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284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蔗滤泥90~110份,市政污泥80~100份,秸秆30~40份,菜籽枯13~27份,木薯渣20~30份,糖蜜19~26份,鱼粉7~17份,腐熟菌剂0.3~0.5份,重金属钝化剂A 0.2~0.5份,重金属钝化剂B 0.4~0.7份及固氮菌肥0.5~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及制备方法发酵出的有机肥,既能持续钝化重金属,加快有机质矿化过程,又提高堆肥效率,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污泥堆肥产品品质;有机肥的腐熟效果好,总养分高,对作物安全。

An Organic Fertilizer Produced from Sugarcane Filter Sludge and Municipal Sludg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备与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污泥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含有混入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中的泥沙、纤维、动植物残体等固体颗粒及其凝结的絮状物,是各种胶体、有机质及吸附的金属元素、微生物、病菌、虫卵等物质的综合物质,状态由含水率决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处理厂成为解决水污染的重要手段。城市污水厂的兴建,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果处置不当必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目前,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焚烧、填埋、土地利用和堆肥等多种形式。焚烧法的技术与设备复杂,能耗大,投资高,并伴有大气污染问题;填埋法受到用地的限制,而且还时刻威胁和污染周围环境和地下水。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和其他一些营养物质,具有可观的肥效成分,故堆肥处理是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甘蔗滤泥是甘蔗糖厂将甘蔗压榨提取蔗汁,在糖汁过滤时滤出的杂质。我国2016年压榨甘蔗总量约11000万t,按每压榨100t甘蔗得湿滤泥3~5t计,产生湿滤泥350~550万t。广西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甘蔗的70%左右。因为滤泥含水量高和不易通气等特性很难自然干燥,非常容易被杂菌污染,如随意堆放、倾倒和填埋日晒雨淋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污染空气更污染地下水源。滤泥的主要成分是碎纤维、脂肪质、蛋白质、矿物质及少量糖份并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可作为作物吸收的营养成份,对其进行活化处理使其中的有机物质进一步重组腐殖化就成为高效、安全、优质的新型生物肥料并符合有机、绿色农业生产需要。污泥好氧堆肥是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在污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膨松剂和调理剂(如秸秆、稻草、木屑或生活垃圾等),利用微生物群落在潮湿环境下对多种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并转化为稳定性较高的类腐殖质。污泥经过堆肥化处理不仅能有效地消除臭味、杀死病原菌和寄生虫卵、钝化重金属,而且能使部分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使营养物质易于被植物吸收,促进植物生长,维持自然界的良性循环。现有的污泥堆肥技术中,所用重金属钝化剂添加量大,易因环境PH改变而导致钝化效果下降,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大,臭味严重,堆肥产物有机质含量低,总养分不高。因此目前急需研究一种新的污泥堆肥方式,既能持续钝化重金属,加快有机质矿化过程,又能提高堆肥效率,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污泥堆肥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有效降低重金属含量、堆肥效率高、堆肥产品肥效高等优点,有效解决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蔗滤泥90~110份,市政污泥80~100份,秸秆30~40份,菜籽枯13~27份,木薯渣20~30份,糖蜜19~26份,鱼粉7~17份,腐熟菌剂0.3~0.5份,重金属钝化剂A0.2~0.5份,重金属钝化剂B0.4~0.7份及固氮菌肥0.5~1.2份。较佳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蔗滤泥100份,市政污泥90份,秸秆35份,菜籽枯17份,木薯渣25份,糖蜜23份,鱼粉13份,腐熟菌剂0.4份,重金属钝化剂A0.4份,重金属钝化剂B0.6份及固氮菌肥1.0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预处理:将秸秆破碎至粒径2~5cm,自然晾晒至秸秆水分的质量分数为20~35%;(2)菜籽枯预处理:将菜籽枯破碎至10~18目;(3)将糖蜜总重量的11~16%、鱼粉总重量的11~30%、腐熟菌剂及重金属钝化剂A溶解于3~6倍重量的水中,放置12~24小时后得菌悬液;(4)将预处理后的秸秆及菜籽枯与甘蔗滤泥、市政污泥、木薯渣、剩余糖蜜及鱼粉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再将步骤(3)所得菌悬液均匀喷洒于混合物上;(5)将步骤(4)所得混合物进行堆肥,经过9~11天发酵,待堆体温度降至50℃以下,加入重金属钝化剂B,继续进行后熟发酵直至堆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且不再升高;(6)后熟发酵结束后,将所得发酵物料过筛,筛上物作为新堆肥的秸秆再次回用,筛下物加入固氮菌肥,混合均匀后装袋即得成品。较佳地,所述甘蔗滤泥为亚硫酸法制糖所产滤泥,含水量为60~70%,所述市政污泥的含水量为60%~85%。较佳地,所述秸秆为木薯杆、桑树枝及烟杆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所述木薯渣为含水量为40~55%的新鲜木薯渣。较佳地,所述重金属钝化剂A为细菌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解淀粉芽孢杆菌9~11份、苏云金芽孢杆菌7~9份及地衣芽孢杆菌8~10份;所述重金属钝化剂B为真菌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酿酒酵母4~7份、黑曲霉2~4份及白腐真菌5~9份。较佳地,所述固氮菌肥为自生固氮菌粉剂,有效活菌数大于1.0×1010cfu/g。较佳地,步骤(5),在堆肥过程中,当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每天进行一次翻堆;60℃以下,每两天进行一次翻堆。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以甘蔗滤泥与市政污泥混合堆肥,能形成丰富的腐殖酸,且甘蔗滤泥中含有丰富的钙镁磷,有利于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和迁移性。(2)本专利技术利用糖蜜和鱼粉将腐熟菌剂和重金属钝化剂进行快速活化,使得加入堆肥时菌种立即生效,24小时内堆体温度达50℃以上,加快堆肥进程。(3)本专利技术中糖蜜、木薯渣、菜籽枯、鱼粉等富含易降解有机物的添加,能使腐熟菌种和重金属钝化剂迅速扩繁,增强有机氮转化为生物氮而被固定,减少氮挥发,使得有机肥总养分增加,提升有机肥品质。(4)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木薯杆、桑树枝、烟杆做蓬松调理剂,木质化程度较高可有效调节堆肥碳氮比,经真菌、放线菌的作用缓慢的分解,促进腐殖质的形成,进一步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和迁移性,秸秆调理剂的回用,缓解作物秸秆调理剂供货短缺的问题,降低成本。(5)本专利技术中重金属钝化剂A为耐高温细菌制剂,在发酵初期加入,有利于其扩繁,形成大量表面活性剂与重金属形成沉淀物,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活性,重金属钝化剂B为真菌制剂,在较低温度下有利于形成大量菌丝体,进而通过细胞壁与重金属发生螯合和络合作用,所述微生物还会形成芽孢或孢子,有利于菌种的存活,在有机肥施入土壤后,遇到合适的条件则可繁殖,继续发挥钝化重金属的作用。(6)本专利技术在堆肥产物中添加自生固氮菌,施入土壤后,自生固氮菌无需与寄主共生,能独自利用有机肥中的有机质作碳源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强肥效。(7)使用本专利技术配方及堆肥方法发酵出的有机肥,既能持续钝化重金属,加快有机质矿化过程,又提高堆肥效率,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污泥堆肥产品品质;有机肥的腐熟效果好,总养分高,对作物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蔗滤泥90~110份,市政污泥80~100份,秸秆30~40份,菜籽枯13~27份,木薯渣20~30份,糖蜜19~26份,鱼粉7~17份,腐熟菌剂0.3~0.5份,重金属钝化剂A0.2~0.5份,重金属钝化剂B0.4~0.7份及固氮菌肥0.5~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蔗滤泥90~110份,市政污泥80~100份,秸秆30~40份,菜籽枯13~27份,木薯渣20~30份,糖蜜19~26份,鱼粉7~17份,腐熟菌剂0.3~0.5份,重金属钝化剂A0.2~0.5份,重金属钝化剂B0.4~0.7份及固氮菌肥0.5~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蔗滤泥100份,市政污泥90份,秸秆35份,菜籽枯17份,木薯渣25份,糖蜜23份,鱼粉13份,腐熟菌剂0.4份,重金属钝化剂A0.4份,重金属钝化剂B0.6份及固氮菌肥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甘蔗滤泥和市政污泥生产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预处理:将秸秆破碎至粒径2~5cm,自然晾晒至秸秆水分的质量分数为20~35%;(2)菜籽枯预处理:将菜籽枯破碎至10~18目;(3)将糖蜜总重量的11~16%、鱼粉总重量的11~30%、腐熟菌剂及重金属钝化剂A溶解于3~6倍重量的水中,放置12~24小时后得菌悬液;(4)将预处理后的秸秆及菜籽枯与甘蔗滤泥、市政污泥、木薯渣、剩余糖蜜及鱼粉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再将步骤(3)所得菌悬液均匀喷洒于混合物上;(5)将步骤(4)所得混合物进行堆肥,经过9~11天发酵,待堆体温度降至50℃以下,加入重金属钝化剂B,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宁朱红祥杨崎峰宋海农林宏飞梁志超潘振周郁文谭恒蒋鹏达庞贤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