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64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57
本申请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医用开口器,包括菱形架、调整架和推拉杆,所述菱形架由四根杆体相互铰接构成,菱形架包括相对而设的开口端和尾端以及两个相对而设的调整端,所述调整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调整杆,两个所述调整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形成开口端的两根杆体上;所述推拉杆位于开口端和尾端之间,推拉杆的一端与调整架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尾端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开口端的尖端对准患者口腔,再逐渐通过拉动或者推动推拉杆对调整架进行调节,进而缓慢的调整开口端的夹角,避免将口腔患者的牙齿翘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开口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开口器。
技术介绍
开口器常应用于昏迷患者,尤其是需要急诊气管插管时,需要用开口器将患者的嘴撑开,方便插管。传统金属不锈钢开口器在使用时,特别是急救过程中容易损伤病人口腔粘膜。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在使用前通常在开口器端部包裹纱布再绕上胶布,但是时常包裹厚度不一,如果绕厚了导致开口器不易在口腔中打开,绕薄了起不到保护作用,易损伤口腔粘膜。现有的开口器为了增加端部与口腔内壁的摩擦,防止打滑,在接触口腔内壁的端面都是采用条形防滑齿,这种防滑齿虽然能贴紧口腔内壁,但是齿尖对口腔内壁的压强较大,使用时有损伤口腔粘膜的风险,使患者有疼痛感。鉴于此,如现以技术CN201520191964.9公开的一种医用开口器,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开口器座和开口臂,开口臂为两个,分别为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左开口臂与开口器座左端铰接,右开口臂与开口器座右端铰接,其中: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的臂端部上均嵌套有硅胶防护套,且这两个硅胶防护套贴在口腔壁的一面均为磨砂防滑面,开口臂的臂端部的前端直径大,后端直径小,开口器座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一设有螺纹的螺纹杆穿过该螺纹孔,螺纹杆的末端连接能转动螺纹杆的转柄,所述的转柄旋转时能将螺纹杆旋出,将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撑开,并抵住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的臂后端,限制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闭合。上述开口器是通过旋转转柄将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撑开,这种方式一来需要旋转多次才能将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撑开,二来不能直观的查看患者的开口情况,三来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的作用点是在尖端处,且常规状态下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是打开,力臂很厚,针对严重张口受限的病人是不能被放入口腔中,如果患者的牙齿松动就会很容易把牙齿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医用开口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开口器的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很厚,不能作用在严重张口受限的病人的弊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开口器,包括菱形架、调整架和推拉杆,所述菱形架由四根杆体相互铰接构成,菱形架包括相对而设的开口端和尾端以及两个相对而设的调整端,所述调整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调整杆,调整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杆体上,且位于开口端的两端上;所述推拉杆位于开口端和尾端之间,推拉杆的一端与调整架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尾端滑动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开口器,包括菱形架、调整架和推拉杆,菱形架为相互铰接的四根杆体构成,四根杆体构成相对而设的开口端和尾端以及两个相对而设的调整端,在开口端和尾端之间连接一根推拉杆,调整架与形成开口端的两个杆体铰接,推拉杆的一端与调整架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尾端滑动连接。通过将开口端的尖端对准患者口腔,通过拉动推拉杆,推拉杆带动调整架朝向尾端移动,使得调整架与两个杆体之间的间距变大,进而调整开口端的夹角,以此来逐渐调节开口器的大小,进而打开牙关紧闭的病人的口腔,使用鞍鼻后,将推拉杆往回推,推拉杆带动调整架朝向开口端移动,使得调整架与两个杆体之间的间距变小,进而调整开口端的夹角,将医用开口器取出患者口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是通过开口端的尖端对准患者口腔,再逐渐通过拉动或者推动推拉杆对调整架进行调节,进而缓慢的调整开口端的夹角,避免将口腔患者的牙齿翘断。优选一,所述医用开口器还包括量尺,所述量尺位于开口端和尾端之间,量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两个伸缩卷尺,其中一个伸缩卷尺连接一个调整端,另一个伸缩卷尺连接另一个调整端,所述推拉杆与壳体滑动连接。通过壳体对推拉杆限位,推拉杆的移动带动两个调整端的间距变大或变小,而位于壳体内的两个伸缩卷尺则随着调整端的间距伸长或者缩短,这样就可以直观的读取患者的开口度。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限位架,所述推拉杆与限位架滑动连接。限位架的限位作用,防止推拉杆的位置向左向右倾斜,影响对开口度的数据的准确性。优选二,所述推拉杆远离尾端的端头处连接有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包括驱动架、扳机、驱动弹簧、止退弹簧和止退片,所述驱动架与尾端滑动连接,所述扳机和驱动弹簧位于驱动架内,所述止退弹簧和止退片位于驱动架外部,所述推拉杆依次贯穿驱动架、驱动弹簧、扳机、驱动架、止退弹簧和止退片,所述扳机与推拉杆接触的部位设有夹紧部。推拉组件类似于压胶枪的结构,手指扣动扳机,扳机的夹紧部将推拉杆夹紧,压缩驱动弹簧而使推拉杆向前推进,放松扳机,夹紧部放松,驱动弹簧推动扳机复位,依次操作,逐渐将开口端的打开,进而将患者口腔打开。需要继续推进着继续扣动扳机即可,使用完毕后,拉住止退片,将推拉杆回复到原位即可。进一步,所述驱动架远离止退片的一端连接有“L”形滑动板,所述“L”形滑动板上设有与壳体底部滑动连接的滑轨。滑轨是作为壳体的支撑,推拉杆的推拉使得壳体的底部在滑轨上滑动。进一步,所述推拉杆远离菱形架的端头为钩形。钩形的设置防止推拉杆全部被压进驱动架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用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推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开口端1、调整架2、推拉杆3、伸缩卷尺4、壳体5、限位架6、调整端7、尾端8、推拉组件9、钩形10、滑轨91、“L”形滑动板92、驱动架93、驱动弹簧94、扳机95、止退弹簧96、止退片97。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医用开口器,包括菱形架、调整架2、推拉杆3、推拉组件9和量尺,菱形架由四根杆体相互铰接构成,菱形架包括相对而设的开口端1和尾端8以及两个相对而设的调整端7,调整架2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调整杆,两个调整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形成开口端1的两根杆体上,推拉杆3的延伸方向为开口端1和尾端8的连线方向上,推拉杆3的一端与调整架2上两个调整杆杆体的铰接处铰接,推拉杆3的另一端与尾端8滑动连接;量尺位于开口端1和尾端8之间,量尺包括壳体5和位于壳体5内的两个伸缩卷尺4,其中一个伸缩卷尺4连接一个调整端7,另一个伸缩卷尺4连接另一个调整端7,壳体5上设有限位架6,推拉杆3与限位架6滑动连接,推拉杆3远离菱形架的端头为钩形10。如图2所示,推拉杆3远离尾端8的端头处连接有推拉组件9,所述推拉组件9包括驱动架93、扳机95、驱动弹簧94、止退弹簧96和止退片97,驱动架93与尾端8滑动连接,扳机95和驱动弹簧94位于驱动架93内,止退弹簧96和止退片97位于驱动架93外部,推拉杆3依次贯穿驱动架93、驱动弹簧94、扳机95、驱动架93、止退弹簧96和止退片97,扳机95与推拉杆3接触的部位设有夹紧部,驱动架93远离止退片97的一端连接有“L”形滑动板92,所述“L”形滑动板92上设有与壳体5底部滑动连接的滑轨91。使用的时候,将开口端1的尖端对准患者口腔,扣动扳机95,通过拉动或者推动推拉杆3对调整架2进行调节,进而缓慢的调整开口端1的夹角,使得患者的口腔逐渐打开,增加其开口度,打开的过程中止退弹簧96可以避免推拉杆3的回退,保持固定的开口端1,同时对开口度的数值也利于读取,避免将口腔患者的牙齿翘断,使用完毕后,拉动或向上旋转止退片97,即可将推拉杆3复位,将开口器从患者口腔取出。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菱形架、调整架和推拉杆,所述菱形架由四根杆体相互铰接构成,菱形架包括相对而设的开口端和尾端以及两个相对而设的调整端,所述调整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调整杆,调整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杆体上,且位于开口端的两端上;所述推拉杆位于开口端和尾端之间,推拉杆的一端与调整架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尾端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菱形架、调整架和推拉杆,所述菱形架由四根杆体相互铰接构成,菱形架包括相对而设的开口端和尾端以及两个相对而设的调整端,所述调整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调整杆,调整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杆体上,且位于开口端的两端上;所述推拉杆位于开口端和尾端之间,推拉杆的一端与调整架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尾端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开口器还包括量尺,所述量尺位于开口端和尾端之间,量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两个伸缩卷尺,其中一个伸缩卷尺连接一个调整端,另一个伸缩卷尺连接另一个调整端,所述推拉杆与壳体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臻张晓红邹亚莉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