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310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的施工方法,通过钢管与活性粉末砼板的连接解决了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设计的技术难题,满足了海中深基坑开挖施工,采用从岸边向水中钓鱼法栽桩施工的方法,进行围堰钢管桩的打设及活性粉末砼板的施工,减少了海中平台的搭设,解决了海中钻孔平台在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钢管桩无法生根的技术难题,节约了施工成本,避免了海中施工栈桥的投入。围堰采用从岸边向水中钓鱼法栽桩施工,形成流水作业,一进场便可进行施工,省去了准备及加工时间,节约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工效,最大化的节约了成本,确保了施工安全高效为项目和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Deep Foundation Pit Cofferdam under Turbulent Jet of Bare Rock in S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沿海各城市群岛间连岛工程逐渐增多,随之海上大跨径桥梁建设不断增加。在桥梁基础施工中,需要先修建出用于防止水进入建筑物修建位置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即围堰,从而达到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并最终修筑成建筑物的目的。目前,常规的桥梁基础施工围水结构一般采用土围堰、土工袋围堰、石笼围堰、钢板桩围堰、锁扣管桩围堰等。然而,由于大跨径悬索桥海中重力式锚碇结构尺寸较大,常规的桥梁基础围水结构及施工工艺无法满足此类条件下基坑围堰的需要,且海床基岩裸露无覆盖层、钢管桩无法生根,围堰范围内施工平台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的施工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平整施工场地,测量放样出围堰钢管桩的位置并标记;S2.钻机成孔:在标记位置处埋设钢护筒,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平整施工场地,测量放样出围堰钢管桩(1)的位置并标记;S2.钻机成孔:在标记位置处埋设钢护筒,利用钻机冲击成孔;S3.围堰钢管桩施工:吊车吊装钢管(4)下放至孔内并固定,然后下放钢筋笼(5)并灌注水下砼,拆除钢护筒(3),形成围堰钢管桩(1);S4.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直至完成所有围堰钢管桩(1)的施工,施工完成后呈内、外两圈的双层围挡结构(6),内圈围挡(601)和外圈围挡(602)均是由若干个围堰钢管桩(1)均匀间隔组成;S5.活性粉末砼板施工:所述内圈围挡(601)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围堰钢管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平整施工场地,测量放样出围堰钢管桩(1)的位置并标记;S2.钻机成孔:在标记位置处埋设钢护筒,利用钻机冲击成孔;S3.围堰钢管桩施工:吊车吊装钢管(4)下放至孔内并固定,然后下放钢筋笼(5)并灌注水下砼,拆除钢护筒(3),形成围堰钢管桩(1);S4.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直至完成所有围堰钢管桩(1)的施工,施工完成后呈内、外两圈的双层围挡结构(6),内圈围挡(601)和外圈围挡(602)均是由若干个围堰钢管桩(1)均匀间隔组成;S5.活性粉末砼板施工:所述内圈围挡(601)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围堰钢管桩(1)之间和所述外圈围挡(602)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围堰钢管桩(1)之间均固定安装至少一片活性粉末砼板(7),最下层活性粉末砼板(7)的板底置于海床面(8);安装活性粉末砼板(7)后,所述的内圈围挡(601)和所述的外圈围挡(602)分别呈两道密不透风的墙体状;S6.围堰封底施工:向双层围挡结构(6)与活性粉末砼板(7)、海床面(8)形成的空腔内灌注混凝土(11),完成海中深基坑围堰的施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中裸岩紊流急流条件下深基坑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S301.岸边围堰钢管桩施工:移动钻机至已平整的岸边场地,埋设第一钢护筒,利用钻机冲击成孔,吊装第一钢管下放至孔内并固定,再下放第一钢筋笼,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拆除第一钢护筒,完成岸边围堰钢管桩(2)的施工;S302.海中围堰钢管桩施工:在岸边围堰钢管桩(2)的桩顶安装承重梁,吊装钻孔平台至所述承重梁上,并在钻孔平台的前端连接悬臂导向架,所述悬臂导向架悬空于海面上方;移动钻机至钻孔平台,下放第二钢护筒垂直穿过悬臂导向架中心,固定第二钢护筒,利用钻机冲击成孔,先吊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