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58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包括马甲壳,马甲壳的后侧壁伸出有具有空腔的箱体,还包括设置于马甲壳前侧壁的用于夹紧绳索的加压装置和设置于箱体内的数个气囊点火装置,加压装置具有两个反向对称相接的加压机构,每个加压机构均包括支撑板、旋转筒、数个加压体以及数个第一弹簧,每个气囊点火装置均包括点火机构和与点火机构相配合的气体发生器,点火机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点火壳、扯线头、点火头,点火机构还包括均设置于点火壳内的第一滑块、第二弹簧、第二滑块、蓄力楔块、第三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绳索的脱落或卡死,只需操作旋转筒、扯线头,可将佩戴人安全地下落至地面,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安全性。

A safety vest with pressure device and air bag igni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
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作业服
,涉及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
技术介绍
目前,高空作业在各类高空工作、检修现场中经常遇到,对防止人员高空坠落要求万无一失,常见安全措施为作业人员佩戴防坠落高空作业安全带。在现有技术中,现场应用的安全带都是由现场作业人员以绳带捆缚或约束方式穿戴固定的,特点是携带方便,轻便灵活。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佩戴方式取决于佩戴人调节绳带的长短,绳结保护方式存在由于配戴不当,造成绳索滑脱佩戴人的身体,或者出现绳索缠绕甚至卡死在佩戴人的身体上等隐患,导致无法保障佩戴人的安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通过设置于马甲壳前侧壁的用于夹紧绳索的加压装置和设置于箱体内的数个气囊点火装置,利用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联合使用,在火灾发生时处于高楼层的人能够以较安全的方式调节速度,避免绳索的脱落或卡死,只需操作旋转筒、扯线头,可将佩戴人安全地下落至地面,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包括马甲壳,马甲壳的后侧壁伸出有具有空腔的箱体,还包括设置于马甲壳前侧壁的用于夹紧绳索的加压装置和设置于箱体内的数个气囊点火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具有两个反向对称相接的加压机构,每个加压机构均包括支撑板、旋转筒、数个加压体以及数个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板设有凹部,位于凹部的中部沿径向延伸有空心环壁,空心环壁沿周向设有数个相间的通孔,每个加压体卡入相应的通孔内,每个第一弹簧一端套设于靠近空心环壁的相应的加压体侧壁上,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凹部的内侧壁相配合,旋转筒的内侧壁与空心环壁的外侧壁螺接,旋转筒的底部与靠近空心环壁的加压体侧壁相配合;每个所述气囊点火装置均包括点火机构和与点火机构相配合的气体发生器,点火机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点火壳、扯线头、点火头,点火机构还包括均设置于点火壳内的第一滑块、第二弹簧、第二滑块、蓄力楔块、第三弹簧,扯线头与上滑块连接并设置于箱体顶部,第二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滑块底部,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滑块顶部,蓄力楔块纵向设置于点火壳内,蓄力楔块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配合,第三弹簧一端与蓄力楔块侧壁相固定,第三弹簧另一端与点火壳相固定,点火头一部分与第二滑块一体设置,另一部分伸出点火壳与气体发生器相配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筒包括筒形体和筒形体底部周向伸出的斜筒环,所述筒形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空心环壁螺接,所述斜筒环的内侧壁与靠近空心环壁的加压体侧壁抵接配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形体的外侧壁上布设有均匀分布的凸台,所述凸台和旋转筒均由橡胶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加压体均包括梯形楔部和沿梯形楔部的长侧壁延伸的柱形部,梯形楔部的倾斜壁与旋转筒的内侧壁相配合,远离柱形部的梯形楔部侧壁设有台形环口,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套设于所述台形环口内,每个所述柱形部之间相互挤压配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压体和所述第一弹簧均为三个。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扯线头具有球壳和沿球壳外壁延伸的空心柱体,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拉线穿过空心柱体与所述球壳相固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后侧壁上设有三个穿孔,每个穿孔沿径向相间排列,每个所述穿孔的孔壁嵌合有气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蓄力楔块具有平板体和沿平板体两端延伸的三角体,第三弹簧一端固定于平板体上,另一端固定于点火壳内侧壁上;每个三角体均朝向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设置,每个三角体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配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弹簧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平板体侧壁的上方处,另一个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平板体侧壁的下方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马甲壳由板状前部、弧形顶部、板状左侧壁、板状右侧壁、弧形后部构成,位于弧形顶部设有用于人头部穿过的第一穿戴孔,位于板状左侧壁和板状右侧壁均设有用于人手穿过的第二穿戴孔,两个所述第二穿戴孔对称设置。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的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于马甲壳前侧壁的用于夹紧绳索的加压装置和设置于箱体内的数个气囊点火装置,利用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联合使用,在火灾发生时处于高楼层的人能够以较安全的方式调节速度,避免绳索的脱落或卡死,只需操作旋转筒、扯线头,可将佩戴人安全地下落至地面,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安全性;同时在操作时只需用双手即可完成加压和点火,无需借助外力,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便于使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的立体图;图2为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的加压装置其中一个加压机构结构放大图;图3为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的加压机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4为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只含马甲壳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后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中气囊点火装置的点火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B-B剖面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图1箭头标向来定义方向,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以箱体的空腔为内,以箱体的外壁为外。结合图1至图7所示,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包括马甲壳1,马甲壳1的后侧壁伸出有具有空腔20的箱体2,还包括设置于马甲壳1前侧壁的用于夹紧绳索的加压装置3和设置于箱体2内的数个气囊点火装置5,所述加压装置3具有两个反向对称相接的加压机构4,每个加压机构4均包括支撑板40、旋转筒41、数个加压体42以及数个第一弹簧43,所述支撑板40设有凹部400,位于凹部400的中部沿径向延伸有空心环壁401,空心环壁401沿周向设有数个相间的通孔4010,每个加压体42卡入相应的通孔4010内,每个第一弹簧43一端套设于靠近空心环壁401的相应的加压体42侧壁上,第一弹簧43另一端与凹部400的内侧壁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包括马甲壳,马甲壳的后侧壁伸出有具有空腔的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马甲壳前侧壁的用于夹紧绳索的加压装置和设置于箱体内的数个气囊点火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具有两个反向对称相接的加压机构,每个加压机构均包括支撑板、旋转筒、数个加压体以及数个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板设有凹部,位于凹部的中部沿径向延伸有空心环壁,空心环壁沿周向设有数个相间的通孔,每个加压体卡入相应的通孔内,每个第一弹簧一端套设于靠近空心环壁的相应的加压体侧壁上,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凹部的内侧壁相配合,旋转筒的内侧壁与空心环壁的外侧壁螺接,旋转筒的底部与靠近空心环壁的加压体侧壁相配合;每个所述气囊点火装置均包括点火机构和与点火机构相配合的气体发生器,点火机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点火壳、扯线头、点火头,点火机构还包括均设置于点火壳内的第一滑块、第二弹簧、第二滑块、蓄力楔块、第三弹簧,扯线头与上滑块连接并设置于箱体顶部,第二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滑块底部,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滑块顶部,蓄力楔块纵向设置于点火壳内,蓄力楔块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配合,第三弹簧一端与蓄力楔块侧壁相固定,第三弹簧另一端与点火壳相固定,点火头一部分与第二滑块一体设置,另一部分伸出点火壳与气体发生器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包括马甲壳,马甲壳的后侧壁伸出有具有空腔的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马甲壳前侧壁的用于夹紧绳索的加压装置和设置于箱体内的数个气囊点火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具有两个反向对称相接的加压机构,每个加压机构均包括支撑板、旋转筒、数个加压体以及数个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板设有凹部,位于凹部的中部沿径向延伸有空心环壁,空心环壁沿周向设有数个相间的通孔,每个加压体卡入相应的通孔内,每个第一弹簧一端套设于靠近空心环壁的相应的加压体侧壁上,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凹部的内侧壁相配合,旋转筒的内侧壁与空心环壁的外侧壁螺接,旋转筒的底部与靠近空心环壁的加压体侧壁相配合;每个所述气囊点火装置均包括点火机构和与点火机构相配合的气体发生器,点火机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点火壳、扯线头、点火头,点火机构还包括均设置于点火壳内的第一滑块、第二弹簧、第二滑块、蓄力楔块、第三弹簧,扯线头与上滑块连接并设置于箱体顶部,第二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滑块底部,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滑块顶部,蓄力楔块纵向设置于点火壳内,蓄力楔块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配合,第三弹簧一端与蓄力楔块侧壁相固定,第三弹簧另一端与点火壳相固定,点火头一部分与第二滑块一体设置,另一部分伸出点火壳与气体发生器相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包括筒形体和筒形体底部周向伸出的斜筒环,所述筒形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空心环壁螺接,所述斜筒环的内侧壁与靠近空心环壁的加压体侧壁抵接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加压装置和气囊点火装置的安全马甲,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体的外侧壁上布设有均匀分布的凸台,所述凸台和旋转筒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宁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