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61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椅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多方位调节的椅子扶手,包括位于顶部的扶手和连接于扶手结构底部的支撑杆,所述扶手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扶板、可拆卸地与所述顶扶板扣接的底连板和设于底连板和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可使得顶扶板旋转和/或侧移的旋转侧移结构和设于旋转侧移结构与所述底连板之间的可使得顶扶板前后平移的前后平移结构;本申请设置实现椅子扶手的在左右、前后都能进行移动且还可旋转。本申请的所有部件环环相扣,巧妙配合才能保证整体结构简单、紧凑的前提下实现多方向的稳定和灵活转动,操作方便,舒适性佳,顿挫感少,操作声音轻。

A chair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椅子扶手
本专利技术属于椅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多方位调节的椅子扶手。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带扶手的椅子,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种具有扶手方向或高度可调节的椅子,但大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调节过程中存在调节不便或调节顿挫过强、调节流畅性和柔和性欠佳,大大降低了使用操作时的舒适感,影响使用的体感,降低了椅子的品味。如公开号“CN207574879U”公开的一种椅子扶手,包括下部支架,上部支架,紧固件,腰孔,垫子,扶手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支架上通过紧固件和腰孔连接上部支架,所述的上部支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扶手垫板,所述的扶手垫板通过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连接垫子。该申请的调节结构是现有的普通调节结构,使用的舒适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多方位调节的且节构紧凑、调节柔和的椅子扶手。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椅子扶手,包括位于顶部的扶手和连接于扶手结构底部的支撑杆,所述扶手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扶板、可拆卸地与所述顶扶板扣接的底连板和设于底连板和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可使得顶扶板旋转和/或侧移的旋转侧移结构和设于旋转侧移结构与所述底连板之间的可使得顶扶板前后平移的前后平移结构;所述旋转侧移结构包括可相对所述支撑杆旋转和侧移的且上部具有顶部敞口的安装活动槽的扶手座、设于所述安装活动槽内的且局部向下穿出所述扶手座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固定板件、设于所述固定板件和安装活动槽槽底壁中部之间的旋转侧移卡扣部件,所述底连板与所述扶手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固定板件底部穿出所述扶手座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部分为连接柱,所述扶手座底部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连接柱且可允许所述连接柱平移和旋转的座通轨道,所述旋转侧移卡扣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活动槽的槽底壁上表面上的侧移轨道、铰接于所述固定板件底部的且具有与所述侧移轨道配合的轨道槽的旋转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扶手座相对所述固定板件侧移的侧移控制部件;所述前后平移结构包括沿扶手前后方向开设于所述底连板上的平移轨道、设于所述扶手座上且扣入所述平移轨道内使得所述扶手座与所述底连板沿所述平移轨道可相对滑动连接的平移连接滑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平移连接滑块和平移轨道相对滑动的前后平移控制部件。作为优选,所述侧移控制部件包括与所述侧移轨道平行设置的控制槽道、设于所述控制槽道内的且一端穿出所述安装活动槽槽侧壁至所述扶手座外的侧移控制杆、设于所述控制槽道内的且两端分别抵于控制槽道盲端和侧移控制杆内端的侧移复位弹簧、开设于所述旋转板底部且套设于所述控制槽道外的侧移调级槽道,所述控制槽道中段开设有卡位缺口,所述卡位缺口上设有卡位件,所述侧移调级槽道的侧壁上沿侧移调级槽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有多个可与所述卡位件配后的卡位槽,所述侧移控制杆上开设有用于侧移调级时与所述卡位缺口对应可使得卡位件全部进入所述控制槽道的容纳缺口,所述侧移控制杆的外侧壁面到相应侧的卡位槽的最大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卡位件宽度,所述卡位槽的槽口到所述控制槽道的外侧槽壁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卡位件宽度。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件中心开设有铰接通孔,所述旋转板顶部中心向上凸起设有插入所述铰接通孔内的铰接台柱,所述旋转板一端设有与铰接通孔同中心设置的扇环形的导程槽、另一端设有向外鼓起的一段或多段卡位弧面,所述固定板件底部一端设有与所述导程槽适配的且可在导程槽内移动的导槽板、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位弧面配合的且至少朝向所述卡位面的一侧为弧形面的卡位柱。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椅子扶手的在左右、前后都能进行移动且还可旋转。具体的为当需要侧向移动时固定板件不移动,而顶扶板、底连板和扶手座一起通过侧移控制部件的操控沿着侧移轨道移动。需要前后平移时在前后平移控制部件的操控下以及平移轨道和平移连接滑块配后下,整个顶扶板、底连板一起前后移动。需要旋转时同样固定板件不动,而旋转转与扶手座转动带动顶扶板和底连板转动。上述各结构紧密配合且配合巧妙、稳定,既可单独运作也可以一起运动,操作方便,舒适度强,特别是前后、侧面移动顿挫感少,声音轻,各部件调节稳固。所述卡位件为金属球珠,所述卡位柱为嵌设于所述固定板件底部的金属圆柱,所述侧移控制杆朝向所述控制槽道的底面上开设有限位槽道,所述控制槽道内设有伸入所述限位槽道的限位配合块;所述扶手座底部对称开设有分别位于两端的座通轨道,所述连接柱为相应的两个,所述侧移轨道为对称设于所述控制槽道两侧的两条轨道所述固定板件的顶面与所述扶手座的顶沿齐平,所述固定板件呈两宽窄中间宽的梭形。调整侧移时向扶手内压入侧移控制杆,侧移控制杆在限位槽道与限位配合块的作用下抵到极限深入位后正好容纳缺口对准卡位缺口,卡位件可进入容纳缺口,拉动扶手,旋转板上的卡位槽使得卡位件进入容纳缺口,从而不再卡住旋转板,旋转板沿侧移轨道移动,移动到位后松开侧移控制杆,侧移控制杆在弹簧的控制下向扶手外伸出,容纳缺口向外移动。将卡位件挤回入卡位槽锁住扶手,不再侧移。旋转调整不需要操制件,只需要转动扶手,从而带动整个扶手座转动,而固定板件与支撑杆连接不转动,从而使得扶手同旋转板一起相对固定板件和支撑杆转动,由于多段卡位弧面和导程槽的设置,转动时一端是卡位柱可卡到相邻的卡位弧面之间暂时定位,一端导程槽与导槽板配合既了限制最大旋转量,可平衡另一端的转动力,以保证旋转的平稳进行。作为优选,所述平移轨道为贯穿所述底连板的通槽轨道,所述平移连接滑块穿过所述平移轨道,所述平移连接滑块顶端连接有扣于所述平移轨道上端沿的连接扣件;所述前后平移控制部件包括铰接于所述底连板顶部的且沿所述底连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平移调级杆,一端穿出所述底连板的边沿、另一端抵于所述平移调级杆侧面上的平移控制杆,抵于所述平移调级杆另一侧面上的平移复位弹簧,上下贯通开设于所述底连板上且平行于所述平移轨道设置的平移级位槽以及固设于所述扶手座上且上端穿过所述平移极槽与所述平移调级杆配合的平移级位杆;所述平移调级杆上对应所述平移控制杆的一侧沿所述平移调级杆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有多个平移调级槽,所述平移级位杆上端插入所述平移调级槽。作为优选,所述平移控制杆和所述平移复位弹簧同轴设置,所述底连板上设有套设于所述平移控制杆外的平移限导槽,所述平移控制杆上和所述平移限导槽内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平移限位槽道和平移限位配合块。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扣件为螺钉,所述螺钉的螺母头的下表面为平整地贴靠于所述平移轨道顶沿上的扣锁面,所述平移轨道为设于所述平移调级杆两侧的两条,所述平移极位槽为设于所述平移调级杆一侧的上下贯穿所述底连板的贯通槽,所述顶扶板底部对应所述平移控制杆设有维稳压块,所述平移轨道顶沿向上延伸超出所述底连板上表面形成加深筋沿,所述底连板上设有多条加强筋。当需要前后平移时,平移控制杆压入扶手内,推动平移调级杆绕铰接点转动从而使得平移级位杆从平移调级槽内脱出,再拉动扶手前后移动到位后松开平移控制杆,平移调级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平移级位杆卡入对应的平移调级槽内。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包括上端抵于与所述扶手座底部且与所述固定板件可拆卸地连接的外套管以及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外的所述扶手连接的外套管内的且下端伸出所述外套管的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包括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椅子扶手,包括位于顶部的扶手和连接于扶手结构底部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扶板(1)、可拆卸地与所述顶扶板扣接的底连板(2)和设于底连板和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可使得顶扶板旋转和/或侧移的旋转侧移结构和设于旋转侧移结构与所述底连板之间的可使得顶扶板前后平移的前后平移结构;所述旋转侧移结构包括可相对所述支撑杆旋转和侧移的且上部具有顶部敞口的安装活动槽的扶手座(3)、设于所述安装活动槽内的且局部向下穿出所述扶手座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固定板件(4)、设于所述固定板件和安装活动槽槽底壁中部之间的旋转侧移卡扣部件,所述底连板与所述扶手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固定板件底部穿出所述扶手座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部分为连接柱(41),所述扶手座底部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连接柱且可允许所述连接柱平移和旋转的座通轨道(34),所述旋转侧移卡扣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活动槽的槽底壁上表面上的侧移轨道(31)、铰接于所述固定板件底部的且具有与所述侧移轨道配合的轨道槽(321)的旋转板(3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扶手座相对所述固定板件侧移的侧移控制部件;所述前后平移结构包括沿扶手前后方向开设于所述底连板上的平移轨道(21)、设于所述扶手座上且扣入所述平移轨道内使得所述扶手座与所述底连板沿所述平移轨道可相对滑动连接的平移连接滑块(33)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平移连接滑块和平移轨道相对滑动的前后平移控制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椅子扶手,包括位于顶部的扶手和连接于扶手结构底部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扶板(1)、可拆卸地与所述顶扶板扣接的底连板(2)和设于底连板和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可使得顶扶板旋转和/或侧移的旋转侧移结构和设于旋转侧移结构与所述底连板之间的可使得顶扶板前后平移的前后平移结构;所述旋转侧移结构包括可相对所述支撑杆旋转和侧移的且上部具有顶部敞口的安装活动槽的扶手座(3)、设于所述安装活动槽内的且局部向下穿出所述扶手座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固定板件(4)、设于所述固定板件和安装活动槽槽底壁中部之间的旋转侧移卡扣部件,所述底连板与所述扶手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固定板件底部穿出所述扶手座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部分为连接柱(41),所述扶手座底部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连接柱且可允许所述连接柱平移和旋转的座通轨道(34),所述旋转侧移卡扣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活动槽的槽底壁上表面上的侧移轨道(31)、铰接于所述固定板件底部的且具有与所述侧移轨道配合的轨道槽(321)的旋转板(3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扶手座相对所述固定板件侧移的侧移控制部件;所述前后平移结构包括沿扶手前后方向开设于所述底连板上的平移轨道(21)、设于所述扶手座上且扣入所述平移轨道内使得所述扶手座与所述底连板沿所述平移轨道可相对滑动连接的平移连接滑块(33)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平移连接滑块和平移轨道相对滑动的前后平移控制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椅子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移控制部件包括与所述侧移轨道平行设置的控制槽道(35)、设于所述控制槽道内的且一端穿出所述安装活动槽槽侧壁至所述扶手座外的侧移控制杆(36)、设于所述控制槽道内的且两端分别抵于控制槽道盲端和侧移控制杆内端的侧移复位弹簧(37)、开设于所述旋转板底部且套设于所述控制槽道外的侧移调级槽道(38),所述控制槽道中段开设有卡位缺口(351),所述卡位缺口上设有卡位件(352),所述侧移调级槽道的侧壁上沿侧移调级槽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有多个可与所述卡位件配后的卡位槽(381),所述侧移控制杆上开设有用于侧移调级时与所述卡位缺口对应可使得卡位件全部进入所述控制槽道的容纳缺口(361),所述侧移控制杆的外侧壁面到相应侧的卡位槽的最大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卡位件宽度,所述卡位槽的槽口到所述控制槽道的外侧槽壁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卡位件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椅子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件中心开设有铰接通孔,所述旋转板顶部中心向上凸起设有插入所述铰接通孔内的铰接台柱(321),所述旋转板一端设有与铰接通孔同中心设置的扇环形的导程槽(322)、另一端设有向外鼓起的一段或多段卡位弧面(323),所述固定板件底部一端设有与所述导程槽适配的且可在导程槽内移动的导槽板(42)、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位弧面配合的且至少朝向所述卡位面的一侧为弧形面的卡位柱(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椅子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为金属球珠,所述卡位柱为嵌设于所述固定板件底部的金属圆柱,所述侧移控制杆朝向所述控制槽道的底面上开设有限位槽道(361),所述控制槽道内设有伸入所述限位槽道的限位配合块(352);所述扶手座底部对称开设有分别位于两端的座通轨道,所述连接柱为相应的两个,所述侧移轨道为对称设于所述控制槽道两侧的两条轨道所述固定板件的顶面与所述扶手座的顶沿齐平,所述固定板件呈两宽窄中间宽的梭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椅子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轨道为贯穿所述底连板的通槽轨道,所述平移连接滑块穿过所述平移轨道,所述平移连接滑块顶端连接有扣于所述平移轨道上端沿的连接扣件(22);所述前后平移控制部件包括铰接于所述底连板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觉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瑞宝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