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51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包括椅背和椅板,椅背固定于椅板上表面,所述椅背顶部包覆有软垫,所述软垫顶面设有用于产妇反坐进行趴伏休息的支撑部;所述椅背两侧还设有用于产妇正坐托抱新生儿时支撑肘部的肘托部。在产妇反坐时,可以伏趴在椅背顶部的支撑部上进行休息,在产妇正坐哺乳时,可以通过椅背两侧的肘托部对手臂进行支撑,辅助手臂对新生儿进行托举,降低手臂负担,方便哺乳。

A Maternal Breast-feeding Standby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
本技术涉及椅子,具体为一种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医院产科无前倾坐式待产凳,提供产妇坐式的凳均为一般背部有靠背的凳子,产妇坐下后往往身体往后靠形成后仰的姿势,重力朝向背部脊柱,胎儿纵轴与产妇骨盆产轴不一致,不利胎头入盆、旋转、下降和娩出,产妇身体后仰加重产妇背痛,使胎头位置异常、延长产程,导致产妇难产和剖宫产结束分娩。2016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孕妇更加重视第一胎分娩方式对再生育的影响,第一胎的分娩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孕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愿望明显增强,医院的产科急需配备一种前倾坐式待产凳,来满足产妇的需求,为产妇提供减轻背痛和分娩痛、增加产妇舒适度、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的程度、促进自然分娩、降低阴道难产和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康。其次,新生儿的体重在2.5-4kg左右,产妇在哺乳时需要单手托举新生儿,另一只手扶住新生儿头部,使其能够更好的衔乳。但是,对于刚分娩完的产妇,体力消耗巨大,单手托举哺乳对于部分体能较弱的产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如何辅助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托举,以降低产妇的身体负担,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在产妇反坐时,可以伏趴在椅背顶部的支撑部上进行休息,在产妇正坐哺乳时,可以通过椅背两侧的肘托部对手臂进行支撑,辅助手臂对新生儿进行托举,降低手臂负担,方便哺乳;产妇反坐坐稳后,两腿分开,身体前倾,背部变成C型,膝关节低于髋关节,双臂放在椅子靠背上,用于纠正抬头的位置以利于产妇的自然分娩。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包括椅背和椅板,椅背固定于椅板上表面,所述椅背顶部包覆有软垫,所述软垫顶面设有用于产妇反坐进行趴伏休息的支撑部;所述椅背两侧还设有用于产妇正坐托抱新生儿时支撑肘部的肘托部。优选的,所述肘托部呈长条状/杆状,肘托部轴线朝向待产椅前侧或倾斜朝外的前外侧。优选的,所述椅背上设有供肘托部于水平面内旋转活动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内设有转轴,肘托部一端枢接于转轴上;旋转腔内还设有用于限制肘托部活动的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多个卡块和升降结构,所述旋转腔内设有升降槽,所述限位块于升降槽内上下升降活动,限位块与升降槽之间设有用于将限位块一端面顶出至升降槽开口处的第一弹性件,卡块设置于限位块朝向升降槽开口侧的一端面上,卡块与限位块之间设有用于卡块复位弹出的第二弹性件,卡块设有用于肘托部由椅背后方翻转至前方时推动卡块内缩挤压第二弹性件的导向面;-在升降结构不活动时,所述限位块受第一弹性件挤压弹出至一端面齐平于升降槽槽口;卡块受第二弹性件挤压弹出至凸出限位块的表面,且卡块位于旋转腔内;当肘托部由椅背后侧往前侧旋转时,肘托部挤压导向面压缩卡块并通过卡块到达椅背前方;当肘托部由椅背前侧往后侧旋转时,卡块卡紧肘托部;-在升降结构活动时,升降结构带动限位块缩入升降槽内,卡块一同缩入升降槽内,肘托部自由活动。优选的,升降结构包括推块和斜槽,斜槽位于限位块上,椅背上设有用于推块伸缩活动的推槽,所述推块朝向斜槽,推块表面带有同斜槽配合随推块挤压用于限位块缩入升降槽内的斜面。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柱状的弹簧,限位块底部设有限位柱,弹簧套设于限位柱外表面。优选的,所述椅背后侧还设有用于肘托部翻转嵌入的嵌槽。优选的,所述椅板表面还设有下凹部,所述下凹部为通槽结构或凹槽结构,该下凹部主要是为了避免椅板接触或挤压产妇创面(创面多位于会阴和阴道口处),避免产妇手术创口受挤压而疼痛,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和产后创口的恢复。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采用本技术的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椅背表面包覆有一层软垫,正常休息时,可以背靠椅背朝前正坐,当做普通座椅进行休息和其他操作(包括新生儿哺乳)。二、椅背表面包覆有一层软垫,并且软垫顶部形成支撑部,产妇可以朝向椅背反坐,腹部贴合椅背,手臂互相搭靠在支撑部上并将头放在手臂表面进行休息,可以将整个头部直接枕在支撑部上进行休息,这样可以休息的更充分,更快的恢复体力。三、由于椅背两侧设有肘托部,在产妇正坐哺乳时,肘部或者手臂放置在肘托部上,以手臂支靠肘托部以辅助托举新生儿,产妇无需手臂肌肉发力,即可轻松的托举新生儿,极大的降低产妇身体负担,使得哺乳时产妇可以更好的从侧部护住新生儿,避免其侧歪或掉落。四、前倾坐式待产:产妇反向坐稳,两腿分置在椅背的两侧并分开,身体朝向椅背前倾,背部变成C型,膝关节低于髋关节,双臂放在大腿上或椅子靠背上。适用于第一、第二产程。其原理为:产妇身体前倾增大骨盆径线;前倾位产妇背部变成C型,重力朝向腹部,胎儿纵轴与产妇骨盆产轴相一致;骨盆的驱动角达到90°时,是最有利胎头入盆的角度;产妇身体前倾缓解产妇背痛,使子宫与脊柱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利于胎儿的俯屈、旋转、下降和娩出;重力作用、重心(胎背)带动胎枕旋转,使胎头位置异常的LOP或LOT转至LOA而顺利分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内展状态);图2为本实施例中待产椅的结构示意图(外展状态);图3为本实施例中待产椅的结构示意图(外展状态);图4为本实施例中待产椅的结构示意图(内收状态);图5为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立体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待产椅上升降槽和推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椅背;10、旋转腔;101、升降槽;102、推槽;11、容纳腔;2、椅板;3、肘托部;4、限位块;40、卡块;401、第一卡块;402、第二卡块;41、斜槽;42、限位柱;5、推块;6、第一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8所示的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包括椅背1和椅板2,椅背1固定于椅板2上表面,椅背1顶部包覆有软垫,软垫顶面设有用于产妇反坐进行趴伏休息的支撑部;产妇在反坐时,可以双手或者头部放置在支撑部上,进行休息,快速的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如图1所述,椅板2表面还设有下凹部20,该下凹部2主要是为了避免椅板接触或挤压产妇创面(创面多位于会阴和阴道口处,在普通凳子或椅子上采用坐姿,则创口会直接接触载体表面),避免产妇手术创口受挤压而疼痛,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和产后创口的恢复,本实施例中下凹部20为通槽结构,即椅板2中部镂空形成一个通孔,产妇在正坐时可以将创口置入下凹部20内,以缓解疼痛。若下凹部20采用凹槽结构,则可以在凹槽的下凹部20内放置热水袋、热毛巾等用来对创口进行加热,降低缓解疼痛。当用于调整胎头的位置时,产妇反向坐稳,两腿分置在椅背1的两侧并分开,身体朝向椅背1前倾,背部变成C型,膝关节低于髋关节,双臂放在大腿上或椅背1上。椅背1两侧还设有用于产妇正坐托抱新生儿时支撑肘部的肘托部3,在产妇反坐时,将后背抵靠在椅背1上通过手臂将新生儿抱起,手肘支撑在肘托部3对新生儿进行辅助支撑,无需消耗产妇过多的体力。在本实施例中,肘托部3呈杆状,便于肘托部3的贴合上臂和手肘部位,同时杆状结构体积也更小便于杆状的肘托部3的收纳,肘托部3轴线朝向待产椅前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包括椅背(1)和椅板(2),椅背(1)固定于椅板(2)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1)顶部包覆有软垫,所述软垫顶面设有用于产妇反坐进行趴伏休息的支撑部;所述椅背(1)两侧还设有用于产妇正坐托抱新生儿时支撑肘部的肘托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包括椅背(1)和椅板(2),椅背(1)固定于椅板(2)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1)顶部包覆有软垫,所述软垫顶面设有用于产妇反坐进行趴伏休息的支撑部;所述椅背(1)两侧还设有用于产妇正坐托抱新生儿时支撑肘部的肘托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托部(3)呈长条状/杆状,肘托部(3)轴线朝向待产椅前侧或倾斜朝外的前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1)上设有供肘托部(3)于水平面内旋转活动的旋转腔(10),所述旋转腔(10)内设有转轴,肘托部(3)一端枢接于转轴上;旋转腔(10)内还设有用于限制肘托部(3)活动的限位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产妇哺乳的待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4)、多个卡块(40)和升降结构,所述旋转腔(10)内设有升降槽(101),所述限位块(4)于升降槽(101)内上下升降活动,限位块(4)与升降槽(101)之间设有用于将限位块(4)一端面顶出至升降槽(101)开口处的第一弹性件(6),卡块(40)设置于限位块(4)朝向升降槽(101)开口侧的一端面上,卡块(40)与限位块(4)之间设有用于卡块(40)复位弹出的第二弹性件,卡块(40)设有用于肘托部(3)由椅背(1)后方翻转至前方时推动卡块(40)内缩挤压第二弹性件的导向面;-在升降结构不活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临梁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