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23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所述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包括:第一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段;所述插接段被配置为能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电连接;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封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第一插孔孔壁之间的径向间隙;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不同材质部件。密封圈能封堵铜柱与铝柱插接时形成的径向间隙,铜柱与铝柱抵接接触的部分不会与外界空气连通,防止产生电位差腐蚀。

Electrical Connecting Components and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
技术介绍
现有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单体模组,每个单体模组设有正极铝板和负极铜板。为将多个单体模组串联电连接,其中一个单体模组的正极铝板需要与另一个单体模组的负极铜板电连接。现有的正极铝板和负极铜板一般通过铜柱电连接,铜柱的的两端分别与正极铝板和负极铜板电连接,实现铜铝转换连接。铜柱的一端焊接在正极铝板上,并通过点胶密封铜柱与正极铝板之间的焊接区域。铜柱的另一端与负极铜板电连接。铜柱的两端需要分别延伸至正极铝板与负极铜板位置,铜柱的长度需要较长设置,铜柱的用料较多,成本贵。此外,由于铜铝转换处电位差容易造成电位差腐蚀,铜柱与正极铝板之间的连接位置需要增加点胶工艺,工序复杂,增加了工艺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减轻电池组重量的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段;所述插接段被配置为能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电连接;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封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第一插孔孔壁之间的径向间隙;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不同材质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分别为独立元件,且组装连接为一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为一铝柱;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一铜柱。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插孔设置于所述铝柱的轴向一端;所述插接段设置于所述铜柱的轴向一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件为套设在所述插接段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弹性变形以与所述铜柱和所述铝柱弹性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件由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铜柱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沿所述铜柱的周向环绕一圈设置;所述第一台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将所述密封件压紧在所述第一插孔的外端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铜柱还具有铜柱主体段,所述插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铜柱主体段的直径,所述插接段通过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铜柱主体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铜柱主体段与所述铝柱的直径相等或者大致相等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铜柱的背离所述插接段的轴向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被配置为用于与负极铜板上的连接端子插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铝柱包括铝柱主体段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别位于所述铝柱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铝柱主体段,所述第二凸出部通过第二台阶与所述铝柱主体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插孔的底部凹陷设置有抵接孔;所述插接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凸出部时能进入所述抵接孔内并与所述抵接孔内表面接触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抵接孔内表面在径向上过盈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电极连接板,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电连接;和第二电极连接板,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二插孔;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可拆卸地插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为一铝柱;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一铜柱;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铜柱可拆卸地插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铜柱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二插孔;所述连接端子穿入所述第二插孔内,以使所述负极铜板与所述铜柱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铆接和/或焊接在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为一铝柱;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一铜柱;所述铝柱铆接和/或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铝柱包括铝柱主体段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铝柱主体段,所述第二凸出部通过第二台阶与所述铝柱主体段连接;所述正极铝板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出部上并与所述第二台阶抵接。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单体模组,每个所述单体模组设有正极铝板和负极铜板;如前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中,所述铝柱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单体模组的正极铝板上,所述铜柱连接在另一个所述单体模组的负极铜板上;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插孔内,使所述铜柱和所述铝柱抵接,所述密封件封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第一插孔之间的径向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电连接组件包括铜柱和铝柱,铜柱和铝柱能拆卸地插接电连接以将正极铝板与负极铜板电连接,操作方便,连接可靠。电连接组件并不完全由铜柱组成,能够减轻电池组的重量,符合汽车轻量化的设计理念,节省成本。密封圈能封堵铜柱与铝柱插接时形成的径向间隙,铜柱与铝柱抵接接触的部分不会与外界空气连通,防止产生电位差腐蚀。采用密封圈即可实现可靠密封,减少了点胶工艺,制程简化。负极铜板上可设置有连接端子,铜柱可与连接端子可拆卸地插接,以实现电连接组件与负极铜板之间的连接,便于不同单体模组之间的正负极之间的串联,操作方便,连接可靠。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多个单体模组通过电连接组件实现电连接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电连接组件的安装图。图4为图3电连接组件的分解图。图5为图3电连接组件的主视图。图6为沿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0:单体模组;12:电芯;14:正极铝板;18:负极铜板;20:电连接组件;30:铝柱;31:铝柱主体段;32:第一插孔;34:抵接孔;37:第二台阶;38:第二凸出部;40:密封件;50:铜柱;51:铜柱主体段;52:第一台阶;53:插接段;54:第一凸出部;58:第二插孔;60:连接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100包括多个单体模组10和电连接组件20。所述单体模组10包括第一电极连接板、第二电极连接板和多个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的电芯1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连接板为正极铝板14,第二电极连接板为负极铜板18。所述正极铝板14可与所述多个电芯1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铜板18与所述多个电芯12的负极电连接。多个所述单体模组10通过所述电连接组件20串联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组件2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单体模组10的正极铝板14电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单体模组10的负极铜板18电连接,以将多个所述单体模组10依次串联设置。请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段;所述插接段被配置为能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电连接;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封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第一插孔孔壁之间的径向间隙;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不同材质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段;所述插接段被配置为能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电连接;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封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第一插孔孔壁之间的径向间隙;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不同材质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分别为独立元件,且组装连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为一铝柱;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一铜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设置于所述铝柱的轴向一端;所述插接段设置于所述铜柱的轴向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套设在所述插接段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弹性变形以与所述铜柱和所述铝柱弹性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由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沿所述铜柱的周向环绕一圈设置;所述第一台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将所述密封件压紧在所述第一插孔的外端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还具有铜柱主体段,所述插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铜柱主体段的直径,所述插接段通过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铜柱主体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主体段与所述铝柱的直径相等或者大致相等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的背离所述插接段的轴向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被配置为用于与负极铜板上的连接端子插接。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柱包括铝柱主体段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别位于所述铝柱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铝柱主体段,所述第二凸出部通过第二台阶与所述铝柱主体段连接。1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华李子薇周啸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