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捞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288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打捞辅助装置,包括打捞篮、第一牵引线、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限位触发盘以及卷扬机,还包括:弹簧、第二牵引线、至少一个定滑轮以及至少一个动滑轮,其中,所述定滑轮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设置,且另一端的端头与第一牵引线在打结位固定;所述动滑轮上安装有一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故障率很低,操作简单等优势。

A Salvage Assista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捞辅助装置
本申请属于实验室仪器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打捞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实验仪器(如密度梯度仪等)上的打捞装置通常采用打捞篮重力拖拽返回,其故障率高,3台仪器平均每周维修2次,且操作困难,更换打捞篮时不能松开打捞线,必须全程抓紧打捞线的一端,操作时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仪器故障,给使用和维修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故障率低的打捞辅助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具有如下构成:一种打捞辅助装置,包括打捞篮、第一牵引线、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限位触发盘以及卷扬机,还包括:弹簧、第二牵引线、至少一个定滑轮以及至少一个动滑轮,其中,所述定滑轮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设置,且另一端的端头与第一牵引线在打结位固定;所述动滑轮上安装有一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最后一级所述定滑轮紧靠所述第一牵引线设置。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打结位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定滑轮的设置位置。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的设置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的设置数量相同。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弹簧按照其弹性方向与其重力方向相一致设置。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由塑料制成。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牵引线由尼龙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申请故障率很低,且操作简单,其采用弹簧辅助牵引打捞蓝返回,操作者在切换不同位置的打捞篮时,即便松开捞线的一端,打捞线由于弹簧的作用不会掉入仪器内部,使用更加方便,故障率也大大减小;即便不安装打捞篮也不易出现其他故障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用于密度梯度仪上的打捞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打捞辅助装置,包括打捞篮10、第一牵引线20、第一限位开关30、第二限位开关40、限位触发盘50以及卷扬机60,其中,所述第一牵引线2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卷扬机60上,另一端与所述打捞篮10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开关30和第二限位开关40均设有供所述牵引线穿过的穿孔,且所述第一限位开关30和第二限位开关40安装的安装架上;所述限位触发盘50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开关30以及第二限位开关40之间的第一牵引线20上。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开关30为高位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开关40为低位限位开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述限位触发盘50随着第一牵引线20的移动而移动,当所述限位触发盘50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30或第二限位开关40接触时,所述卷扬机60自动停止工作。为改变第一牵引线20的牵引方向,本实施例还设有两个第一定滑轮70,其中,其中一个第一定滑轮70与所述卷扬机60之间的第一牵引线20垂直设置,另一个所述第一定滑轮70与所述打捞篮10之间的第一牵引线20垂直设置。更重要地是,本实施例还包括:弹簧M1、第二牵引线M2、至少一个定滑轮M3以及至少一个动滑轮M4,其中,所述定滑轮M3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第二牵引线M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M4和定滑轮M3设置,且另一端的端头与第一牵引线20在打结位M6固定;所述动滑轮M4上安装有一连接件M5,其中,所述连接件M5与所述弹簧M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M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滑轮M3用于改变力的方向,所述动滑轮M4用于改变力的大小;所述第一牵引线20用于连接定滑轮M3、动滑轮M4和第一牵引线20(原打捞牵引绳)。所述弹簧M1按照其弹性方向与其重力方向相一致设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述弹簧M1提供打捞篮10返回时的辅助拉力,产生的拉力最终与所述打捞篮10的重力方向相同。其中,所述定滑轮M3和所述动滑轮M4由塑料制成,在保证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塑料可降低成本。所述第二牵引线M2由尼龙材料制成。重要地是,所述第二牵引线M2与第一牵引线20可选用相同的规格,如制作材料、粗细程度、抗拉力强度等,以提高整体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滑轮M3和所述动滑轮M4的设置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其中,所述定滑轮M3和所述动滑轮M4的设置数量相同。优选地,所述定滑轮M3和所述动滑轮M4的设置数量为两个。其中,所述第二牵引线M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级动滑轮M4、第一级定滑轮M3、第二级动滑轮M4以及第二级定滑轮M3设置,且另一端的端头与第一牵引线20在打结位M6固定。最后一级所述定滑轮M3紧靠所述第一牵引线2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定滑轮M3的设置数量为两个时,那么,第二级所述定滑轮M3则紧靠所述第一牵引线20设置,即,第二级所述定滑轮M3与第一牵引绳无间隙连接,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提拉稳定性。其中,所述打结位M6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定滑轮M3的设置位置,此时,第二牵引线M2与第二级所述定滑轮M3的接触面积最大,亦能够提高提拉稳定性。如果,所述打结位M6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定滑轮M3的设置位置,所述第二牵引线M2与所述定滑轮M3的接触面积将会变小,极端情况为点点接触甚至不接触,那么第二级所述定滑轮M3将失去其作用,整个装置的提拉稳定性将会大幅度降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动滑轮M4和第二级动滑轮M4用来改变力的大小,也将弹簧M1与第二牵引绳的位移比改变为1:4,即第二牵引绳拉伸1.2m时,弹簧M1只伸长30cm,避免了弹簧M1不能过量拉伸而导致其弹力失效问题的产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M1选择要恰当,在弹簧M1拉伸30cm后,作用在打结点的力不能大于打捞篮10重力的1/2,否则就会、会增加卷扬机60的负荷,引起其他故障等。本申请将打捞篮10的返回方式由原来的打捞篮10重力拖拽返回式改为弹簧M1辅助牵引返回,改造完成后,操作者在切换不同位置的打捞篮10时,即便松开捞线的一端,打捞线由于弹簧M1的作用不会掉入仪器内部,使用更加方便,故障率也大大减小。因此,本申请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捞辅助装置,包括打捞篮、第一牵引线、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限位触发盘以及卷扬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第二牵引线、至少一个定滑轮以及至少一个动滑轮,其中,所述定滑轮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设置,且另一端的端头与第一牵引线在打结位固定;所述动滑轮上安装有一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捞辅助装置,包括打捞篮、第一牵引线、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限位触发盘以及卷扬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第二牵引线、至少一个定滑轮以及至少一个动滑轮,其中,所述定滑轮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设置,且另一端的端头与第一牵引线在打结位固定;所述动滑轮上安装有一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捞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后一级所述定滑轮紧靠所述第一牵引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军杨玉明赵坤周梦杨开军赖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试实验室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