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胃管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65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胃管套件,包括胃管固定装置和胃管,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下固定垫,鼻下固定垫的中部设置有胃管夹持装置;胃管夹持装置包括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竖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和胃管夹持机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和连接头,胃管本体内沿胃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前后开口的主管腔道、营养腔道和辅助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三腔胃管的设置实现冲洗、减压、引流及肠胃营养的同步进行,避免交叉感染和胃管堵塞等现象,同时通过鼻下固定垫和胃管夹持装置实现对胃管的牢固的固定,避免对患者皮肤的损伤,减低患者不适感。

A Kit of Medical Gastric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胃管套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胃管套件。
技术介绍
胃管是临床医疗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一种医疗器械。胃管由患者鼻孔插入,经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胃管常用于胸腹部患者手术期内的胃肠减压、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的供给和洗胃操作。现有的胃管在固定时,都采用胶布粘贴在患者鼻子处,极易导致胃管固定不牢,同时引起患者鼻子处皮肤过敏、红肿疼痛。另一方面,现有的胃管大多为单腔胃管,无法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营养工作,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胃管堵塞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胃管套件,能够实现冲洗、减压、引流及肠胃营养的同步进行,避免交叉感染和胃管堵塞等现象,同时能够实现牢固的固定,避免对患者皮肤的损伤,减低患者不适感。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胃管套件,包括胃管固定装置和胃管,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下固定垫,鼻下固定垫的两侧均设置鼻下固定垫连接带,鼻下固定垫连接带的外端均设置有绷带连接装置;鼻下固定垫的中部设置有胃管夹持装置;所述的胃管夹持装置包括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竖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和胃管夹持机构,竖向连接杆的上端与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连接,竖向连接杆的下端与横向连接杆的后端面连接,横向连接杆前端面上开设有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胃管夹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胃管夹持左弧形片和胃管夹持右弧形片,胃管夹持右弧形片的右表面通过螺纹杆与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右槽壁连接,胃管夹持左弧形片的左表面与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左槽壁上设置的螺孔穿过左槽壁,且位于左槽壁左侧的水平调节螺纹杆上设置有水平锁紧螺母;所述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和连接头,胃管本体内沿胃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前后开口的主管腔道、营养腔道和辅助腔道,胃管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口内分别设置有主管腔道管口、营养腔道管口和辅助腔道管口,主管腔道管口、营养腔道管口和辅助腔道管口分别与对应的主管腔道、营养腔道和辅助腔道导通。所述的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设置在鼻下固定垫的中部,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包括均设置有转轴容置孔的左安装支座和右安装支座,竖向连接杆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轴,竖向连接杆通过两侧的转轴与左安装支座和右安装支座转动连接,且位于左安装支座和右安装支座外侧的转轴上均设置有前后锁紧螺母;竖向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竖向高度调节槽,横向连接杆的后端面垂直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杆,高度调节螺杆穿过竖向高度调节槽,且位于竖向高度调节槽后侧的高度调节螺杆上设置有高度锁紧螺母。所述的鼻下固定垫连接带与鼻下固定垫的两侧铰接。所述的绷带连接装置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水平固定绷带和竖直固定绷带。所述的鼻下固定垫的中部还向上设置有鼻中隔垫片,鼻下固定垫的后表面、鼻中隔垫片的后表面和鼻中隔垫片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柔性材料层。所述的横向连接杆前端面上开设有左右两个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每个胃管夹持机构均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胃管夹持左弧形片和胃管夹持右弧形片;左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内设置的胃管夹持右弧形片的右表面通过螺纹杆与左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右槽壁连接,左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内设置的胃管夹持左弧形片的左表面与左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左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左端通过左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左槽壁上设置的螺孔穿过左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左槽壁,且位于左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左槽壁左侧的左水平调节螺纹杆上设置有左水平锁紧螺母;右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内设置的胃管夹持左弧形片的左表面通过螺纹杆与右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左槽壁连接,右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内设置的胃管夹持右弧形片的右表面与右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左端转动连接,右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右端通过右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右槽壁上设置的螺孔穿过右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右槽壁,且位于右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右槽壁右侧的右水平调节螺纹杆上设置有右水平锁紧螺母。所述的主管腔道、营养腔道和辅助腔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渗出孔。所述的主管腔道的内径大于营养腔道和辅助腔道的内径。所述的主管腔道管口、营养腔道管口和辅助腔道管口上均设置有封头。所述的连接头为圆台形,且连接头下端面积小于连接头上端面积。本技术能够利用三腔胃管的设置实现冲洗、减压、引流及肠胃营养的同步进行,避免交叉感染和胃管堵塞等现象,同时通过鼻下固定垫和胃管夹持装置实现对胃管的牢固的固定,避免对患者皮肤的损伤,减低患者不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胃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胃管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胃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医用胃管套件,包括胃管固定装置和胃管,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下固定垫1,鼻下固定垫1的形状与人体鼻部下方人中区域的形状相适配,以便于患者佩戴,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鼻下固定垫1的两侧均设置有鼻下固定垫连接带2,鼻下固定垫连接带2可采用设置有透气孔的硅胶制成,不会对患者皮肤造成伤害。鼻下固定垫连接带2的外端均设置有绷带连接装置3,绷带连接装置3可采用“回”形扣,用于与绷带连接,将鼻下固定垫1固定在患者鼻部下方的人中区域。鼻下固定垫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夹持胃管的胃管夹持装置;所述的胃管夹持装置包括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4、竖向连接杆5、横向连接杆6和胃管夹持机构,竖向连接杆5的上端与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4连接,竖向连接杆5的下端与横向连接杆6的后端面连接,横向连接杆6前端面上开设有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7,胃管夹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胃管夹持左弧形片8和胃管夹持右弧形片9,胃管夹持右弧形片9的右表面与螺纹杆10的左端转动连接,螺纹杆10的右端利用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7右槽壁上设置的螺纹孔与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7的右槽壁螺纹连接,胃管夹持左弧形片8的左表面与水平调节螺纹杆11的右端转动连接,水平调节螺纹杆11的左端通过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7的左槽壁上设置的螺孔穿过左槽壁,且位于左槽壁左侧的水平调节螺纹杆11上设置有水平锁紧螺母12。胃管夹持左弧形片8可利用水平调节螺纹杆11在左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以将胃管夹持在胃管夹持左弧形片8和胃管夹持右弧形片9之间,保证胃管位置稳定。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3和连接头17,胃管本体13内沿胃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前后开口的主管腔道14、营养腔道15和辅助腔道16,胃管本体13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17,连接口内分别设置有主管腔道管口18、营养腔道管口19和辅助腔道管口20,主管腔道管口18、营养腔道管口19和辅助腔道管口20分别与对应的主管腔道14、营养腔道15和辅助腔道16导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4设置在鼻下固定垫1的中部,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4包括均设置有转轴21容置孔的左安装支座4-1和右安装支座4-2,竖向连接杆5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轴21,竖向连接杆5通过两侧的转轴21与左安装支座4-1和右安装支座4-2转动连接,且位于左安装支座4-1和右安装支座4-2外侧的转轴21上均设置有前后锁紧螺母22;使用时可将竖向连接杆5的下端进行前后方向上的调整,并利用前后锁紧螺母22进行角度锁定,以实现胃管在患者鼻子处前后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胃管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固定装置和胃管, 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下固定垫,鼻下固定垫的两侧均设置鼻下固定垫连接带,鼻下固定垫连接带的外端均设置有绷带连接装置;鼻下固定垫的中部设置有胃管夹持装置;所述的胃管夹持装置包括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竖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和胃管夹持机构,竖向连接杆的上端与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连接,竖向连接杆的下端与横向连接杆的后端面连接,横向连接杆前端面上开设有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胃管夹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胃管夹持左弧形片和胃管夹持右弧形片,胃管夹持右弧形片的右表面通过螺纹杆与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右槽壁连接,胃管夹持左弧形片的左表面与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左槽壁上设置的螺孔穿过左槽壁,且位于左槽壁左侧的水平调节螺纹杆上设置有水平锁紧螺母;所述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和连接头,胃管本体内沿胃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前后开口的主管腔道、营养腔道和辅助腔道,胃管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口内分别设置有主管腔道管口、营养腔道管口和辅助腔道管口,主管腔道管口、营养腔道管口和辅助腔道管口分别与对应的主管腔道、营养腔道和辅助腔道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胃管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固定装置和胃管,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下固定垫,鼻下固定垫的两侧均设置鼻下固定垫连接带,鼻下固定垫连接带的外端均设置有绷带连接装置;鼻下固定垫的中部设置有胃管夹持装置;所述的胃管夹持装置包括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竖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和胃管夹持机构,竖向连接杆的上端与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连接,竖向连接杆的下端与横向连接杆的后端面连接,横向连接杆前端面上开设有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胃管夹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胃管夹持左弧形片和胃管夹持右弧形片,胃管夹持右弧形片的右表面通过螺纹杆与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右槽壁连接,胃管夹持左弧形片的左表面与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水平调节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胃管夹持机构容置槽的左槽壁上设置的螺孔穿过左槽壁,且位于左槽壁左侧的水平调节螺纹杆上设置有水平锁紧螺母;所述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和连接头,胃管本体内沿胃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前后开口的主管腔道、营养腔道和辅助腔道,胃管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口内分别设置有主管腔道管口、营养腔道管口和辅助腔道管口,主管腔道管口、营养腔道管口和辅助腔道管口分别与对应的主管腔道、营养腔道和辅助腔道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胃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设置在鼻下固定垫的中部,胃管夹持装置安装座包括均设置有转轴容置孔的左安装支座和右安装支座,竖向连接杆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轴,竖向连接杆通过两侧的转轴与左安装支座和右安装支座转动连接,且位于左安装支座和右安装支座外侧的转轴上均设置有前后锁紧螺母;竖向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竖向高度调节槽,横向连接杆的后端面垂直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杆,高度调节螺杆穿过竖向高度调节槽,且位于竖向高度调节槽后侧的高度调节螺杆上设置有高度锁紧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胃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下固定垫连接带与鼻下固定垫的两侧铰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男曹明卓高勇韩立涛段书霞王俊岭陈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