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碱提-膜法提取藜麦多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2980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提‑膜法提取藜麦多肽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淀粉酶辅助碱提,经第一次超滤后再用蛋白酶进行酶解,经第二次超滤得到藜麦多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多肽得率高达39.2%,水解度达到18.5%,且分子量小,所得99.57%多肽分子的分子量小于2500,易于人体吸收,蛋白提取率高,同时具备体外抗氧化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淀粉酶辅助碱提有效提高了蛋白质提取率,不仅避免了传统碱提酸沉法所使用的大量酸,同时保留了酸沉步骤损失的蛋白。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Quinoa Polypeptide by Alkaline Extraction-Membran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提-膜法提取藜麦多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提-膜法提取藜麦多肽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由于当代人长期生活作息不规律且饮食不健康,导致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常食用的主食类富含碳水化合物,但缺乏优质蛋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易吸收的并且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食品。藜麦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可的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被国际营养学家们称之为丢失的远古“营养黄金”、“超级谷物”、“未来食品”,还被素食爱好者尊为“素食之王”。作为一种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藜麦的营养价值超过任何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藜麦作为一种藜科植物其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相当,其品质也不亚于肉源蛋白与奶源蛋白。藜麦蛋白质包含了人体所需全部必需氨基酸,并且比例适当,数量充足。除了人类必须的9种必需氨基酸,还含有许多非必需氨基酸,特别是富集多数作物没有的赖氨酸。然而,目前对藜麦的应用主要是采用市售的藜麦粉,这样藜麦营养成分的吸收率较低,不能充分利用藜麦蛋白资源。现在已有研究证实经过水解的蛋白质多肽分子量小会有益于人体吸收,并且藜麦多肽具有体外抗氧化活力,需要提取其极富营养价值的蛋白肽,以实现藜麦蛋白资源高效利用。目前,现有的藜麦蛋白的提取方法主要是碱提酸沉法和酶解分离法,然而这些方法时间长,提取率很低,且肽纯度抗氧化性不高。专利CN109182434A公开了一种具有减肥活性的藜麦蛋白多肽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并具体公开了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再进行酶处理后提取藜麦肽,但是酸沉不仅会损失大量蛋白成分,导致多肽得率低,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酸碱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结合碱提-膜分离技术高效提取藜麦蛋白。本专利技术方法既提高了多肽得率,同时提高了多肽纯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碱提-膜法提取备藜麦多肽的方法,采用淀粉酶辅助碱提,经第一次超滤后再用蛋白酶进行酶解,经第二次超滤得到藜麦多肽。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步骤:(1)淀粉酶酶解:将藜麦清洗除杂、湿法磨浆过筛制备藜麦浆液,使用α-淀粉酶酶解藜麦浆液;(2)碱提:采用碱提法提取出藜麦蛋白,提取的藜麦蛋白碱提液进行陶瓷膜澄清;(3)第一次超滤:将步骤(2)所得陶瓷膜澄清液体通过超滤膜;(4)蛋白酶酶解:将步骤(3)所得超滤膜截留液调节pH添加蛋白酶进行酶解;(5)第二次超滤:将步骤(4)所得蛋白水解液再次通过超滤膜;(6)脱盐、脱色、干燥:将步骤(5)所得蛋白水解透过膜液脱盐,脱色,干燥,即可制得藜麦多肽。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磨浆后应当过100目筛。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α-淀粉酶具体为:将藜麦浆液兑水,添加α-淀粉酶(酶活3500U/g)量为初始藜麦质的量0.4~0.5%,主要条件为50℃,pH6-7,水解1-2小时。淀粉酶目的是解除原料中淀粉对藜麦蛋白的包裹,促进藜麦蛋白碱提。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碱提的方法包括:藜麦浆料最终固液比1:(8-15),并且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10-11,在20-45℃提取2-3小时。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陶瓷膜选用微滤陶瓷膜。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选用5000分子量的超滤膜。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4)蛋白酶酶解具体为:将步骤(3)所得的截留液调节pH为10-11,温度50-60℃,加入初始投料量0.05%-0.15%的碱性蛋白酶(20万U/g)酶解2~3小时后,以90℃,10min灭酶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5)选用10000分子量的超滤膜。水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6000-9000分子量的多肽,可以避免蛋白损失。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藜麦多肽粉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多肽得率高达39.2%,水解度达到18.5%,且分子量小,所得99.57%多肽分子的分子量小于2500,易于人体吸收,蛋白提取率高,同时具备体外抗氧化活力;(2)本专利技术采用淀粉酶辅助碱提有效提高了蛋白质提取率,不仅避免了传统碱提酸沉法所使用的大量酸,同时保留了酸沉步骤损失的蛋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膜法藜麦多肽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为多肽水解液的分子量分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水解度检测方法:甲醛滴定法;蛋白质提取率检测方法:凯氏定氮法;多肽提取率检测方法:凯氏定氮法;淀粉提取率:GB5009.9-2016;多糖提取率:硫酸蒽酮法。实施例1:(1)淀粉酶处理和藜麦蛋白的碱提将4kg藜麦洗净,后打浆过100目筛子后,添加水,至料液比1:12,使用50℃,pH6.3添加16gα-淀粉酶进行2小时酶解,再调节pH到11,进行3个小时的浸提,离心分离后将上清液通过陶瓷膜,膜通量为60-110L/m2·h,蛋白质提取率90%。(2)第一步超滤膜处理将陶瓷膜澄清液通过5000超滤膜处理,蛋白截留率76.4%。(3)蛋白酶酶解将5000超滤膜截留液调节pH为10,加热至50℃,添加碱性蛋白酶7.33g,酶解3小时后使用90℃灭酶10min。(4)第二步超滤膜处理将蛋白酶水解液通过10000超滤膜处理,多肽透过率99%。(5)纳滤膜浓缩将蛋白水解液使用300纳滤膜处理,保留多肽。膜通量为10.24-25L/m2·h。(6)干燥将纳滤膜浓缩液真空干燥最终制得藜麦多肽粉末261.2g,多肽得率是39.2%,纯度90%,水解度为18.5%,且多肽分子量小,所得多肽分子的分子量小于2400(见表1),易于人体吸收。表1多肽分子量分布保留时间MnMwMP面积%面积114.10057795875500815750.01215.017340534503011408150.24315.7502309233820043079461.84417.000129013371001240960214.42517.898669693608545098432.62619.213301317293738450644.20720.08310911818111127226.66实施例2:(1)淀粉酶处理和藜麦蛋白的碱提将4kg藜麦洗净,后打浆过100目筛子后,添加水,至料液比1:10,使用50℃,pH7添加16gα-淀粉酶进行2小时酶解,再调节pH到10,进行2个小时的浸提,离心分离后将上清液通过陶瓷膜,膜通量为60-110L/m2·h,蛋白质提取率80%。(2)第一步超滤膜处理将陶瓷膜澄清液通过5000超滤膜处理,蛋白截留率76.4%。(3)蛋白酶酶解将5000超滤膜截留液调节pH为10,加热至50℃,添加碱性蛋白酶7.33g,酶解3小时后使用90℃灭酶10min。(4)第二步超滤膜处理将蛋白酶水解液通过10000超滤膜处理,多肽透过率99%。(5)纳滤膜浓缩将蛋白水解液使用纳滤膜处理,保留多肽,膜通量为10.24-25L/m2·h。(6)干燥将纳滤膜浓缩液真空干燥最终制得藜麦多肽粉末242.02g,得率为36.9%,纯度89%;水解度为18.5%,且多肽分子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提‑膜法提取备藜麦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淀粉酶辅助碱提,经第一次超滤后再用蛋白酶进行酶解,经第二次超滤得到藜麦多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提-膜法提取备藜麦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淀粉酶辅助碱提,经第一次超滤后再用蛋白酶进行酶解,经第二次超滤得到藜麦多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淀粉酶酶解:将藜麦清洗除杂、湿法磨浆过筛制备藜麦浆液,使用α-淀粉酶酶解藜麦浆液;(2)碱提:采用碱提法提取出藜麦蛋白,提取的藜麦蛋白碱提液进行陶瓷膜澄清;(3)第一次超滤:将步骤(2)所得陶瓷膜澄清液体通过超滤膜;(4)蛋白酶酶解:将步骤(3)所得超滤膜截留液调节pH添加蛋白酶进行酶解;(5)第二次超滤:将步骤(4)所得蛋白水解液再次通过超滤膜;(6)脱盐、脱色、干燥:将步骤(5)所得蛋白水解透过膜液脱盐,脱色,干燥,即可制得藜麦多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磨浆后应当过100目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α-淀粉酶酶解条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严俊常翠华唐子萧苏宇杰顾璐萍李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