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调整装置及电机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317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间隙调整装置及电机系统,该间隙调整装置用于在电机的电机轴与油挡进行孔轴配合时,调整油挡的油挡孔与电机轴之间的间隙,其中电机包括电机轴、轴承外壳以及油挡,电机轴与轴承外壳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轴承外壳上,以与轴承外壳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调节件,安装在底座上,并能相对底座运动;且在调节件相对底座运动过程中,调节件可以抵接在油挡上,进而推动油挡相对轴承外壳运动,从而调节油挡孔与电机轴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通过调节件来推动油挡相对电机轴移动,当推动油挡运动幅度过大时,可以倒转调节件即可重新调整油挡与电机轴之间的间隙,操作简单方便。

Gap adjusting device and moto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隙调整装置及电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机检修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间隙调整装置及电机系统。
技术介绍
在对需要进行孔轴配合的两物体进行组装时,通常需要调节孔轴之间的间隙,以避免组装后两物体产生干涉。比如,主泵电机组装过程中,需要调整油挡与电机轴之间的间隙,以确保电机轴处于油挡的中心,进而避免因油挡和电机轴之间同轴度达不到要求而导致电机轴与油挡产生摩擦的问题出现。现有的调整方式通常是,边紧固油挡(油挡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的外壳上),边通过塞尺测量油挡与电机轴之间的间距。整个紧固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测量油挡与电机轴之间的间距,操作麻烦,而且还很容易出现塞尺被油挡和电机轴夹紧而拔不出来(甚至损坏)的现象,进而导致返工、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油挡与电机轴之间间距调整麻烦耗时的问题,提供一种间隙调整工具及电机系统。一种间隙调整装置,用于在电机的电机轴与油挡进行孔轴配合时,调整油挡的油挡孔与电机轴之间的间隙,其中电机包括电机轴、轴承外壳以及油挡,电机轴与轴承外壳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油挡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轴承外壳上,以与所述轴承外壳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调节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能相对所述底座运动;且在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底座运动过程中,所述调节件可以抵接在所述油挡上,进而推动所述油挡相对所述轴承外壳运动,从而调节所述油挡孔与所述电机轴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为所述调节件对所述油挡施力的方向;所述调节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一丝杆;通过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之间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丝杆推动所述油挡相对所述轴承外壳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设于所述轴承外壳上;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轴承外壳的表面上;其中,所述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和所述支撑板的第二表面相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间隙调整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将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轴承外壳上。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底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丝杆、第一限位结构以及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丝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可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其中,所述第二丝杆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过程中,能够与所述油挡上的第二螺纹孔配合,以便将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油挡上;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上,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一侧,并可抵接在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并可抵接在所述底板的第二表面,以避免所述第二丝杆退出所述第一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丝杆在轴向上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以及第三轴体;其中,所述第一轴体上设有第一外螺纹,以便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二轴体为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三轴体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所述第三轴体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具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的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匹配,以便所述第三轴体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第一施力杆,与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施力杆用于增大用户施力在所述第二丝杆上的力矩,方便使所述第二丝杆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旋转。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还包括顶头,所述顶头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杆上,用于与所述油挡抵接;其中所述顶头由塑性材料制成,以避免与所述油挡刚性接触。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还包括第二施力杆,与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施力杆用于增大用户施力在所述第一丝杆上的力矩,以便于使所述第一丝杆旋入或旋出所述第一螺纹孔;及/或所述调节件还包括锁紧螺母,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杆上,可以抵接在所述底座上,以将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底座锁紧在一起。一种电机系统,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轴承外壳以及油挡,电机轴与轴承外壳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油挡具有油挡孔,以便于使所述油挡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间隙调整装置,安装在所述轴承外壳上,用于调整所述油挡孔与所述电机轴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如上任意一项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通过调节件来推动第二物体相对第一物体移动,其中,第一物体可以是具有电机轴等零部件的电机基体,第二物体可以是油挡,即,可以通过调节件推动油档相对电机轴移动,当推动油挡运动幅度过大时,可以倒转调节件即可重新调整油挡与电机轴之间的间隙,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油挡与电机轴夹紧、夹坏塞尺等问题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电机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第二施力杆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第二丝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第二限位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安装于/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间隙调整装置100用于在电机200组装时,调节电机轴10和油挡20之间孔轴配合的间隙,即电机轴10穿过油挡20的油挡孔后,需要使电机轴10处于油挡孔的中心位置(即二者的同轴度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以确保电机运行过程中电机轴10不与油挡20产出摩擦碰撞。如图1所示,电机200包括电机轴10、油挡20以及轴承外壳30。电机轴10安装在轴承上,轴承外设有轴承外壳30(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外壳30固定在轴承座上)。轴承外壳30与电机轴10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即安装油挡20时,轴承外壳30以及安装完毕。油挡20为法兰状结构,套设在电机轴10上(即电机轴穿过油挡孔),可以阻挡杂物进入轴承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机200为一独立元器件,检修组装时用到间隙调整装置100来调节电机轴10与油挡20之间的间隙,当油挡20安装完成后间隙调整装置100可以拆除。当然,在电机200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将间隙调整装置100提前装配在电机200上的情况,即电机200和间隙调整装置100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售卖。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间隙调整装置100包括:底座1和调节件2。其中,底座1能够固定在轴承外壳30上,以便使底座1与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隙调整装置,用于在电机的电机轴与油挡进行孔轴配合时,调整油挡的油挡孔与电机轴之间的间隙,其中电机包括电机轴、轴承外壳以及油挡,电机轴与轴承外壳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油挡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轴承外壳上,以与所述轴承外壳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调节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能相对所述底座运动;且在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底座运动过程中,所述调节件可以抵接在所述油挡上,进而推动所述油挡相对所述轴承外壳运动,从而调节所述油挡孔与所述电机轴之间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隙调整装置,用于在电机的电机轴与油挡进行孔轴配合时,调整油挡的油挡孔与电机轴之间的间隙,其中电机包括电机轴、轴承外壳以及油挡,电机轴与轴承外壳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油挡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轴承外壳上,以与所述轴承外壳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调节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能相对所述底座运动;且在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底座运动过程中,所述调节件可以抵接在所述油挡上,进而推动所述油挡相对所述轴承外壳运动,从而调节所述油挡孔与所述电机轴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为所述调节件对所述油挡施力的方向;所述调节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一丝杆;通过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之间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丝杆推动所述油挡相对所述轴承外壳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设于所述轴承外壳上;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轴承外壳的表面上;其中,所述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和所述支撑板的第二表面相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将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轴承外壳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底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丝杆、第一限位结构以及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丝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可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其中,所述第二丝杆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过程中,能够与所述油挡上的第二螺纹孔配合,以便将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油挡上;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上,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光裴宏宇周峰张立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