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69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风扇,包括壳体、热交换组件、供水组件、风机组件以及分流组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热交换组件形成有相互热交换的干通道和湿通道;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侧与所述干通道连通;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侧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侧和所述湿通道的进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风扇,通过将风机组件出风侧的气流一分为二,使用一组风机组件即可,能有效地缩小冷风扇的外形尺寸,成本较低;从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未加湿的气流的温度可以降到比湿球温度更低的温度,降温幅度更大,且能显著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Cold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风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冷风扇。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的冷风扇主要为直接蒸发式冷风扇,其原理为: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等晗加湿降温,在绝热饱和条件下,冷风扇出口空气温度理论上可以降低到湿球温度,其极限冷却温度受限于外界空气湿球温度,因此,直接蒸发式冷风扇的降温幅度有限,且吹向用户的气流为加湿气流,气流中携带大量的水汽,造成用户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温幅度较大、吹向用户的气流不加湿的冷风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风扇,所述冷风扇包括壳体、热交换组件、供水组件、风机组件以及分流组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热交换组件形成有相互热交换的干通道和湿通道,所述干通道和所述湿通道相互隔离,所述干通道的进气侧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湿通道的出气侧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供水组件形成有水路,所述水路与所述湿通道连通以向所述湿通道供水;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侧与所述干通道的出气侧连通;所述分流组件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侧,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侧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侧和所述湿通道的进风侧。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隔流板,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侧以及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管路的侧壁上形成有分流口,所述隔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中且将所述第一管路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间隔室和第二间隔室,所述第一间隔室形成为第一流道;所述第二间隔室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出风侧和所述分流口,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分流口和所述湿通道的进气侧之间,所述第二间隔室和所述第二管路内的空间形成为第二流道。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壳以及位于风机壳内的多个叶片,所述第一管路的进风端与所述风机壳密封连接;所述隔流板呈弯折状,所述隔流板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风端延伸至所述分流口处。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侧以及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管路内的空间形成为第一流道;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侧和所述湿通道的进气侧之间,所述第二管路内的空间形成为第一流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出风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出风口周围密封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所述风机组件、所述分流组件位于所述热交换组件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芯体,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以及第二出气口,所述外壳的周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密封抵接,所述外壳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风机组件以及所述分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进气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出气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迎面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倾斜面迎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三倾斜面和第四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迎面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二侧,所述第四倾斜面迎面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出气口形成于所述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二进气口形成于所述第四倾斜面。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和导风管,所述导风管连接于所述湿通道的出风侧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导风管形成有与所述水箱连通的排水孔。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导风管的下方,所述排水孔的位置低于所述导风管的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端部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冷风扇包括水泵、水管以及喷头,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内,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湿通道的进风侧,所述水管连接于所述喷头和所述水泵之间。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风扇,通过将风机组件出风侧的气流一分为二,一部分直接从第一出风口排出,另一部分作为工作气流进入湿通道中,如此可以在保持使用一组风机组件的情况下实现干通道和湿通道中的气流流动,结构布局紧凑、简单,能有效地缩小冷风扇的外形结构尺寸,且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使用;另一方面,从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未经加湿的气流的温度可以降到比湿球温度更低的温度,降温幅度更大,且能显著提升用户的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所示冷风扇的正视图;图3为沿图2中D-D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热交换组件的芯体以及风机组件的叶片未示出;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组件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4的左视图;以及图7为图4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0;进风口10a;第一出风口10b;第二出风口10c;第一腔101;第二腔102;热交换组件20;外壳21;第一进气口21a;第一出气口21b;第二进气口21c;第二出气口21d;第一倾斜面210;第二倾斜面211;第三倾斜面212;第四倾斜面213;过渡连接面214;侧接面215;风机组件30;风机壳31;分流组件40;第一管路41;第一间隔室410;第二间隔室411;第二管路42;隔流板43;喷头51;水箱52;水泵53;导风管6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方位词“上”、“下”是针对图3所示方位而言。以附图3为例,附图3中的上方为“上”、下方为“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风扇,请参阅图3,冷风扇包括壳体10、热交换组件20、供水组件、风机组件30以及分流组件40;请参阅图1,壳体10上形成有进风口10a、第一出风口10b以及第二出风口10c;热交换组件20形成有相互进行热交换的干通道(图未示)和湿通道(图未示),干通道和湿通道相互隔离,也就是说,干通道中的气流和湿通道中的气流互不干涉,干通道中气流不与水接触,未经加湿;湿通道中水分蒸发吸热,进而降低湿通道的温度,干通道通过与湿通道热交换,使得干通道和干通道中的气流也相应地降温;干通道的进气侧与进风口10a连通,湿通道的出气侧与第二出风口10c连通;供水组件形成有水路,水路与湿通道连通以向湿通道供水;风机组件30的进风侧与干通道的出气侧连通;分流组件40设置于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分流组件40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流道连通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和第一出风口10b,第二流道连通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和湿通道的进风侧,也就是说,请参阅图3,箭头A所示方向为气流进入进风口10a的方向,箭头B所示方向为气流从第二出风口排出的方向,虚线箭头C所示方向示意气流在壳体10内的流动方向,气流在风机组件30的作用下依次经进风口10a、干通道后进入风机组件30,从风机组件30出来的气流中的一部分经第一流道后从第一出风口10b吹出,此部分空气在热交换组件20中不直接与水接触,而是通过干通道和湿通道的热交换进行降温,因此,此部分空气的湿度保持不变,但温度降低了,能得到比湿球温度更低的温度,极限是露点温度;从风机组件30出来的气流中的另一部分经第二流道后进入热交换组件2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扇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形成有进风口(10a)、第一出风口(10b)以及第二出风口(10c);热交换组件(20),所述热交换组件(20)形成有相互热交换的干通道和湿通道,所述干通道和所述湿通道相互隔离,所述干通道的进气侧与所述进风口(10a)连通,所述湿通道的出气侧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连通;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形成有水路,所述水路与所述湿通道连通以向所述湿通道供水;风机组件(30),所述风机组件(30)的进风侧与所述干通道的出气侧连通;分流组件(40),所述分流组件(40)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所述分流组件(40)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b),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和所述湿通道的进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扇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形成有进风口(10a)、第一出风口(10b)以及第二出风口(10c);热交换组件(20),所述热交换组件(20)形成有相互热交换的干通道和湿通道,所述干通道和所述湿通道相互隔离,所述干通道的进气侧与所述进风口(10a)连通,所述湿通道的出气侧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连通;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形成有水路,所述水路与所述湿通道连通以向所述湿通道供水;风机组件(30),所述风机组件(30)的进风侧与所述干通道的出气侧连通;分流组件(40),所述分流组件(40)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所述分流组件(40)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b),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和所述湿通道的进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40)包括第一管路(41)、第二管路(42)以及隔流板(43),所述第一管路(41)连接于所述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以及所述第一出风口(10b)之间,所述第一管路(41)的侧壁上形成有分流口,所述隔流板(43)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41)中且将所述第一管路(4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间隔室(410)和第二间隔室(411),所述第一间隔室(410)形成为第一流道;所述第二间隔室(411)连通所述风机组件(30)出风侧和所述分流口,所述第二管路(42)连接于所述分流口和所述湿通道的进气侧之间,所述第二间隔室(411)和所述第二管路(42)内的空间形成为第二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包括风机壳(31)以及位于风机壳(31)内的多个叶片,所述第一管路(41)的进风端与所述风机壳(31)密封连接;所述隔流板(43)呈弯折状,所述隔流板(43)从所述第一管路(41)的进风端延伸至所述分流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40)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以及所述第一出风口(10b)之间,所述第一管路内的空间形成为第一流道;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风机组件(30)的出风侧和所述湿通道的进气侧之间,所述第二管路内的空间形成为第一流道。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41)的出风端与所述壳体(10)的第一出风口(10b)周围密封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水兵刘维亮王庆解卫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