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大庆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28484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甲壳素生产废液转移至过滤系统内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纳滤系统内进行纳滤处理;将经过纳滤处理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静置装置内进行静置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静置液以及沉淀物。本申请提供的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简单易行,对废液回收利用率高。经纳滤系统,处理后的液体,部分形成小分子活性提高,易被农作物吸收。沉淀物按比例加入草炭中经炭吸附形成液态浆糊状,经过混配设备成为粉状肥料或颗粒肥料。可以实现甲壳素生产废液的无污染的回收再利用。

A Method of Preparing Fertilizer from Waste Liquid of Chiti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甲壳质(C8H13O5N)n,又称甲壳素、几丁质,英文名Chitin。181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1823年由欧吉尔(Odier)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甲壳素应用范围很广泛,在工业上可做布料、衣物、染料、纸张和水处理等。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植物抗病毒剂。渔业上做养鱼饲料。化妆品美容剂、毛发保护、保湿剂等。医疗用品上可做隐形眼镜、人工皮肤、缝合线、人工透析膜和人工血管等。节肢动物主要是甲壳纲,如虾、蟹等,含甲壳素高达58%-5%。甲壳素生产主要采用酸碱法由虾壳、蟹壳中提取,在甲壳素提取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废液。目前,针对废液的处理方法通常直接倒掉,由于废液中富含大量的碳酸钙以及蛋白质,倒掉不但造成浪费,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包括:将甲壳素生产废液转移至过滤系统内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纳滤系统内进行纳滤处理;将经过纳滤处理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静置装置内进行静置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静置液以及沉淀物;向所述静置液中加入质量为静置液质量18-22%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获得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向所述沉淀物中加入草木碳经过混配设备混匀获得全营养甲壳素颗粒肥。优选地:将所述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转移至匀质机内进行匀质处理,将经过匀质处理的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进行超滤处理。优选地:所述超滤处理中使用的超滤设备的超滤膜的孔径在0.07um–1.5nm之间,操作压力为0.2–0.7Mpa。优选地:所述微量元素至少包括镁、铁、硼、锌、硅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静置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板开设有十字凹槽,所述罐体的罐壁上由所述底板向上30厘米处开设有液体输出阀门,所述罐体的罐壁上位于所述输出阀门正下方设置有清底阀门,所述十字凹槽的一端与所述清底阀门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方法可以包括将甲壳素生产废液转移至过滤系统内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纳滤系统内进行纳滤处理;将经过纳滤处理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静置装置内进行静置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静置液以及沉淀物;向所述静置液中加入质量为静置液质量18-22%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获得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向所述沉淀物中加入草木碳经过混配设备混匀获得全营养甲壳素颗粒肥。本申请提供的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简单易行,对废液回收利用率高。经纳滤系统,处理后的液体,部分形成小分子活性提高,易被农作物吸收。沉淀物按比例加入草炭中经炭吸附形成液态浆糊状,经过混配设备成为粉状肥料或颗粒肥料。可以实现甲壳素生产废液的无污染的回收再利用。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甲壳素生产废液转移至过滤系统内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纳滤系统内进行纳滤处理;将经过纳滤处理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静置装置内进行静置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静置液以及沉淀物;进一步的,所述静置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板开设有十字凹槽,所述罐体的罐壁上由所述底板向上30厘米处开设有液体输出阀门,所述罐体的罐壁上位于所述输出阀门正下方设置有清底阀门,所述十字凹槽的一端与所述清底阀门连通。向所述静置液中加入质量为静置液质量18-22%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获得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进一步的,将所述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转移至匀质机内进行匀质处理,将经过匀质处理的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进行超滤处理。所述超滤处理中使用的超滤设备的超滤膜的孔径在0.07um–1.5nm之间,操作压力为0.2–0.7Mpa。所述微量元素至少包括镁、铁、硼、锌、硅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经过超滤可以使得最终获得产物中颗粒物粒径更小。这样可以防止液态物质长时间防止出现的分层现象不会出现沉淀。同时在具体喷洒使用时,由于颗粒物较小,可以有效的防止喷洒设备的喷洒头出现堵塞的现象。向所述沉淀物中加入草木碳经过混配设备混匀获得全营养甲壳素颗粒肥。甲壳素废液中含有的碳酸钙、蛋白质及色素等物质,从过滤系统输出后的甲壳素废液,通过管线输入到纳滤系统。纳滤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与其他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相比,出现较晚。它的出现可追溯到70年代末J.E.Cadotte的NS-300膜的研究,之后,纳滤发展得很快,膜组器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如CA、CTA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和磺化聚醚砜膜等。纳滤(NF)用于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如无机盐或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有机物从溶剂中分离出来。纳滤又称为低压反渗透,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新兴领域,其分离性能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允许一些无机盐和某些溶剂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纳滤系统主要经过纳滤器处理后的甲壳素废液提高小分子活性,易被农作物吸收。处理后的液体添加20%氨基酸镁、铁、硼、锌、硅,加工成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部分形成小分子活性提高,易被农作物吸收。纳滤处理后的甲壳素废液通过管线输入静置罐中。静置罐由不锈钢板构成,高5米,直径3.5米,距罐底30厘米设输出阀门,在罐底板,正对输出阀门下方,为清底阀门,罐底板有十字凹槽,一端通向沉淀物清底阀门。该沉淀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农作物养分,所以无论从哪个处理环节中回收的甲壳素废液沉淀物,将沉淀物按比例加入草炭中经炭吸附形成液态浆糊状,经过混配设备成为粉状肥料或颗粒肥料。甲壳素的液体肥料与其它农用肥料和农药的配伍方法。因甲壳素废液通过系列加工已成为优质全营养的液体肥料,在国家倡导药肥一体化,水溶肥应用方面更加便捷,在多元配伍方面,做了具体方法,如:甲壳素废液与硫酸铜、氢氧化铜、络氨铜不易配伍,容易产生鳌合反应,影响喷雾或冲施的化学效果;甲壳素废液与除草剂不能配伍施用,因除草剂对杂草有抑制或灭生作用,而甲壳素废液对所有植物、农作物均有激活和促长作用;甲壳素废液与高浓度的磷酸二氢钾、高锰酸钾和苯丙咪唑类农药不宜配伍(相对低浓度可以现配伍,现施用);对其他所有液体肥料和杀虫剂丶杀菌剂丶杀螨剂等均可配伍施用。施用全营养甲壳素的液体肥,作物的抗寒冷、抗高温、抗旱涝、抗盐碱、抗肥害、气害、抗营养失衡等性能均有很大提高。这是因为甲壳素对作物本身以及土壤环境都会产生多方面的良好影响。譬如甲壳素诱导作物产生的多种抗性物质中,有些具有预防、减轻或修复逆境对植物细胞的伤害,能促使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甲壳素生产废液转移至过滤系统内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纳滤系统内进行纳滤处理;将经过纳滤处理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静置装置内进行静置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静置液以及沉淀物;向所述静置液中加入质量为静置液质量18‑22%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获得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向所述沉淀物中加入草木碳经过混配设备混匀获得全营养甲壳素颗粒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甲壳素生产废液转移至过滤系统内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纳滤系统内进行纳滤处理;将经过纳滤处理的甲壳素废液转移至静置装置内进行静置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静置液以及沉淀物;向所述静置液中加入质量为静置液质量18-22%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获得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向所述沉淀物中加入草木碳经过混配设备混匀获得全营养甲壳素颗粒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转移至匀质机内进行匀质处理,将经过匀质处理的全营养甲壳素氨基酸液体肥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庆邓忠贤刘吉柱赵瑞清佟晔
申请(专利权)人:张大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