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前挡用升降电子雾化玻璃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辅助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前挡用升降电子雾化玻璃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玻璃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中几乎所有的汽车用户出于隐私考虑,都需要采用折光型(可由内看外但外面无法看到内部)的钢化玻璃,现有技术中的折光型玻璃均为外表面镀膜玻璃,姑且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镀膜,所镀的均为金属氧化物或纯金属,这是利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光学吸收谱吸收一定频段范围光线而实现功能的,但是我们发现车内亮度高于车外时,这种屏蔽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另一方面,金属氧化物一般化学性质表现为碱性,遇酸雨时易腐蚀老化,同样,纯金属银(现有技术中的折光玻璃一般都蒸镀金属银等材料)也易被空气中的硫污染变黑,因此常规技术的反射玻璃容易变形变色,使用寿命短。而目前在国内已申请的相关专利中,没有关于车用电子雾化玻璃及其玻璃结构的现有技术,因而市场上需要一种车身改动小、具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前挡用升降电子雾化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玻璃结构设置在发动机仓罩(1)与车顶罩(5)之间及车顶罩(5)壳体内,该玻璃结构包括设置在前挡玻璃(3)前方的可升降电子雾化玻璃(2)、与电子雾化玻璃(2)匹配且设置在车顶罩(5)壳体内的升降电机(4);电子雾化玻璃(2)分为形状相适应的、材料为按重量份计的二氧化硅85份‑90份、氧化钠10份‑15份制造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间还依次夹固定有以ITO膜、调光胶质膜、ITO膜和导热膜,其中调光胶质膜为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8份‑9份为基体,三异硬脂酰基钛酸异丙酯0.08份‑0.1份、茶多酚0.02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前挡用升降电子雾化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玻璃结构设置在发动机仓罩(1)与车顶罩(5)之间及车顶罩(5)壳体内,该玻璃结构包括设置在前挡玻璃(3)前方的可升降电子雾化玻璃(2)、与电子雾化玻璃(2)匹配且设置在车顶罩(5)壳体内的升降电机(4);电子雾化玻璃(2)分为形状相适应的、材料为按重量份计的二氧化硅85份-90份、氧化钠10份-15份制造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间还依次夹固定有以ITO膜、调光胶质膜、ITO膜和导热膜,其中调光胶质膜为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8份-9份为基体,三异硬脂酰基钛酸异丙酯0.08份-0.1份、茶多酚0.02份-0.04份、水杨酸己酯0.01份-0.0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1份-0.2份为辅助材料获得的EVA基调光胶质材料,ITO膜为以氧化铟:氧化锡按质量比9:1的比例混配的蒸镀材料,导热膜为石墨烯;电子雾化玻璃(2)的制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前准备①玻璃体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二氧化硅85份-90份、氧化钠10份-15份;②调光胶质材料准备:准备足量氧化铟、足量氧化锡,按重量份准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8份-9份、三异硬脂酰基钛酸异丙酯0.08份-0.1份、茶多酚0.02份-0.04份、水杨酸己酯0.01份-0.0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1份-0.2份;③导热材料准备:准备足量一氧化碳、足量甲烷;④工艺准备:准备石棉板、足量纯氧、氮化硅陶瓷容器、炉腔顶部集成有循环水冷却系统的保护气氛加热炉、足量氢氟酸、内置热源且与前挡玻璃弧度相适应的紫铜板;2)玻璃本体烧制、钢化及成型①将与1)中步骤①准备的二氧化硅、氧化钠混合均匀并熔化后,在真空环境内浇铸至与汽车前挡玻璃弧度相适应的模具中,获得玻璃体流体;②将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华,童彩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全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