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式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21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钳式电流互感器,其包括第一壳体、设于第一壳体一侧的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磁芯、缠绕于磁芯上的绕组和固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侧均固设有把手,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铰接并且两者之间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中心孔,所述把手的端部开设有接线口,每个把手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其一端连通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有伸长机构,所述伸长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内腔内的伸长杆和设于内腔出口处开设有卡槽,所述伸长杆的一端伸出内腔,所述内腔出口处的宽度大于其位于把手内的宽度,其位于内腔内的一端固设有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对电缆进行测量时加长把手的长度以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Clamp current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钳式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钳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流互感器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中,一般用于开关频率脉冲电流的检测,作为控制、驱动或者保护信号。常用的脉冲电流互感器都采用环形磁芯,制作组装时,将信号绕组绕制在磁环上,被采样的电流信号则穿过磁环上绕若干圈,这样就能在信号绕组上获得需要的脉冲电流信号。现有技术中,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4715913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钳形阻性电流互感器,包含:第一铁芯;第一线圈,绕制在所述的第一铁芯的外壁上;第二铁芯,与第一铁芯并列排布形成双铁芯;第二线圈,绕制在所述的第二铁芯的外壁上;第三线圈,绕制在所述的双铁芯的外壁上;其中,所述的第一线圈的正向同名端、第三线圈的正向同名端和第二线圈的反向同名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线圈的反向同名端、第三线圈的反向同名端和第二线圈的正向同名端相连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对比文件能够提供一种抗甘涛能力强,信号稳定的钳式电流互感器,但是在对高压线缆进行测量时,装在现场的高压断路器,其升高座一般在距离地面2.5-4米,离高压线很近,如果由人工爬上设备实施钳形电流互感器的挂装和拆卸操作,存在不可预期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电缆进行测量时加长把手的长度以提高安全性的钳式电流互感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钳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设于第一壳体一侧的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磁芯、缠绕于磁芯上的绕组和固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侧均固设有把手,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铰接并且两者之间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中心孔,所述把手的端部开设有接线口,每个把手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其一端连通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有伸长机构,所述伸长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内腔内的伸长杆和设于内腔出口处开设有卡槽,所述伸长杆的一端伸出内腔,所述内腔出口处的宽度大于其位于把手内的宽度,伸长杆靠近把手的一端固设有球形的连接块,连接块的直径与内腔的直径相同,并大于伸长杆的直径,卡块固设于连接块的侧壁上,在伸长杆完全拉出的位置处时,卡块会卡在内腔内并能够在内腔内转动到与卡槽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高压线缆进行测量时,将伸长杆从内腔内抽出,而后转动伸长杆将卡块卡入到卡槽内,完成对应伸长杆的固定,在两个把手上的伸长杆均拉出之后,而后握住两个伸长杆并转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穿过开口,高压电缆通过两者之间的开口进入到中心孔内,而后再反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时开口闭合,这样既可对电缆进行测量,再测量完成之后,转动两个伸长杆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取下,再将卡块与卡槽分离,将伸长杆送回到内腔内,以进行下一次的测量,由于伸长杆加长人到高压线缆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加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转动连接棘轮,所述卡槽位于棘轮的相邻两个齿之间,所述棘轮远离伸长杆的一侧设有棘爪,所述棘轮与棘爪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伸长杆拉出之后,转动伸长杆,伸长杆转动并带动卡块转动,卡块转动到棘轮的两个齿之间后,棘爪会卡住棘轮从而防止棘轮反转,进而将卡块固定在卡槽内,固定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把手转动连接,所述棘爪设于连接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杆,使棘爪与棘轮分离,这样卡块可以从卡槽内返回,进而伸长杆送回到内腔内,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伸出把手设置,所述连接杆伸出把手的一端固设与连接杆同轴设置的转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轮并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以使得棘轮与棘爪相互分离,更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槽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伸长杆送回到内腔内之后,连接杆在扭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反转,使得棘爪自动回到原位与棘轮相互啮合,以便下次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长杆包括与内腔滑移连接的第一杆体和设于第二杆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二杆体,相邻的两个第二杆体相互套设,并且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相邻第二杆体之间均设有防止两者相互脱离并且在第二杆体拉出后不会回缩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伸长杆拉出时,第二杆体会先于第一杆体拉出,在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均拉出之后,通过限位组件对相邻的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两个第二杆体之间进行固定,并防止第把手的长度会大幅度增加,以提高了电流互感器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远离把手一端的第一挡环和固设于第二杆体靠近把手一端的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位于相邻的第一挡环内侧,所述第一挡环内侧的侧壁能够与第二挡环外侧的侧壁相贴,所述第二挡环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靠近自身第一挡环的一端均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拉出之后,转动第二杆体,使第二挡环拧入到相应的内螺纹上,在拧到与相应的第一挡环相贴时停止,这样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以及相邻两个杆体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固定,在对高压电缆测量完成之后,反向转动第二杆体可以将第二杆体滑入到相邻的外侧第二杆体或者第一杆体内,方便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位于最内侧的第二杆体的端部固设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拉环将第二杆体和第一杆体拉出,更加省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在把手远离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伸长机构以保证在对高压电缆进行测量时更为安全;2.本技术通过在把手的端部开设连接槽,并在连接槽内设置棘轮与棘爪从而比较方便地对卡块进行固定;3.本技术通过将棘爪设置在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杆可以将棘轮与棘爪进行分离,以方便伸长杆返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把手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剖视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11、中心孔;2、第二壳体;3、磁芯;4、绕组;5、把手;51、线缆;52、内腔;53、连接槽;54、卡紧组件;541、棘轮;5411、卡槽;542、连接杆;543、棘爪;544、转轮;545、扭簧;6、伸长机构;61、伸长杆;611、第一杆体;612、第二杆体;613、连接块;62、卡块;63、限位组件;631、第一挡环;632、第二挡环;633、内螺纹;634、外螺纹;635、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钳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磁芯3、绕组4和把手5。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呈半圆形,并且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一端相互铰接,两者的另一端相互紧贴,并且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开设有圆形的中心孔11,高压电缆在测量时设于穿入到中心孔11内,磁芯3共有两部分并分别设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内,并且两端磁芯3相互铰接,绕组4缠绕于两段磁芯3上,把手5共有两个并分别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固定连接,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钳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1)、设于第一壳体(1)一侧的第二壳体(2)、设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的磁芯(3)、缠绕于磁芯(3)上的绕组(4)和固设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一侧均固设有把手(5),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互铰接并且两者之间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中心孔(11),所述把手(5)的端部开设有接线口,其特征在于:每个把手(5)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其一端连通的内腔(52),所述内腔(52)内设有伸长机构(6),所述伸长机构(6)包括滑移连接于内腔(52)内的伸长杆(61)和设于内腔(52)出口处开设有卡槽(5411),所述伸长杆(61)的一端伸出内腔(52),所述内腔(52)出口处的宽度大于其位于把手(5)内的宽度,伸长杆(61)靠近把手(5)的一端固设有球形的连接块(613),连接块(613)的直径与内腔(52)的直径相同,并大于伸长杆(61)的直径,卡块(62)固设于连接块(613)的侧壁上,在伸长杆(61)完全拉出的位置处时,卡块(62)会卡在内腔(52)内并能够在内腔(52)内转动到与卡槽(5411)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1)、设于第一壳体(1)一侧的第二壳体(2)、设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的磁芯(3)、缠绕于磁芯(3)上的绕组(4)和固设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一侧均固设有把手(5),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互铰接并且两者之间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中心孔(11),所述把手(5)的端部开设有接线口,其特征在于:每个把手(5)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其一端连通的内腔(52),所述内腔(52)内设有伸长机构(6),所述伸长机构(6)包括滑移连接于内腔(52)内的伸长杆(61)和设于内腔(52)出口处开设有卡槽(5411),所述伸长杆(61)的一端伸出内腔(52),所述内腔(52)出口处的宽度大于其位于把手(5)内的宽度,伸长杆(61)靠近把手(5)的一端固设有球形的连接块(613),连接块(613)的直径与内腔(52)的直径相同,并大于伸长杆(61)的直径,卡块(62)固设于连接块(613)的侧壁上,在伸长杆(61)完全拉出的位置处时,卡块(62)会卡在内腔(52)内并能够在内腔(52)内转动到与卡槽(5411)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53),所述连接槽(53)内转动连接棘轮(541),所述卡槽(5411)位于棘轮(541)的相邻两个齿之间,所述棘轮(541)远离伸长杆(61)的一侧设有棘爪(543),所述棘轮(541)与棘爪(543)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53)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42),所述连接杆(542)的两端与把手(5)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北方森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