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可倾斜的保温管发泡剂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03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21
一种可移动可倾斜的保温管发泡剂灌装装置,包括支撑底架、升降气缸、倾斜气缸和托板,支撑底架为框形底架,框形底架的两个宽度边分别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支撑底架的中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中部横梁,支撑底架沿长度方向的顶端设置配重块,配重块和支撑底架的底部均设有滚轮,第一横梁的中部铰接升降气缸,中部横梁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顶端为铰接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支撑底架底部设置滚轮,便于移动灌装的保温管,通过气缸和连杆的配合,快速实现保温管的升降和倾斜,甚至是保温管的竖直运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灌装速度快,效果好。

A Movable and Inclined Filling Device for Thermostat Foaming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可倾斜的保温管发泡剂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温管注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可倾斜的保温管发泡剂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保温管生产过程中向保温管夹层内灌装发泡剂是一重要环节,一般灌装发泡材料采用的是人工注料的方式,将保温管放置在固定的灌装台上,从一端或两端、或从中间灌装的方式,但以上方式均不能使液体发泡剂快速均匀地布满整个管道,常常造成局部空腔或不饱满,发泡均匀度欠佳,影响产品质量,灌装完成后卸下发泡平台,发泡剂还没有完全成型,输送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可倾斜的保温管发泡剂灌装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可倾斜的保温管发泡剂灌装装置,包括支撑底架、升降气缸、倾斜气缸和托板,支撑底架为框形底架,框形底架的两个宽度边分别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支撑底架的中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中部横梁,支撑底架沿长度方向的首端设置配重块,配重块和支撑底架的底部均设有滚轮,第一横梁的中部铰接升降气缸,中部横梁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顶端为铰接环,铰接环上穿接第一转轴,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端头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通过另一铰接环连接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托板靠近托板尾端的三分之一处铰接,第三连杆与托板铰接位置铰接有第四连杆,且与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倾斜气缸的缸筒底端铰接,倾斜气缸的伸缩杆与托板的中部铰接,第二横梁中部铰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顶端与第四连杆的中上部铰接。所述的支撑底架的底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两组滚轮架,每组滚轮架的两端设置滚轮。所述的托板两端有半圆形的弧形板。所说的弧形板的内弧形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支撑底架底部设置滚轮,便于移动灌装的保温管,通过气缸和连杆的配合,快速实现保温管的升降和倾斜,甚至是保温管的竖直运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灌装速度快,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保温管升起时的应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保温管竖直时的应用示意图。其中:1-保温管;2-弧形板;3-托板;4-配重块;5-升降气缸;6-第三连杆;7-倾斜气缸;8-第四连杆;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二横梁;12-中部横梁;13-滚轮;14-支撑底架;15-滚轮架;16-转轴;17-第一横梁;18-铰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移动可倾斜的保温管发泡剂灌装装置,包括支撑底架14、升降气缸5、倾斜气缸7和托板3,支撑底架14为框形底架,框形底架的两个宽度边分别为第一横梁17和第二横梁11,支撑底架14的中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中部横梁12,支撑底架14沿长度方向的首端设置配重块4,配重块4和支撑底架14的底部均设有滚轮13,第一横梁17的中部铰接升降气缸5,中部横梁12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9,第一连杆9顶端为铰接环18,铰接环18上穿接转轴16,升降气缸5的伸缩杆端头与转轴16连接,转轴16通过另一铰接环18连接第三连杆6,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与托板3靠近托板3尾端的三分之一处铰接,第三连杆6与托板3铰接位置铰接有第四连杆8,且与第四连杆8的一端连接,第四连杆8的另一端与倾斜气缸7的缸筒底端铰接,倾斜气缸7的伸缩杆与托板3的中部铰接,第二横梁11中部铰接第二连杆10,第二连杆10的顶端与第四连杆8的中上部铰接。所述的支撑底架14的底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两组滚轮架15,每组滚轮架15的两端设置滚轮13。所述的托板3两端有半圆形的弧形板2。所说的弧形板2的内弧形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在保温管1向工作管和外护管夹层内灌装液体发泡剂时,将设置好的保温管1固定在弧形板2上,边向保温管1夹层内灌入液体发泡剂,边启动升降气缸5,使保温管1逐渐升高,然后启动倾斜气缸7,使保温管1的注入端逐步抬升,根据管径的大小控制抬升的高度,大管径注入液体发泡剂多,自动流速快,可抬起的角度小些,小管径的保温管1自动流速慢,可抬起的适当高些,甚至可以使保温管1完全竖立起来,当从另一端看到有液体发泡剂流出时,即灌装完毕,然后将保温管1运送到冷却放置地点。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可倾斜的保温管发泡剂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14)、升降气缸(5)、倾斜气缸(7)和托板(3),支撑底架(14)为框形底架,框形底架的两个宽度边分别为第一横梁(17)和第二横梁(11),支撑底架(14)的中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中部横梁(12),支撑底架(14)沿长度方向的首端设置配重块(4),配重块(4)和支撑底架(14)的底部均设有滚轮(13),第一横梁(17)的中部铰接升降气缸(5),中部横梁(12)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9),第一连杆(9)顶端为铰接环(18),铰接环(18)上穿接转轴(16),升降气缸(5)的伸缩杆端头与转轴(16)连接,转轴(16)上通过另一铰接环(18)连接第三连杆(6),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与托板(3)靠近托板(3)尾端的三分之一处铰接,第三连杆(6)与托板(3)铰接位置铰接有第四连杆(8),且与第四连杆(8)的一端连接,第四连杆(8)的另一端与倾斜气缸(7)的缸筒底端铰接,倾斜气缸(7)的伸缩杆与托板(3)的中部铰接,第二横梁(11)中部铰接第二连杆(10),第二连杆(10)的顶端与第四连杆(8)的中上部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可倾斜的保温管发泡剂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14)、升降气缸(5)、倾斜气缸(7)和托板(3),支撑底架(14)为框形底架,框形底架的两个宽度边分别为第一横梁(17)和第二横梁(11),支撑底架(14)的中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中部横梁(12),支撑底架(14)沿长度方向的首端设置配重块(4),配重块(4)和支撑底架(14)的底部均设有滚轮(13),第一横梁(17)的中部铰接升降气缸(5),中部横梁(12)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9),第一连杆(9)顶端为铰接环(18),铰接环(18)上穿接转轴(16),升降气缸(5)的伸缩杆端头与转轴(16)连接,转轴(16)上通过另一铰接环(18)连接第三连杆(6),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与托板(3)靠近托板(3)尾端的三分之一处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祖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投天津智能管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