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运霞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782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无需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照明灯和放大镜、能够减轻医护人员负担的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包括有椅座、椅腿、椅背、大矩形杆、凹形板、L形杆、第一矩形滑套、第一支杆等;椅座的底部连接有椅腿,椅座顶部的后侧连接有椅背。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能够方便的对照明灯和放大镜等进行辅助,无需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照明灯和放大镜,从而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检查,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An easy-to-use auxiliary device for otorhinolaryng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喉科主要诊疗一些有关耳、鼻、咽喉的疾病,耳常见疾病有耳聋、耳鸣、耳硬化症、晕动病、爆震性聋和中耳炎等,鼻常见疾病有鼻疖、酒糟鼻、鼻硬结病、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等,喉常见疾病有咽异感症、慢性咽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会厌炎和扁桃体炎等,在对耳鼻喉科的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时,由于病灶位于耳鼻喉的腔体内,因此需要用到照明灯和放大镜等进行辅助,现有的都是医护人员手持照明灯和放大镜对病人的耳鼻喉进行检查,不但占用医护人员的双手,而且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照明灯和放大镜,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疲劳,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不利于病人的检查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都是医护人员手持照明灯和放大镜对病人的耳鼻喉进行检查,不但占用医护人员的双手,而且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照明灯和放大镜,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疲劳,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无需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照明灯和放大镜、能够减轻医护人员负担的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包括有椅座、椅腿、椅背、大矩形杆、凹形板、L形杆、第一矩形滑套、第一支杆、第一套筒、第一棘块、第一小板簧、第一套管、第一螺杆、第二矩形滑套、第二支杆、第二套筒、第二棘块、第二小板簧、第二套管、第二螺杆和拉簧,椅座的底部连接有椅腿,椅座顶部的后侧连接有椅背,椅背的上部开有左右贯穿的大矩形槽,椅背的顶部开有向下延伸的长矩形槽,长矩形槽为左右对称式设置,长矩形槽与大矩形槽相连通,大矩形杆滑动式位于大矩形槽和长矩形槽内,大矩形杆与大矩形槽滑动配合,大矩形杆左右对称式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位于长矩形槽内,凹形板的后端滑动式位于长矩形槽内,凹形板的后端位于环形槽内,凹形板的后端开有旋转孔,大矩形杆位于旋转孔内,凹形板与大矩形杆相接触,凹形板底部的后端开有弧形导向槽,弧形导向槽位于旋转孔的前方,凹形板与椅背相接触,大矩形杆的前侧连接有L形杆,L形杆的后端位于长矩形槽内,L形杆的前侧杆位于弧形导向槽内,L形杆与凹形板相接触,凹形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一矩形滑套,凹形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与第一矩形滑套滑动配合,第一矩形滑套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上端开有第一环形棘槽,第一支杆的上端位于第一套筒内,第一套筒开有第一小凹槽,第一小凹槽与第一环形棘槽相对应,第一棘块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凹槽内,第一棘块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棘槽内,第一棘块与第一环形棘槽相配合,第一套筒外侧壁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小板簧,第一小板簧位于第一棘块的外侧,第一棘块的另一端与第一小板簧的上部相接触,第一套筒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的底部与第一支杆的上端相接触,第一套管的顶部开有第一插孔,第一套管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二矩形滑套滑动式套在凹形板的前侧板上,第二矩形滑套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上端开有第二环形棘槽,第二支杆的上端位于第二套筒内,第二套筒开有第二小凹槽,第二小凹槽与第二环形棘槽相对应,第二棘块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凹槽内,第二棘块的一端位于第二环形棘槽内,第二棘块与第二环形棘槽相配合,第二套筒外侧壁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小板簧,第二小板簧位于第二棘块的外侧,第二棘块的另一端与第二小板簧的上部相接触,第二套筒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的底部与第二支杆的上端相接触,第二套管的顶部开有第二插孔,第二套管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大矩形杆的顶部连接有拉簧,拉簧位于大矩形槽内,拉簧位于长矩形槽的外侧,拉簧的上端与椅背相连接。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大螺母、大丝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大矩形杆的左端和右端均嵌设有大螺母,大螺母位于拉簧的外侧,大螺母套在大丝杆上,大螺母与大丝杆螺纹连接,大丝杆的下端与第一轴承过盈连接,第一轴承嵌设在椅背的上部,第一轴承位于大矩形槽的下方,大丝杆的上端与第二轴承过盈连接,第二轴承嵌设在椅背的顶部,第二轴承位于大矩形槽的上方。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齿轮、弧形齿板、拉杆、固定板、导向杆和弹簧,L形杆的前端连接有齿轮,齿轮位于凹形板的外侧,弧形齿板位于齿轮的前方,弧形齿板与齿轮相配合,弧形齿板前侧的中部连接有拉杆,凹形板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弧形齿板的前方,固定板中部开有活动孔,拉杆滑动式位于活动孔内,固定板上下对称式开有导向孔,弧形齿板前侧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为上下对称式设置,导向杆滑动式位于导向孔内,弹簧套在导向杆上,弹簧位于弧形齿板与固定板之间。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一大板簧、第一卡块、第二大板簧和第二卡块,第一大板簧的前下端与固定板的上端相连接,第一大板簧的后上端连接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位于弧形齿板的上方,第一卡块与弧形齿板相接触,第二大板簧的前上端与固定板的下端相连接,第二大板簧的后下端连接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位于弧形齿板的下方,第二卡块与弧形齿板相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首先让病人坐在椅座上,并靠在椅背上,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向下按压凹形板,凹形板带动大矩形杆在大矩形槽和长矩形槽内进行滑动,从而将病人的头部置于凹形板内,当对凹形板的高度位置调整完毕以后,将凹形板压住,拉簧为大矩形杆提供拉力,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将多个手电筒分别插入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并对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进行旋拧,将手电筒卡住,而且医护人员还可以将多个放大镜分别插入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进行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手电筒和放大镜对病人的耳鼻喉进行检查,本专利技术能够为手电筒和放大镜等医疗仪器提供辅助,使用方便,而且凹形板能够在大矩形杆上进行转动,当病人的头部处于仰起状态时,便于通过调整凹形板的角度,从而使第二套管内的手电筒和放大镜能够与病人的头部对齐,便于对病人的喉部检查,L形杆能够将凹形板托住,而且第一矩形滑套和第二矩形滑套可以进行滑动调整,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能够分别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取下,维护维修方便。当需要调整凹形板与病人的位置时,可以对大丝杆进行旋拧,大丝杆驱动大螺母和大矩形杆进行上下运动,调整更加方便精确,而且能够更加容易的对大矩形杆和凹形板进行固定。此时当需要调整凹形板的倾斜角度时,需要通过拉杆对弧形齿板向前拉动,使弧形齿板与齿轮相分离,然后可以在大矩形杆上对凹形板进行摆动,当将凹形板摆动到与病人的喉部相应的位置时,松开弧形齿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弧形齿板能够将齿轮紧紧的卡住,从而能够方便的将凹形板固定住,使用更加方便。当通过拉杆将弧形齿板与齿轮拉开时,可以继续对拉杆向前拉动,当弧形齿板向前运动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前方时,在第一大板簧和第二大板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能够将弧形齿板钩住,此时能够保持弧形齿板与齿轮分离,便于医护人员腾出手来,进行摆动操作,使用更加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能够方便的对照明灯和放大镜等进行辅助,无需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照明灯和放大镜,从而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检查,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生产制造,易于维护维修。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包括有椅座(1)、椅腿(2)和椅背(3),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椅腿(2),椅座(1)顶部的后侧连接有椅背(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大矩形杆(4)、凹形板(5)、L形杆(6)、第一矩形滑套(7)、第一支杆(8)、第一套筒(9)、第一棘块(10)、第一小板簧(11)、第一套管(12)、第一螺杆(13)、第二矩形滑套(14)、第二支杆(15)、第二套筒(16)、第二棘块(17)、第二小板簧(18)、第二套管(19)、第二螺杆(20)和拉簧(21),椅背(3)的上部开有左右贯穿的大矩形槽(301),椅背(3)的顶部开有向下延伸的长矩形槽(302),长矩形槽(30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长矩形槽(302)与大矩形槽(301)相连通,大矩形杆(4)滑动式位于大矩形槽(301)和长矩形槽(302)内,大矩形杆(4)与大矩形槽(301)滑动配合,大矩形杆(4)左右对称式开有环形槽(401),环形槽(401)位于长矩形槽(302)内,凹形板(5)的后端滑动式位于长矩形槽(302)内,凹形板(5)的后端位于环形槽(401)内,凹形板(5)的后端开有旋转孔(501),大矩形杆(4)位于旋转孔(501)内,凹形板(5)与大矩形杆(4)相接触,凹形板(5)底部的后端开有弧形导向槽(502),弧形导向槽(502)位于旋转孔(501)的前方,凹形板(5)与椅背(3)相接触,大矩形杆(4)的前侧连接有L形杆(6),L形杆(6)的后端位于长矩形槽(302)内,L形杆(6)的前侧杆位于弧形导向槽(502)内,L形杆(6)与凹形板(5)相接触,凹形板(5)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一矩形滑套(7),凹形板(5)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与第一矩形滑套(7)滑动配合,第一矩形滑套(7)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8),第一支杆(8)的上端开有第一环形棘槽(81),第一支杆(8)的上端位于第一套筒(9)内,第一套筒(9)开有第一小凹槽(91),第一小凹槽(91)与第一环形棘槽(81)相对应,第一棘块(10)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凹槽(91)内,第一棘块(10)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棘槽(81)内,第一棘块(10)与第一环形棘槽(81)相配合,第一套筒(9)外侧壁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小板簧(11),第一小板簧(11)位于第一棘块(10)的外侧,第一棘块(10)的另一端与第一小板簧(11)的上部相接触,第一套筒(9)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套管(12),第一套管(12)的底部与第一支杆(8)的上端相接触,第一套管(12)的顶部开有第一插孔(121),第一套管(12)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3),第二矩形滑套(14)滑动式套在凹形板(5)的前侧板上,第二矩形滑套(1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的上端开有第二环形棘槽(151),第二支杆(15)的上端位于第二套筒(16)内,第二套筒(16)开有第二小凹槽(161),第二小凹槽(161)与第二环形棘槽(151)相对应,第二棘块(17)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凹槽(161)内,第二棘块(17)的一端位于第二环形棘槽(151)内,第二棘块(17)与第二环形棘槽(151)相配合,第二套筒(16)外侧壁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小板簧(18),第二小板簧(18)位于第二棘块(17)的外侧,第二棘块(17)的另一端与第二小板簧(18)的上部相接触,第二套筒(16)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套管(19),第二套管(19)的底部与第二支杆(15)的上端相接触,第二套管(19)的顶部开有第二插孔(191),第二套管(19)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20),大矩形杆(4)的顶部连接有拉簧(21),拉簧(21)位于大矩形槽(301)内,拉簧(21)位于长矩形槽(302)的外侧,拉簧(21)的上端与椅背(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装置,包括有椅座(1)、椅腿(2)和椅背(3),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椅腿(2),椅座(1)顶部的后侧连接有椅背(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大矩形杆(4)、凹形板(5)、L形杆(6)、第一矩形滑套(7)、第一支杆(8)、第一套筒(9)、第一棘块(10)、第一小板簧(11)、第一套管(12)、第一螺杆(13)、第二矩形滑套(14)、第二支杆(15)、第二套筒(16)、第二棘块(17)、第二小板簧(18)、第二套管(19)、第二螺杆(20)和拉簧(21),椅背(3)的上部开有左右贯穿的大矩形槽(301),椅背(3)的顶部开有向下延伸的长矩形槽(302),长矩形槽(30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长矩形槽(302)与大矩形槽(301)相连通,大矩形杆(4)滑动式位于大矩形槽(301)和长矩形槽(302)内,大矩形杆(4)与大矩形槽(301)滑动配合,大矩形杆(4)左右对称式开有环形槽(401),环形槽(401)位于长矩形槽(302)内,凹形板(5)的后端滑动式位于长矩形槽(302)内,凹形板(5)的后端位于环形槽(401)内,凹形板(5)的后端开有旋转孔(501),大矩形杆(4)位于旋转孔(501)内,凹形板(5)与大矩形杆(4)相接触,凹形板(5)底部的后端开有弧形导向槽(502),弧形导向槽(502)位于旋转孔(501)的前方,凹形板(5)与椅背(3)相接触,大矩形杆(4)的前侧连接有L形杆(6),L形杆(6)的后端位于长矩形槽(302)内,L形杆(6)的前侧杆位于弧形导向槽(502)内,L形杆(6)与凹形板(5)相接触,凹形板(5)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一矩形滑套(7),凹形板(5)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与第一矩形滑套(7)滑动配合,第一矩形滑套(7)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8),第一支杆(8)的上端开有第一环形棘槽(81),第一支杆(8)的上端位于第一套筒(9)内,第一套筒(9)开有第一小凹槽(91),第一小凹槽(91)与第一环形棘槽(81)相对应,第一棘块(10)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凹槽(91)内,第一棘块(10)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棘槽(81)内,第一棘块(10)与第一环形棘槽(81)相配合,第一套筒(9)外侧壁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小板簧(11),第一小板簧(11)位于第一棘块(10)的外侧,第一棘块(10)的另一端与第一小板簧(11)的上部相接触,第一套筒(9)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套管(12),第一套管(12)的底部与第一支杆(8)的上端相接触,第一套管(12)的顶部开有第一插孔(121),第一套管(12)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3),第二矩形滑套(14)滑动式套在凹形板(5)的前侧板上,第二矩形滑套(1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的上端开有第二环形棘槽(151),第二支杆(15)的上端位于第二套筒(16)内,第二套筒(16)开有第二小凹槽(161),第二小凹槽(161)与第二环形棘槽(151)相对应,第二棘块(17)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霞
申请(专利权)人:张运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