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72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包括若干个锚桩、钢缆、悬浮腔体;锚桩沿船舶上行航线两侧等距离布置,锚桩的一端固定在河床的基岩上,另一端通过钢缆与悬浮腔体连接;所述悬浮腔体为中空、密封、矩形状刚性体,表面镀有锌,在悬浮腔体的两侧设有腔体固定支座,悬浮腔体通过腔体固定支座与钢缆连接;所述悬浮腔体上设有消能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表层水流阻力、开辟库区急滩缓流航道,且有效消除船舶上行区域内的水流表面流速,保证船舶上行条件,而又不明显恶化下行通航条件。

A Suspended Underwater Platform Model for Reservoir Rapids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属于水利工程

技术介绍
三峡库区段碍航滩险比比皆是,而又以库区急流滩居多,根据库区急滩资料和结论,一般库区滩险特征如下:1滩段长且为峡谷型急流滩;2流急为其滩险主因;3流量增率与过水面积增率极不适应,流量越大滩险越急;4流速随流量几乎呈线性增大,横向分布几成均匀。急滩主要针对上行船舶而言,船舶适宜上行的水域不需要整个河宽,而只需要满足一定宽度即可,一般30-50m,且航行阻力主要体现在表面水流。当前对于急滩整治的常用方法有扩大泄水断面,滩下筑坝壅水,构成错口滩型等。扩大卡口断面为了扩大过水面积,减小急滩水流势能,减缓河床比降,减小剪刀水的水流速度、凸嘴处侧向收束以及泡漩水,则需对滩口两岸凸嘴进行切除。适用条件:虽然在技术方面讲,扩大卡口断面的方法能够应对急滩治理,但是从实际情况考虑,该方法应对某些急滩整治并不适用。有的因为施工难度、工程量较大或不安全而不采用,而有的需要考虑因此方法而造成的上游水位的跌落,总之,因库区峡谷河岸岸壁陡峭,采用扩大泄水断面工程量十分巨大,废方多,施工亦存在较大的困难,该方法需据实际情况使用。筑坝壅水以减缓急流为了更有效地减缓急滩流速,通常在滩下设置壅水建筑物结合滩口扩大卡口面积的方法,或者单纯在滩下修筑壅水建筑物,如潜锁坝、潜丁坝或者丁坝等。适用条件:适于滩尾及其下游缓流速、浅水深的直流平缓河道,对于枯水急滩或以陡比降碍航为主的急滩较为有效,主要调整滩段比降,但对于流速急为主的库区急滩,由于壅水高度有限,潜坝工程量巨大,因此,仅靠筑坝壅水从技术上、经济上、修筑的环境要求上讲可行性也不大。基于上述两种方法结合的上疏下抬整治措施,对于库区下游筑坝壅水,上游扩大泄水断面考虑,彻底整治的可能亦不大。构成错口滩型、开挖缓流道的方法受诸多地形条件的限制,对于库区急滩基本没有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该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改变流速横向分布,减缓表层流速,改善上行水域通航条件,而不明显恶化下行通航条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包括若干个锚桩、钢缆、悬浮腔体;锚桩沿船舶上行航线两侧等距离布置,锚桩的一端固定在河床的基岩上,另一端通过钢缆与悬浮腔体连接;所述悬浮腔体为中空、密封、矩形状刚性体,表面镀有锌,在悬浮腔体的两侧设有腔体固定支座,悬浮腔体通过腔体固定支座与钢缆连接;所述悬浮腔体上设有消能桩。所述锚桩采用混凝土浇筑。所述消能桩为中空结构。所述消能桩呈梅花型布置在悬浮腔体上。若干个悬浮腔体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钢缆为螺旋股式结构钢缆,在钢缆的外侧设有聚乙烯外壳。所述锚桩的一端设有固定支座,钢缆通过固定支座与锚桩连接。所述钢缆的两端设有钢缆夹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大表层水流阻力、开辟库区急滩缓流航道,且有效消除船舶上行区域内的水流表面流速,保证船舶上行条件,而又不明显恶化下行通航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锚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钢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平面图;图中:1-锚桩,2-固定支座,3-钢缆,4-腔体固定支座,5-悬浮腔体,6-消能桩,7-焊缝,8-钢缆夹具,9-聚乙烯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包括若干个锚桩1、钢缆3、悬浮腔体5;锚桩1沿船舶上行航线两侧等距离布置,锚桩1的一端固定在河床的基岩上,保证桩体的稳定,另一端通过钢缆3与悬浮腔体5连接;所述悬浮腔体5为中空、密封、矩形状刚性体,表面镀有锌,防锈蚀,在悬浮腔体5的两侧设有腔体固定支座4,悬浮腔体5通过腔体固定支座4与钢缆3连接;所述悬浮腔体5上设有消能桩6。所述锚桩1采用混凝土浇筑,承受平台产生的外力。所述消能桩6为中空结构。所述消能桩6呈梅花型布置在悬浮腔体5上,进一步消减表层流速。当急流滩段较长时,可沿程适当增加悬浮腔体5的数量,若干个悬浮腔体5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增加整体稳定性。所述钢缆3为系泊工程中的螺旋股式结构钢缆,在钢缆3的外侧设有高密度的聚乙烯外壳9进行保护,避免河水侵蚀。所述锚桩1的一端设有固定支座2,钢缆3通过固定支座2与锚桩1连接。所述钢缆3的两端设有钢缆夹具8。进一步地,悬浮腔体5、消能桩6能明显改善表层水流流速,改善船舶的上行条件。进一步地,采用悬浮式过水结构,既能削减上行航道的流速,达到整治目的,同时,也不恶化下游航道通航条件。进一步地,悬浮腔体5、消能桩6采用中空结构,在腔体处于浮力稍大于自重情况下,只需固定好平台位置,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水下支撑结构,达到节约材料、设置简单、方便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包括若干个锚桩(1)、钢缆(3)、悬浮腔体(5),其特征在于:锚桩(1)沿船舶上行航线两侧等距离布置,锚桩(1)的一端固定在河床的基岩上,另一端通过钢缆(3)与悬浮腔体(5)连接;所述悬浮腔体(5)为中空、密封、矩形状刚性体,表面镀有锌,在悬浮腔体(5)的两侧设有腔体固定支座(4),悬浮腔体(5)通过腔体固定支座(4)与钢缆(3)连接;所述悬浮腔体(5)上设有消能桩(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包括若干个锚桩(1)、钢缆(3)、悬浮腔体(5),其特征在于:锚桩(1)沿船舶上行航线两侧等距离布置,锚桩(1)的一端固定在河床的基岩上,另一端通过钢缆(3)与悬浮腔体(5)连接;所述悬浮腔体(5)为中空、密封、矩形状刚性体,表面镀有锌,在悬浮腔体(5)的两侧设有腔体固定支座(4),悬浮腔体(5)通过腔体固定支座(4)与钢缆(3)连接;所述悬浮腔体(5)上设有消能桩(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桩(1)采用混凝土浇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库区急流滩整治的悬浮式水下平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桩(6)为中空结构。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许光详张细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