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40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包括河道和垃圾回收渠,所述河道内位于排污口的排污处固定有拦污框架,所述拦污框架上插接固定有拦污栅,所述河道中位于拦污栅的末端处设置有分流水坝,所述河道上位于分流水坝的两侧设置有垃圾回收渠,所述垃圾回收渠上位于分流水坝的两侧设置有进流口,所述垃圾回收渠上位于分流水坝的右侧安装有隔档网框,所述分流水坝的右端安装有曝气机,所述河道内位于垃圾回收渠的末端设置有橡皮坝,所述橡皮坝的右端有分流坝,所述分流坝的两侧设置有分流渠,两个所述分流渠的末端设置有湿地,所述湿地上种植有植被层。能够有效的模拟,对污染河涌进行人工拦污以及植被净化的过程。

A Purifier Used to Simulate Polluted Rivers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
技术介绍
河涌黑臭是我国城市河网的普遍现象,我国城市黑臭河涌治理主要采用截污、驳岸、清淤等市政工程手段,但对于大部分城郊黑臭河涌,由于资金短缺和没有统一规划等原因,无法进行截污或近期内无法截污,由于没有较好的河涌预处理结果作为参考,容易发生投入较大资金治理,效果不明显,从而浪费社会资源。现有的河涌处理,实际多为人工拦污,配合人工植被结合处理,由于市场上没有河涌治理的模拟净化器,或多为人工处理河涌或者纯生物处理河涌的模拟装置,模拟效果不佳,结果作为参考不够贴近事实,为此提出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包括河道和垃圾回收渠,所述河道的两侧设置有若干排污口,所述河道内位于排污口的排污处固定有拦污框架,所述拦污框架上插接固定有拦污栅,所述河道中位于拦污栅的末端处设置有分流水坝,所述河道上位于分流水坝的两侧设置有垃圾回收渠,所述垃圾回收渠上位于分流水坝的两侧设置有进流口,所述垃圾回收渠上位于分流水坝的右侧安装有隔档网框,所述分流水坝的右端安装有曝气机,所述河道内位于垃圾回收渠的末端设置有橡皮坝,所述橡皮坝的右端有分流坝,所述分流坝的两侧设置有分流渠,两个所述分流渠的末端设置有湿地,所述湿地上种植有植被层,所述湿地的右端设置为汇流渠。进一步地,所述拦污栅的两侧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插接于拦污框架上的滑槽中,所述拦污栅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插接于拦污框架的底部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拦污栅的上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拦污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地基。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水坝由两个相同倾斜的斜坝构成,所述拦污框架的末端延伸至进流口处。进一步地,所述湿地的表面设置为高低起伏状,所述植被层由多种污水净化的植物交错种植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水坝、橡皮坝与河道合围构成曝气池。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通过设置拦污框架和拦污栅,对城市的排污口垃圾进行拦截处理,并将拉结随水流进入垃圾回收渠中,并通过人工打捞起,模拟河道垃圾拦截处理,设置橡皮坝、分流水坝和曝气机,模拟河道分段曝气处理缺氧水,在河道的最后设置起伏的湿地和植被层,模拟植被对富营养化水质的处理,模拟人工处理和自然处理河涌,贴近实际,模拟结果能给予较好的参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拦污框架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拦污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湿地结构示意图。图中:1河道、2拦污框架、3排污口、4垃圾回流渠、5进流口、6格挡网框、7分流水坝、8曝气机、9橡皮坝、10分流渠、11分流坝、12湿地、13汇流渠、14拦污栅、15地基、16拉环、17滑板、18插接板、19植被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包括河道1和垃圾回收渠4,所述河道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排污口3,所述河道1内位于排污口3的排污处固定有拦污框架2,所述拦污框架2上插接固定有拦污栅14,所述河道1中位于拦污栅14的末端处设置有分流水坝7,所述河道1上位于分流水坝7的两侧设置有垃圾回收渠4,所述垃圾回收渠4上位于分流水坝7的两侧设置有进流口5,所述垃圾回收渠4上位于分流水坝7的右侧安装有隔档网框6,所述分流水坝7的右端安装有曝气机8,所述河道1内位于垃圾回收渠4的末端设置有橡皮坝9,所述橡皮坝9的右端有分流坝11,所述分流坝11的两侧设置有分流渠10,两个所述分流渠10的末端设置有湿地12,所述湿地12上种植有植被层19,所述湿地12的右端设置为汇流渠13。具体的,所述拦污栅14的两侧设置有滑板17,所述滑板17滑动插接于拦污框架2上的滑槽中,所述拦污栅14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板18,所述插接板18插接于拦污框架2的底部凹槽中。使得拦污栅14在拦污框架2上易于拆卸和更换。具体的,所述拦污栅14的上端设置有拉环16,便于上提拦污栅14进行更换,所述拦污框架2的底部设置有地基15,将拦污框架2固定在河道1中。具体的,所述分流水坝7由两个相同倾斜的斜坝构成,所述拦污框架2的末端延伸至进流口5处。使得由排污口3中的污水排到河道1中时会经预处理,简化模拟下水道过滤过程。具体的,所述湿地12的表面设置为高低起伏状,设置高低起伏状的湿地12能有效的减缓表面河水的流速,水流中的有机物更易被植被层19留下来处理,所述植被层19由多种污水净化的植物交错种植构成。设置不同种类的植被更贴近植被的多样化,同时不同的植被对不同有机物的处理更加多样化。贴近事实。具体的,所述分流水坝7、橡皮坝9与河道1合围构成曝气池。通过将分流水坝7和橡皮坝9将河道1分段成曝气池,从而模拟河道1分段曝气的过程。工作原理:排污口3的城市排污水排入到河道1中,拦污框架2上的拦污栅14对掺杂有垃圾的污水进行格挡,将拉近随同河道1中的流水通过进流口5进入垃圾回流渠4中,通过格挡网框6格挡,将垃圾格挡于垃圾回流渠4中,并通过人工打捞,从而模拟人工打捞垃圾,通过垃圾回流渠4的污水进入到橡皮坝9与分流水坝7构成的曝气池,并通过曝气机8对河流进行曝气处理,模拟人工对河道水分段曝气处理,曝气后的水流经过分流坝11将水分流到高低不平的湿地12上,减缓流速将有机物流下并通过植被层19进行吸收处理,通过模拟人工及自然治理河涌,给予河涌处理较为准确的参考结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包括河道(1)和垃圾回收渠(4),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排污口(3),所述河道(1)内位于排污口(3)的排污处固定有拦污框架(2),所述拦污框架(2)上插接固定有拦污栅(14),所述河道(1)中位于拦污栅(14)的末端处设置有分流水坝(7),所述河道(1)上位于分流水坝(7)的两侧设置有垃圾回收渠(4),所述垃圾回收渠(4)上位于分流水坝(7)的两侧设置有进流口(5),所述垃圾回收渠(4)上位于分流水坝(7)的右侧安装有隔档网框(6),所述分流水坝(7)的右端安装有曝气机(8),所述河道(1)内位于垃圾回收渠(4)的末端设置有橡皮坝(9),所述橡皮坝(9)的右端有分流坝(11),所述分流坝(11)的两侧设置有分流渠(10),两个所述分流渠(10)的末端设置有湿地(12),所述湿地(12)上种植有植被层(19),所述湿地(12)的右端设置为汇流渠(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模拟污染河涌治理的净化器,包括河道(1)和垃圾回收渠(4),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排污口(3),所述河道(1)内位于排污口(3)的排污处固定有拦污框架(2),所述拦污框架(2)上插接固定有拦污栅(14),所述河道(1)中位于拦污栅(14)的末端处设置有分流水坝(7),所述河道(1)上位于分流水坝(7)的两侧设置有垃圾回收渠(4),所述垃圾回收渠(4)上位于分流水坝(7)的两侧设置有进流口(5),所述垃圾回收渠(4)上位于分流水坝(7)的右侧安装有隔档网框(6),所述分流水坝(7)的右端安装有曝气机(8),所述河道(1)内位于垃圾回收渠(4)的末端设置有橡皮坝(9),所述橡皮坝(9)的右端有分流坝(11),所述分流坝(11)的两侧设置有分流渠(10),两个所述分流渠(10)的末端设置有湿地(12),所述湿地(12)上种植有植被层(19),所述湿地(12)的右端设置为汇流渠(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雨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