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泵及连接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93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微量泵及连接管,包括微量泵主体,所述微量泵主体一侧配合安装有静脉注射器,所述静脉注射器注射端安装有弹性胶套,所述弹性胶套端部与注射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注射管另一端连通在接管一侧,所述接管另一侧通过连接结构与连接管连通,所述微量泵主体底面两均安装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包括内螺纹管、螺纹杆和防滑垫,所述内螺纹管对称安装在微量泵主体底面两侧,且内螺纹管竖直设置,所述内螺纹管底端竖直螺接在螺纹杆顶端,所述螺纹杆下端面上胶粘有防滑垫。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连接管,可在高温消毒后重复使用,经济实惠,又在头皮针连接管及处安置软套,防止光照。

Micropump and Connec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量泵及连接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微量泵及连接管。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在输液时常配合使用微量泵,以有效控制输液速度,维持血糖稳定,在临床使用中需使用注射器延长管,一端连接在安装于微量泵的注射器上,另一端则连接穿刺与患者静脉的针管。一次性避光连接管价格贵、不可重复使用、穿刺处与连接管之间有个头皮针连接管及空针处液体无法避光,连接袋清洗后浸泡消毒再晾干耗时长,不能高温消毒,使用前穿微量泵连接管耗时长且操作不方便,穿刺处与连接管之间有个头皮针连接管及空针处液体也无法避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微量泵及连接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微量泵及连接管,包括微量泵主体,所述微量泵主体一侧配合安装有静脉注射器,所述静脉注射器注射端安装有弹性胶套,所述弹性胶套端部与注射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注射管另一端连通在接管一侧,所述接管另一侧通过连接结构与连接管连通,所述微量泵主体底面两均安装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包括内螺纹管、螺纹杆和防滑垫,所述内螺纹管对称安装在微量泵主体底面两侧,且内螺纹管竖直设置,所述内螺纹管底端竖直螺接在螺纹杆顶端,所述螺纹杆下端面上胶粘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外螺纹管、密封垫和螺帽,所述外螺纹管水平连通在接管端面中部,所述螺帽一端端面中部与连接管一端连通,所述螺帽另一端螺接在外螺纹管上,所述螺帽内部端面与外螺纹管端面之间衬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接管通过卡合结构固定在微量泵主体侧壁一端,所述卡合结构包括丝杆、螺母、弧形的压片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微量泵主体侧壁一端,所述底板外侧两端均垂直安装有丝杆,所述压片两端通过开孔滑动安装在丝杆中部,所述丝杆顶端螺接有螺母,所述接管安放在底板与压片之间。优选的,所述连接管有耐高温材料制成,且连接管一端与螺帽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头皮针连接管,所述头皮针连接管外侧套有不透明的软套,且所述头皮针连接管通过套管与针头连通,所述连接管中部连通有滴壶,所述滴壶与头皮针连接管之间的连接管上安装有节流阀。优选的,一种微量泵连接管,其组成材料为:聚苯乙烯15-25份、己二酸二异辛酯10-18份、聚氯乙烯3-9份、二本甲酸酯1-3份、稳定剂2-4份、抗氧化剂10-16份、三氟甲基磺酸锂8-10份、聚乙烯醇15-20份、交联剂2-6份、促进剂1-5份、增塑剂4-8份。优选的,连接管制作步骤为:S1:预热开炼机,开炼机温度设置为60-65℃,待温度升高至设置温度,将聚苯乙烯、己二酸二异辛酯、聚氯乙烯、二本甲酸酯、三氟甲基磺酸锂、聚乙烯醇和交联剂密炼110-120分钟,然后冷却至38-40℃,保温备用;S2:向S1中加稳定剂2-4份和抗氧化剂,间隔2-4分钟加入增塑剂,搅拌时间为15-30min,转速为260-280r/min,超声震荡器内进行超声分散处理,产物过筛;S3:将S2中的筛选后的液体注入真空反应炉内,温度升至515℃,加入促进剂1-5份和增塑剂,混合均匀搅拌10分钟,抽真空进行真空高温反应,持续反应1-3小时后,关闭真空阀,炉内气压回复至常压,然后降温至150-175℃,保温备用;S4:将S3的产物熔融后注入模具,冷却处理后即可得到所需连接管。优选的,S4中的冷却处理方法为:A1:将S4中脱模后的材料放入盛放箱中,再注入15-25℃的去离子水中,完全浸没进行降温;A2:检测盛放箱内气压变化,维持盛放箱体内部气压0.2-0.4Mpa,保持3-5分钟即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微量泵及连接管,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微量泵主体底部的升降底座,便于将微量泵固定在病床旁的桌子上,防止意外滑落,同时也能根据需要调节泵体的高度;通过弹性胶套,便于用户静脉注射器,使患者的治疗持续不间断,利于患者的治疗,2、通过两个注射管和接管,在注射器内的药物用完时,用户可将另一静脉注射器与另一个注射管连接,然后再取下药物用完的注射器,通过螺母可以轻松的取出或安装接管,便于清洗与更换。3、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连接管,可在高温消毒后重复使用,经济实惠,又在头皮针连接管及处安置软套,防止光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微量泵及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微量泵及连接管的连接管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微量泵及连接管的卡合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微量泵及连接管的连接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微量泵及连接管的结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微量泵及连接管的升降底座放大图。图中:微量泵主体1、静脉注射器2、卡合结构3、丝杆301、螺母302、压片303、底板304、连接结构4、外螺纹管401、密封垫402、螺帽403、连接管5、滴壶501、节流阀502、头皮针连接管503、软套504、套管505、针头506、注射管6、升降底座7、内螺纹管701、螺纹杆702、防滑垫703、接管8、弹性胶套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微量泵及连接管,包括微量泵主体1,微量泵主体1一侧配合安装有静脉注射器2,静脉注射器2注射端安装有弹性胶套9,弹性胶套9端部与注射管6的一端连通,注射管6另一端连通在接管8一侧,接管8另一侧通过连接结构4与连接管5连通,连接结构4包括外螺纹管401、密封垫402和螺帽403,外螺纹管401水平连通在接管8端面中部,螺帽403一端端面中部与连接管5一端连通,螺帽403另一端螺接在外螺纹管401上,螺帽403内部端面与外螺纹管401端面之间衬有密封垫402,微量泵主体1底面两均安装升降底座7,升降底座7包括内螺纹管701、螺纹杆702和防滑垫703,内螺纹管701对称安装在微量泵主体1底面两侧,且内螺纹管701竖直设置,内螺纹管701底端竖直螺接在螺纹杆702顶端,螺纹杆702下端面上胶粘有防滑垫703。通过微量泵主体1底部的升降底座7,便于将微量泵固定在病床旁的桌子上,防止意外滑落,同时也能根据需要调节泵体的高度;通过弹性胶套9,便于用户静脉注射器2,使患者的治疗持续不间断,利于患者的治疗,通过两个注射管6和接管8,在注射器内的药物用完时,用户可将另一静脉注射器2与另一个注射管6连接,然后再取下药物用完的注射器。接管8通过卡合结构3固定在微量泵主体1侧壁一端,卡合结构3包括丝杆301、螺母302、弧形的压片303和底板304,底板304固定在微量泵主体1侧壁一端,底板304外侧两端均垂直安装有丝杆301,压片303两端通过开孔滑动安装在丝杆301中部,丝杆301顶端螺接有螺母302,接管8安放在底板304与压片303之间。卡合结构3用于固定接管8,通过螺母302可以轻松的取出或安装接管8,便于清洗与更换。连接管5有耐高温材料制成,且连接管5一端与螺帽403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头皮针连接管503,头皮针连接管503外侧套有不透明的软套504,且头皮针连接管503通过套管505与针头506连通,连接管5中部连通有滴壶501,滴壶201与头皮针连接管503之间的连接管5上安装有节流阀502。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连接管,可在高温消毒后重复使用,经济实惠,又在头皮针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量泵及连接管,包括微量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泵主体(1)一侧配合安装有静脉注射器(2),所述静脉注射器(2)注射端安装有弹性胶套(9),所述弹性胶套(9)端部与注射管(6)的一端连通,所述注射管(6)另一端连通在接管(8)一侧,所述接管(8)另一侧通过连接结构(4)与连接管(5)连通,所述微量泵主体(1)底面两均安装升降底座(7),所述升降底座(7)包括内螺纹管(701)、螺纹杆(702)和防滑垫(703),所述内螺纹管(701)对称安装在微量泵主体(1)底面两侧,且内螺纹管(701)竖直设置,所述内螺纹管(701)底端竖直螺接在螺纹杆(702)顶端,所述螺纹杆(702)下端面上胶粘有防滑垫(703)。

【技术特征摘要】
1.微量泵及连接管,包括微量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泵主体(1)一侧配合安装有静脉注射器(2),所述静脉注射器(2)注射端安装有弹性胶套(9),所述弹性胶套(9)端部与注射管(6)的一端连通,所述注射管(6)另一端连通在接管(8)一侧,所述接管(8)另一侧通过连接结构(4)与连接管(5)连通,所述微量泵主体(1)底面两均安装升降底座(7),所述升降底座(7)包括内螺纹管(701)、螺纹杆(702)和防滑垫(703),所述内螺纹管(701)对称安装在微量泵主体(1)底面两侧,且内螺纹管(701)竖直设置,所述内螺纹管(701)底端竖直螺接在螺纹杆(702)顶端,所述螺纹杆(702)下端面上胶粘有防滑垫(7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泵及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外螺纹管(401)、密封垫(402)和螺帽(403),所述外螺纹管(401)水平连通在接管(8)端面中部,所述螺帽(403)一端端面中部与连接管(5)一端连通,所述螺帽(403)另一端螺接在外螺纹管(401)上,所述螺帽(403)内部端面与外螺纹管(401)端面之间衬有密封垫(4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泵及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8)通过卡合结构(3)固定在微量泵主体(1)侧壁一端,所述卡合结构(3)包括丝杆(301)、螺母(302)、弧形的压片(303)和底板(304),所述底板(304)固定在微量泵主体(1)侧壁一端,所述底板(304)外侧两端均垂直安装有丝杆(301),所述压片(303)两端通过开孔滑动安装在丝杆(301)中部,所述丝杆(301)顶端螺接有螺母(302),所述接管(8)安放在底板(304)与压片(30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泵及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有耐高温材料制成,且连接管(5)一端与螺帽(403)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燕廖碧琼石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