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42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设置在种有绿植的基坑中,包括:渗水井盖、渗流井、渗水管、排水管和滤水层,滤水层铺设在基坑的底部,与渗水管位于渗流井外的一端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方便,结构简单合理,在下沉式绿地积水区当积水通过渗水井盖流入渗流井后水位降低后,可以通过溢流井井壁处设置的渗水管,达到快速排干绿地内低于井口处积水的效果,避免了绿地中植物长期泡水死亡的现象的发生,并且渗水管位于渗流井外的一端靠近滤水层,起到过滤和遮盖渗水管的美观作用。

A Quick Drainage Device for Submerged Greenland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城市海绵化改造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
技术介绍
下沉式绿地作为城市海绵化改造低影响开发单项措施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内,具有调蓄和净化雨水的作用。下沉式绿地内一般设置溢流井,保证暴雨时径流通过溢流井排放。设计规范中蓄水线一般比绿地高出20cm,然而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发现,当雨水洪峰过后,由于土壤的渗透能力有限,下沉式绿地内长期积水,积水深度为20cm,导致绿地中植物长期泡水死亡,同时由于长期积水影响景观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快速排干下沉式绿地积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解决现有溢流井无法快速排干积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设置在种有绿植的基坑中,包括:渗水井盖;渗流井,所述渗流井位于所述基坑中,其井口处设有用于承托所述渗水井盖的水泥砂浆砌体;渗水管,所述渗水管横向铺设在所述基坑的底部,并贯穿所述渗流井的井壁伸入所述渗流井内;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横向设置在所述渗流井的底部,一端与所述渗流井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水收集井连通;滤水层,所述滤水层铺设在所述基坑的底部,与所述渗水管位于所述渗流井外的一端接触。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下沉式绿地积水区设有渗流井,当积水通过渗水井盖流入渗流井后水位降低,可以通过溢流井井壁处设置的渗水管,达到快速排干绿地内低于井口处积水的效果,避免了绿地中植物长期泡水死亡的现象的发生,并且渗水管位于渗流井外的一端靠近滤水层,起到过滤和遮盖渗水管的美观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渗水管为PE管,直径为4-8cm,其位于所述渗流井内的一端设有硅胶塞。进一步的,所述渗流井的井壁为M7.5水泥砂浆MU10砖砌体;所述渗流井的井底下方设有用于增加地基承载力的混凝土层和C15细石混凝土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渗流井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不会因水流过大导致结构坍塌,结构破坏。进一步的,所述渗流井的井口到所述基坑的坑底距离为18-22cm。进一步的,所述滤水层为卵石层,卵石的粒径为10-20mm。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碎石滤水层和卵石滤水层可过滤掉粒径大的泥沙,并且卵石易于取材、运输、成本低。进一步的,所述渗水管位于所述渗流井外的端部包覆有透水土工布。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土工布为300g/m2土工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进一步过滤掉粒径比较小的泥沙,防止渗水管堵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渗水井盖;2-渗流井;3-渗水管;4-排水管;5-滤水层;6-水泥砂浆砌体;7-硅胶塞;8-M7.5水泥砂浆MU10砖砌体;9-混凝土层;10-C15细石混凝土层;11-透水土工布;12-水泥砂浆填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设置在种有绿植的基坑中,包括:渗水井盖1;位于基坑中的渗流井2,其井口处设置有用于承托渗水井盖1的水泥砂浆砌体6;渗水管3,渗水管3横向铺设在基坑的底部,并贯穿渗流井2的井壁伸入渗流井2内;渗水管3可以为PE管,直径优选为4-8cm,其位于渗流井2内的一端设有硅胶塞7;排水管4,排水管4横向设置在渗流井2的底部,一端与渗流井2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水收集井连通;滤水层5,滤水层5铺设在基坑的底部,可以为卵石层,卵石的粒径为10-20mm,滤水层5与渗水管3位于渗流井2外的一端接触,起到过滤和遮盖渗水管的美观作用。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渗流井2的井壁为M7.5水泥砂浆MU10砖砌体8;渗流井2的井底下方设有用于增加地基承载力的混凝土层9和C15细石混凝土层10,渗流井2的井口到基坑底部距离为18-22cm,为防止绿地中植物长期泡水死亡,通过人工拔出硅胶塞7的方式进行排水,达到快速排干绿地内积水的效果。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渗水管3位于所述渗流井2外的端部包覆有透水土工布11,透水土工布11为300g/m2土工布。可以进一步过滤掉细小泥沙,防止堵塞渗水管3。为保证渗水管3安装稳固,渗水管3两端与井壁接触部位采用水泥砂浆填缝12。由于绿地土壤渗透系数小,当雨水洪峰过后,雨水无法及时排出,下沉式绿地会积蓄大量的积水,本技术机构简单,可在砌筑溢流井过程中施工,或后期溢流井形成后施工,材料均为施工材料,该排水装置能够有效排除基坑内积水,具有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节约建筑施工成本、安全环保的特点,并且,该排水装置结构安全可靠、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设置在种有绿植的基坑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水井盖(1);渗流井(2),所述渗流井(2)位于所述基坑中,其井口处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渗水井盖(1)的水泥砂浆砌体(6);渗水管(3),所述渗水管(3)横向铺设在所述基坑的底部,并贯穿所述渗流井(2)的井壁伸入所述渗流井(2)内;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横向设置在所述渗流井(2)的底部,一端与所述渗流井(2)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水收集井连通;滤水层(5),所述滤水层(5)铺设在所述基坑的底部,与所述渗水管(3)位于所述渗流井(2)外的一端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设置在种有绿植的基坑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水井盖(1);渗流井(2),所述渗流井(2)位于所述基坑中,其井口处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渗水井盖(1)的水泥砂浆砌体(6);渗水管(3),所述渗水管(3)横向铺设在所述基坑的底部,并贯穿所述渗流井(2)的井壁伸入所述渗流井(2)内;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横向设置在所述渗流井(2)的底部,一端与所述渗流井(2)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水收集井连通;滤水层(5),所述滤水层(5)铺设在所述基坑的底部,与所述渗水管(3)位于所述渗流井(2)外的一端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3)为PE管,直径为4-8cm,其位于所述渗流井(2)内的一端设有硅胶塞(7)。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双罗在娥谷庆锐李皓翔王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