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滑雪毯及其生产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197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具有弹性的垫部;S2.将簇体植入所述垫部中,垫部表面均匀铺设有所述簇体,簇体呈毛刷状分布,每两个簇体之间设有距离;S3.在S2中,簇体与垫部交界处进行收紧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结构简单合理,制造生产方便,工艺简单,克服了以往滑雪毯摩擦力大、硬度高、表面坚硬粗糙的缺点,在滑雪时滑行效果好,有效保护滑雪者,安全性能大大提升。

A kind of artificial ski blanke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滑雪毯及其生产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雪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人造滑雪毯及其生产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滑旱雪,起源于欧洲,是运动员及滑雪爱好者在耐候性较好的改性塑料制作的模拟雪面上练习滑雪,完成基本技术动作的一项运动。对于普通滑雪爱好者和老百姓来说,旱雪项目既可以建在城市也可以配套在景区。高山滑雪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我国的滑雪爱好者已达到2000万,预计每年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滑雪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滑雪运动的场地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许使得多人只能通过图像、影视等途径间接了解这项体育运动,而无法亲自体验这一运动。中国旱雪出现在2010年,自诞生时即具有完全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与传统的旱雪结构完全不同。欧洲作为旱雪诞生地,特别是英国最先采用了表面如同“刷子”一样的旱雪结构,意大利则采用了表面类似“梳子”结构的旱雪,这两类旱雪表面首次创造性的解决了旱雪表面滑行的“传递性”。遗憾的是,由于其表面过于坚硬粗糙,对摔倒的滑雪者的保护性很差,而且由于结构,材料问题也未能达到十分真实的模拟程度。中国旱雪的结构被改良成了类似"金针菇"一样表面充满无数圆球的结构,并配合创新的高弹性工程塑料区别于欧美粗糙的旱雪结构。成为世界旱雪的升级换代替代品。圆珠组成的旱雪表面,既能很好保护滑雪者,也提升了旱雪对真雪的模拟性和润滑性使两者的差距缩小到了接近90%以上。遗憾的是,由于其表面过于坚硬粗糙,对摔倒的滑雪者的保护性很差,而且由于结构,材料问题也未能达到十分真实的模拟程度上述滑雪毯在滑雪过程中,滑雪效果不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滑雪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具有弹性的垫部;S2.将簇体植入所述垫部中,垫部表面均匀铺设有所述簇体,簇体呈毛刷状分布,每两个簇体之间设有距离;S3.在S2中,簇体与垫部交界处进行收紧处理。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结构简单合理,制造生产方便,工艺简单,克服了以往滑雪毯摩擦力大、硬度高、表面坚硬粗糙的缺点,在滑雪时滑行效果好,有效保护滑雪者,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和步骤S2同时执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部具有弹性,垫部的生产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或聚氨酯发泡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个所述簇体包括3~12根纤维,所述纤维为PBT,纤维的直径为0.4~1.2mm,纤维的长度为20~30mm,其中,纤维一部分植入所述垫部中,另一部分露出垫部外,露出的纤维长度为15mm~20mm,植入的纤维长度小于露出垫部外的纤维长度,植入垫部的纤维呈发散张开状分布,纤维在与垫部交界处锁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簇体植入垫部的方法为插装方式、编织方式、针刺方式或一次成型注塑方式。植入方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露出垫部的簇体剪合平整,并将簇体的端部通过热处理制成圆头状。剪合平整,适合滑雪板在滑雪毯上进行滑行,且端部为圆头,能进一步降低摩擦力,滑行效果更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部为矩形设置,在矩形边设有公接装置和母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将所述公接装置和所述母接装置卡接即可对垫部进行拼装组合成大型滑雪场地。结构简单,方便进行拼装,组装方式简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簇体植入于垫部的下方均设有弹性空间。设有弹性空间能起到缓冲效果,将滑雪毯与缓冲层整合一起,结构上更简单,且安全性能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滑雪毯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滑雪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中所示,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具有弹性的垫部1,单个所述簇体包括3~12根纤维,所述纤维为PBT,纤维的直径为0.4~1.2mm,纤维的长度为20~30mm,垫部1具有弹性,垫部1的生产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或聚氨酯发泡材料;S2.将簇体2植入垫部1中,纤维一部分植入所述垫部中,另一部分露出垫部外,露出的纤维长度为15mm~20mm,植入的纤维长度小于露出垫部外的纤维长度,植入垫部的纤维呈发散张开状分布,垫部1表面均匀铺设有簇体2,簇体2呈毛刷状分布,每两个簇体1之间设有距离;S3.在S2中,簇体与垫部交界处进行收紧处理。上述步骤S1和步骤S2同时执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结构简单合理,制造生产方便,工艺简单,克服了以往滑雪毯摩擦力大、硬度高、表面坚硬粗糙的缺点,在滑雪时滑行效果好,有效保护滑雪者,安全性能大大提升。簇体2植入垫部1的方法为插装方式、编织方式、针刺方式或一次成型注塑方式,植入方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操作。插装方式,将多根纤维集束呈簇体2,并将簇体2收紧处理,纤维的长度为20~30mm,露出的纤维长度为15mm~20mm,待垫部1还未完全硬化时,将纤维的簇体2插装进垫部1中,簇体2插装于垫部1中的部分呈发散设置,这样可以使得簇体2在垫部1中更稳定,待簇体2成型后,簇体2抓地效果好,不会掉落。针刺方式,即采用针刺机将簇体2依次穿刺于垫部1中。将露出垫部1的簇体2剪合平整,并将簇体2的端部通过热处理制成圆头状,热处理的温度大于100℃。剪合平整,适合滑雪板在滑雪毯上进行滑行,且端部为圆头,能进一步降低摩擦力,滑行效果更好。垫部为矩形设置,在矩形边设有公接装置和母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将公接装置和母接装置卡接即可对垫部1进行拼装组合成大型滑雪场地,结构简单,方便进行拼装,组装方式简单。每个簇体2植入于垫部的下方均设有弹性空间,设有弹性空间能起到缓冲效果,将滑雪毯与缓冲层整合一起,结构上更简单,且安全性能提升。实施例1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具有弹性的垫部1,单个所述簇体包括3根纤维,所述纤维为PBT,纤维的直径为0.4mm,纤维的长度为20mm,垫部1具有弹性,垫部1的生产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或聚氨酯发泡材料;S2.将簇体2植入垫部1中,纤维一部分植入所述垫部中,另一部分露出垫部外,露出的纤维长度为15mmmm,植入的纤维长度小于露出垫部外的纤维长度,植入垫部的纤维呈发散张开状分布,垫部1表面均匀铺设有簇体2,簇体2呈毛刷状分布,每两个簇体1之间设有距离;S3.在S2中,簇体与垫部交界处进行收紧处理。上述步骤S1和步骤S2同时执行。实施例2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具有弹性的垫部1,单个所述簇体包括6根纤维,所述纤维为PBT,纤维的直径为0.6mm,纤维的长度为24mm,垫部1具有弹性,垫部1的生产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或聚氨酯发泡材料;S2.将簇体2植入垫部1中,纤维一部分植入所述垫部中,另一部分露出垫部外,露出的纤维长度为16mm,植入的纤维长度小于露出垫部外的纤维长度,植入垫部的纤维呈发散张开状分布,垫部1表面均匀铺设有簇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具有弹性的垫部;S2.将簇体植入所述垫部中,垫部表面均匀铺设有所述簇体,簇体呈毛刷状分布,每两个簇体之间设有距离;S3.在S2中,簇体与垫部交界处进行收紧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具有弹性的垫部;S2.将簇体植入所述垫部中,垫部表面均匀铺设有所述簇体,簇体呈毛刷状分布,每两个簇体之间设有距离;S3.在S2中,簇体与垫部交界处进行收紧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2同时执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部具有弹性,垫部的生产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或聚氨酯发泡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滑雪毯的生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簇体包括3~12根纤维,所述纤维为PBT,纤维的直径为0.4~1.2mm,纤维的长度为20~30mm,其中,纤维一部分植入所述垫部中,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缘界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