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性的压紧元件的电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721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插头(1),具有外部壳体(2)和内部壳体(4),内部壳体可以沿着组装方向(M)插接到外部壳体中。该电插头具有至少一个压紧元件(8)和压配合连接,压紧元件可以横向于组装方向弹性地偏转,压配合连接由至少一个压紧元件产生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通过可弹性偏转的压紧元件,由于压紧元件横向于组装方向偏转,可以防止由于过压引起的高插接力。此外,通过压紧元件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形成压配合连接。因此,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的间隙(34)闭合,且内部壳体固定在外部壳体中。通过压紧元件,可以吸收发生的振动并且可以产生无游隙的紧凑的电插头。

Electric Plug with Elastic Compression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弹性的压紧元件的电插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的电插头,该内部壳体可沿组装方向插入外部壳体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内部壳体,其具有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基部本体,该基部本体配置为使得其可以在组装方向上插入外部壳体中,还涉及一种外部壳体,其设置有用于在组装方向上接收内部壳体的插座开口。
技术介绍
具有可以插接到外部壳体中的内部壳体的电插头通常具有较大的公差,标称布局没有游隙。这种类型的插头经常用作例如室块,其插入到插座壳体中,特别是在汽车产业中。一方面,公差会导致在安装过程中产生过压,由此产生不确定的高插接力,并且在维护期间取出内部壳体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可能发生游隙,由此内部壳体相对于外部壳体的振动和运动缩短了电插头的使用寿命。此外,配合插头的触头可能由于振动而丢失或损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问题是创造一种电插头:该电插头易于安装和拆卸、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开头提到的电插头,该问题通过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和压配合连接来解决,该压紧元件可以横向于组装方向弹性地偏转,该压配合连接由至少一个压紧元件产生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此外,该问题通过开头提到的内部壳体解决,该内体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其可以在内部壳体的方向上横向于组装方向偏转,用于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产生压配合连接。该问题通过开头提到的外部壳体进一步解决,该外部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其布置在插座中并且可以在外部壳体的方向上偏转,用于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产生压配合连接。通过可以横向于组装方向弹性偏转的压紧元件,压紧元件可以在安装期间偏转,以避免过压和由此产生的高插接力。因此,可以简单地将内部壳体在组装方向上插入外部壳体中。压紧元件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产生压配合连接,由此可以实现内部壳体在外部壳体中的无游隙固定。由于压紧元件的弹性,可以通过压紧元件动态地吸收所产生的振动,并且可以限制内部壳体相对于外部壳体的运动。因此,减少了电插头的磨损并延长了使用寿命。由于压配合连接,内部壳体可以容易地、快速地从外部壳体中取出而不需要很高的力,以便进行维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以下配置和进一步的开发进一步来改进,这些配置和开发各自是有利的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彼此组合。根据第一有利配置,至少一个弹性的压紧元件可以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装配到内部壳体和/或外部壳体。结果,确保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在安装过程中横向于组件方向偏转,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压紧元件的弹簧力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产生压配合连接。在插接在一起的插头的情况下,压紧元件可以位于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可以支撑在外部壳体或内部壳体的相对的支撑表面上。优选地,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可以装配到内部壳体并且可以接触外部壳体。这使得能够构造具有防水外部壳体的紧凑的插头。根据优选的配置,至少一个弹性的压紧元件和内部壳体可以一体地形成为整体部件。作为对此的替代,至少一个弹性的压紧元件和外部壳体可以一体地形成为整体部件。结果,可以简单地制造具有压紧元件的壳体,并且可以减少各个结构部件的数量。为了形成紧凑的电插头,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可以由内部壳体或外部壳体的壁模制而成。壁可以具有弹簧凸片,该弹簧凸片朝向外部壳体或内部壳体突出,该弹簧凸片可以在壁的方向上偏转。弹簧凸片例如可以通过壁中的切口形成,并且可以与至少一个弹簧臂一起突出,该弹簧臂朝内部壳体或外部壳体的方向在内部壳体或外部壳体的方向上倾斜。电插头可以由塑料模制,例如通过注塑模制。通过注塑模制,可以实现从原始原材料到成品塑料部件的快速和精确的生产。特别是当存在大量零件时,可以通过注塑模制实现电插头的快速、全自动生产。为了快速生产而无需耗时的模具制造,电插头可以通过3D打印制造。作为对此的替代,电插头可以通过浸渍方法制造。根据另一有利的配置,弹性的压紧元件可以是单独的部件,例如金属弹簧,并且可以装配到内部壳体或外部壳体。结果,在缺陷的情况下,压紧元件可以容易地更换,而不必更换整个外部壳体或内部壳体。根据另一种有利的配置,至少两个压紧元件可以布置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的两个相邻的侧表面上。结果,内部壳体在外部壳体中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并且防止了内部壳体在外部壳体中的倾斜。在插接在一起的插头的情况下,压紧元件可以延伸跨越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的间隙,并且可以支撑在内部壳体或外部壳体的支撑表面上。结果,内部壳体在外部壳体的稳定性增加。支撑表面可以是外部壳体的面向内部壳体的内表面,或者是内部壳体的面向外部壳体的外表面。对于具有低倾斜动作和强固定的紧凑的电插头,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可以延伸跨越两个相邻的侧表面的角部。根据另一种有利的配置,至少两个压紧元件可以相对于内部壳体在相互相对的侧表面上布置在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之间。结果,压配合连接相对于内部壳体均匀地作用在相对的侧表面上,并且发生的振动可以被弹性的压紧元件均匀地吸收。根据空间条件或尺寸,可以在三个不同的侧表面处布置至少三个压紧元件。结果,内部壳体的倾斜阻力得到改善,并且弹性的压紧元件增强了振动吸收。为了改善内部壳体在外部壳体中的固定并进一步限制插头的振动,根据优选的配置,至少一个弹性的压紧元件可以各自布置在壳体的所有侧表面处。至少两个弹性的压紧元件可以布置在侧表面上,优选地在侧表面的在纵向方向上布置的不同端部处,以便增加电插头的稳定性。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可具有弹簧凸片。结果,弹簧凸片的作用类似于片簧。弹簧凸片可以沿着平行于组装方向的纵向轴线在侧表面上延伸,从而便于组装方向的插接并减少插接力。作为对此的替代,弹簧凸片可以基本上横向于电插头的纵向轴线延伸。结果,弹簧凸片沿着电插头的纵向轴线需要少量空间。根据另一种有利的配置,至少一个弹性的压紧元件可以以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的角度布置。为了能够使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在侧表面的方向上横向于组装方向偏转,可以在侧表面和压紧元件之间设置凹陷。通过施加力,弹性的压紧元件可以在侧表面的方向上偏转。结果,可以动态地补偿任何超尺寸,并且可以减少插接力。根据另一有利配置,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可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架,该支撑架从外部壳体突出到内部壳体或从内部壳体突出到外部壳体。弹簧凸片可以布置在支架处并且可以通过支架与侧表面间隔开。弹簧凸片可以与支架基本成90°地布置。结果,可以形成大致L形的压紧元件,其具有高弹簧行程。弹簧凸片的背离支架的自由端可以在内部壳体或外部壳体的方向上强烈地偏转。根据另一种有利的配置,压紧元件可以模制在内部壳体或外部壳体的轴环上。轴环可以设置有凹部,以便能够使压紧元件在凹部的方向上偏转。为了产生更高的压力,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可以设置有两个支架,并且弹簧凸片可以从一个支架延伸到另一个分支。支架可以优选地布置在沿纵向轴线的平面中或者横向于纵向轴线的平面中。结果,压紧元件沿纵向轴线或横向于纵向轴线具有大致U形的截面,通过支架之间的弹簧凸片的张力增加了压力。根据另一个有利的配置,至少一个压紧元件可以具有突出的接触压力表面,当插头插在一起时,在该接触压力表面上,压紧元件支撑在相对的外部壳体或内部壳体上。接触压力表面可以以与内部壳体或外部壳体的支撑表面互补的方式配置。接触压力表面可以抵靠支撑表面安置,因此可以同时接触它。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插头(1),具有外部壳体(2)和内部壳体(4),所述内部壳体可以沿着组装方向(M)插接到所述外部壳体(2)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8)和压配合连接,所述压紧元件可以横向于所述组装方向(M)弹性地偏转,所述压配合连接由所述至少一个压紧元件(8)产生在所述内部壳体(4)和所述外部壳体(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09 DE 102018203628.41.一种电插头(1),具有外部壳体(2)和内部壳体(4),所述内部壳体可以沿着组装方向(M)插接到所述外部壳体(2)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8)和压配合连接,所述压紧元件可以横向于所述组装方向(M)弹性地偏转,所述压配合连接由所述至少一个压紧元件(8)产生在所述内部壳体(4)和所述外部壳体(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插头(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8)在所述内部壳体(4)和所述外部壳体(2)之间装配到所述内部壳体(4)和/或所述外部壳体(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紧元件(8)横向于所述组装方向(M)延伸跨越所述内部壳体(4)和所述外部壳体(2)之间的间隙(34)。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壳体(4)或所述外部壳体(2)与所述至少一个压紧元件(8)一体地形成为整体部件(10)。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压紧元件(8)布置在内部壳体(4)和外部壳体(2)之间的两个相互邻近的侧表面(7)上。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压紧元件(8)布置在内部壳体(4)和外部壳体(2)之间的两个相互相对的侧表面(7)上。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紧元件(8)延伸跨越两个相互邻近的侧表面(7)的角部(38)。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梅赫特里迪斯R帕明
申请(专利权)人: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