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昌金专利>正文

自动调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51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尤其适用于中、重型载重汽车盘式制动器的自动调整器,主动轴由外多边形/内多边形头部和轴颈组成,主动轴穿过连接块、内圈,并从内圈下端伸出,主动轴头部压在连接块上,主动轴与连接块、内圈间隙配合;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单向轴承支承,外圈的外圆上设置有基本沿轴向延伸的槽;滑动套外颈上设有花键或多边形结构,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滑动套的空腔与主动轴轴颈之间通过压紧块封装有弹簧,压紧块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主动轴端部,压缩弹簧一端支承在滑动套上,一端支承在压紧块上;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呈传动啮合。所述自动调整器既可用于单柱制动器也可用于双柱制动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盘式制动器的自动调整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中、重型载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已广泛采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自动调整装置由制动执行机构和自动调整器两部分组成,自动调整器按其功能要求要实现单向旋转运动,可分为两种基本结构类型1.利用单向弹簧正转抱紧反转松开实现单向传递旋转运动;2.利用离合器使之只能单向旋转实现单向传递旋转运动。利用单向弹簧的结构方式的缺点在于,前进时自动调整器依靠弹簧正转抱紧力传递旋转力距,而反向手动后退时需克服弹簧正转抱紧力,结构性能不很稳定,很容易造成自动调整器失效。利用离合器的自动调整器的结构方式中则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自动调整器的成本上升、工艺也较为复杂。目前,自动调整器的传动结构为滑动套与外圈端面呈传动啮合,滑动套上设有外花键及下端的内花键或托花,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空套,之间设有弹簧,压紧块的外圆与滑动套啮合,压紧块同时与主动轴端部固定连接,间接实现滑动套与主动轴径向固定。这种结构中,滑动套具有外花键和盲孔内花键或托花,在加工中难度大,加工成本高,在装配压紧块时,难度也大,从而使整个自动调整器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自动调整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自动调整器的优点,简化自动调整器的结构工艺,提出一种自动调整器。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调整器,尤其适用于中、重型载重汽车的盘式制动器上,它至少包括连接块、内圈、主动轴、外圈、单向轴承、滑动套、弹簧、压紧块,主动轴由外多边形/内多边形头部和轴颈组成,头部比轴颈大;主动轴穿过连接块、内圈,并从内圈下端伸出,主动轴头部压在连接块上,主动轴与连接块、内圈间隙配合;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单向轴承支承,外圈的外圆上设置有基本沿轴向延伸的槽;滑动套外颈上设有花键或多边形结构,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滑动套的空腔与主动轴轴颈之间通过压紧块封装有弹簧,压紧块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主动轴上,压缩弹簧一端支承在滑动套上,一端支承在压紧块上;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呈传动啮合。上述方案中,在主动轴的头部与连接块之间可以设有垫圈,连接块与外圈之间可以设有支承套,主动轴与支承套间隙配合。所述垫圈和支承套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选择其一。所述技术方案中,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主要有以下三种结构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通过滑动套上端的扁形孔和主动轴上的扁部配合径向固定;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通过花键副径向固定;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通过多边形咬合径向固定;所述技术方案中,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呈传动啮合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滑动套的上端面通过钢球支承在内圈的下端面上,钢球装在相应两端面的球窝内,从而实现传动啮合;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通过摩擦片呈传动啮合。所述自动调整器的结构布置合理,使用时,自动调整器通过连接块固定在卡钳体上,在每次制动的过程中,当外圈接受制动操纵杠杆传递来的旋转运动时,滑动套只能输出一个单向旋转运动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同时当手动旋转主动轴时、六角和/或多边形滑动套又能反向旋转满足更换制动器摩擦片的要求。该自动调整器即可用于单柱制动器也可用于双柱制动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自动调整器,主动轴51由外多边形/内多边形头部和轴颈组成,多边形头部比轴颈大;支承套54压装在内圈58的上端,主动轴51穿过连接块53、支承套54、内圈58,并从内圈58下端伸出,主动轴51头部通过垫圈52压在连接块53上,主动轴51与连接块53、支承套54、内圈58间隙配合;外圈56与内圈58之间通过单向轴承57支承,外圈的外圆上设置有基本沿轴向延伸的槽80;滑动套60外颈上设有多边形结构,滑动套60上端与主动轴51之间通过滑动套上端的扁形孔和主动轴上的扁部配合径向固定,滑动套60的空腔与主动轴51轴颈之间通过压紧62块封装有弹簧61,压紧块62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主动轴51上,弹簧61一端支承在滑动套60上,一端支承在压紧块62上;滑动套60的上端面通过钢球59支承在内圈58的下端面上,钢球59装在相应两端面的球窝内,从而实现传动啮合。压紧块62的端部设有堵头63,堵头63的作用是封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取舍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承套54和垫圈52可以不设置,也可以设置其中1个,具体情况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也可以是另外两种结构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通过花键副径向固定;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通过多边形咬合径向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呈传动啮合也可以是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通过摩擦片呈传动啮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套60外颈上也可以是花键。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把径向固定位置由1处变换到2处,从而简化了压紧块63、滑动套60的结构工艺性,避免了滑动套60上的盲孔加工。所述径向固定、传动啮合、滑动套外颈结构可在其变换范围内自由组合,由此产生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理解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自动调整器,至少包括连接块、内圈、主动轴、外圈、单向轴承、滑动套、弹簧、压紧块,主动轴由外多边形/内多边形头部和轴颈组成,头部比轴颈大;主动轴穿过连接块、复合套、内圈,并从内圈下端伸出,主动轴头部压在连接块上,主动轴与连接块、复合套、内圈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单向轴承支承,外圈的外圆上设置有基本沿轴向延伸的槽;滑动套外颈上设有花键或多边形结构,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滑动套的空腔与主动轴轴颈之间通过压紧块封装有弹簧,压紧块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主动轴端部,压缩弹簧一端支承在滑动套上,一端支承在压紧块上;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呈传动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头部通过垫圈压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与内圈之间设有支承套,主动轴与支承套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呈传动啮合,具体是滑动套的上端面通过钢球支承在内圈的下端面上,钢球装在相应两端面的球窝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呈传动啮合,具体是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设有摩擦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具体是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通过滑动套上端的扁形孔和主动轴上的扁部配合径向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具体是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通过滑动套上端的扁形孔和主动轴上的扁部配合径向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具体是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设有花键副。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具体是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设有花键副。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具体是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之间设有多边形咬合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整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调整器,至少包括连接块、内圈、主动轴、外圈、单向轴承、滑动套、弹簧、压紧块,主动轴由外多边形/内多边形头部和轴颈组成,头部比轴颈大;主动轴穿过连接块、复合套、内圈,并从内圈下端伸出,主动轴头部压在连接块上,主动轴与连接块、复合套、内圈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单向轴承支承,外圈的外圆上设置有基本沿轴向延伸的槽;滑动套外颈上设有花键或多边形结构,滑动套上端与主动轴径向固定,滑动套的空腔与主动轴轴颈之间通过压紧块封装有弹簧,压紧块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主动轴端部,压缩弹簧一端支承在滑动套上,一端支承在压紧块上;滑动套的上端面与内圈的下端面之间呈传动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昌金
申请(专利权)人:段昌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