力装置、端盖3和控制器,端盖3为左右两个,动力装置固定在右边的端盖3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灯体1两端均紧配有端部连接架6,端部连接架6与端盖3通过转轴铰接,使得灯体1端部转动连接在端盖3上。灯体1上方设有外盖7,外盖7两端与端盖3固连。外盖7为横断面呈U形的柱体,外盖7内表面凹曲且设有反射镀膜,灯体1上固定有LED灯珠,LED灯珠排列成直线。灯体1通过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与动力装置连接,每个光照角度调整机构控制两个灯体1,两个灯体1对称位于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两边。所述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位于灯体1右端,包括一驱动连杆4、一中间连杆组和两末端连杆5,所述动力装置为一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偏心设置于电机2的端面上,驱动连杆4与电机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每一末端连杆5与一灯体1对应铰接,末端连杆5与灯体1的连接部位于端部连接架6上。中间连杆组包括一倒T形连杆8和一对短连杆9,倒T形连杆8由平杆和垂杆组成,垂杆一端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包括灯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动力装置、端盖(3)和控制器,动力装置固定在端盖(3)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灯体(1)端部转动连接在端盖(3)上,灯体(1)通过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与动力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包括灯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动力装置、端盖(3)和控制器,动力装置固定在端盖(3)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灯体(1)端部转动连接在端盖(3)上,灯体(1)通过光照角度调整机构与动力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其特征是所述光照角度调整机构包括驱动连杆(4)、中间连杆组和末端连杆(5),所述动力装置为一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偏心设置于电机(2)上,驱动连杆(4)与电机(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末端连杆(5)与灯体(1)铰接,中间连杆组两端分别与驱动连杆(4)、末端连杆(5)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其特征是电机(2)的输出轴与驱动连杆(4)通过卡接式扭力传动结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变光照角度的植物灯,其特征是所述光照角度调整机构包括驱动齿条、驱动齿轮和驱动连杆,所述动力装置为一电动缸,驱动齿条滑动连接在端盖上的一滑轨上并与电动缸的输出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益敏苏培尧朱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