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886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1:29
一种穿刺电流互感器,属于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5)和下壳体(8),在上壳体(5)和下壳体(8)内分别设置有上铁芯(9)和下铁芯(13),其特征在于:夹块(3)安装在锁紧轴(2)的一端,锁紧轴(2)的另一端向下进入下壳体(8)内;在夹块(3)的正下方设置有位于下壳体(8)内部的穿刺机构(6),穿刺机构(6)的尖端自下壳体(8)的上表面穿出,调节端调节尖端穿出下壳体(8)表面的高度,调节端调节尖端刺破被夹块(3)压紧的电缆的绝缘层,将电缆的电压信号引出。本穿刺电流互感器采用整体式结构,在电缆的拆装过程中无需取消任何零部件,从根本上杜绝了零部件的丢失。

A Puncture Current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电流互感器
一种穿刺电流互感器,属于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流测量仪器,在现有技术中的电流互感器一般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段壳体,在两段壳体内分别安装有一段铁芯,当两段壳体扣合之后两段铁芯对接形成环形铁芯,电缆从环形铁芯中穿过,以便对电缆进行测试。当需要从电缆上获取电压信号时,对于有绝缘层的电缆,传统的需要通过剥开绝缘层的方式取电,这种取电方式不仅操作复杂效率低,并且使得带电部分裸露于空中,严重影响用电安全,甚至于在操作时有触电的危险。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利用穿刺的方式刺破电缆的绝缘层以获得电压信号的产品,但是这类产品普遍存在有如下缺陷:(1)结构较为复杂且各个零部件之间为分体式,在配合线缆的安装时需要拆装大量的零部件,因此极易造成零部件的丢失,且拆装过程极为复杂。(2)由于电缆的粗细不同,因此市面上的产品无法与不同粗细的电缆相匹配,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式结构,在电缆的拆装过程中无需取消任何零部件,从根本上杜绝了零部件丢失的穿刺电流互感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穿刺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一端铰接,另一端扣合,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分别设置有上铁芯和下铁芯,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后,上铁芯和下铁芯对接形成闭合的穿心环,电缆自穿心环中穿过,在穿心环的前端设置有对电缆进行压紧的夹块,其特征在于:夹块可转动的水平安装在锁紧轴的一端,锁紧轴的另一端向下进入下壳体中并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夹块的正下方设置有位于下壳体内部的穿刺机构,穿刺机构包括尖端以及调节端,自下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穿刺机构的调节端连通的通孔,穿刺机构的尖端自下壳体的上表面穿出,调节端调节尖端穿出下壳体表面的高度,调节端调节尖端刺破被夹块压紧的电缆的绝缘层,将电缆的电压信号引出。优选的,所述的锁紧轴为“L”状,包括水平设置的夹块转轴、竖直设置的螺纹段以及连接夹块转轴和螺纹段的连接段,连接段的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在下壳体的表面以及夹块的侧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段配合插接的开孔。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段与螺纹段转动连接,连接段与夹块转轴固定连接,且夹块转轴的截面面积小于连接段的截面面积。优选的,在夹块上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通孔,该通孔包括粗细不同的两段,其中细段为与连接段配合插接的多边形,粗段位于细段的外侧,粗细两段结合处形成台阶,夹块转轴的穿过细段进入粗段内,在夹块转轴的端部还设置有截面积大于细段的挡台。优选的,所述的夹块的上下端面分别形成有曲率相异的弧形凹槽,并在上、下两个弧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凸点。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的侧部突出于下壳体的侧面。优选的,所述穿刺机构包括穿刺针和穿刺片,穿刺针为所述的尖端,穿刺片固定于下壳体侧壁内部,穿刺针自下而上穿过穿刺片并与穿刺片螺纹连接,在穿刺片上同时设置有用于引出电压信号的导线。优选的,在所述穿刺针顶部的针尖外部套设有密封垫。优选的,在所述穿刺针的底部固定有绝缘帽,绝缘帽为调节穿刺针穿出下壳体表面高度的调节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穿刺电流互感器采用整体式结构,在电缆的拆装过程中无需取消任何零部件,从根本上杜绝了零部件的丢失。2、在夹块的上下端面分别形成有弧形凹槽,上、下两个弧形凹槽的曲率不同,并且夹块可转动的安装在锁紧轴的前端,因此可以根据电缆的直径转动夹块,选择曲率更为合适的凹槽转动至电缆的一侧并与电缆配合锁紧。3、夹块在上、下两个弧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凸点,增强了对电缆的夹紧效果。4、在穿刺针顶部的针尖外部套设有密封垫,当穿刺针穿破电缆的绝缘层之后密封垫被挤压设置在绝缘层的破口处,避免电缆被穿刺后,电缆的金属部分裸露于空气中引起氧化生锈。5、在穿刺针的底部固定有绝缘帽,因此在旋转穿刺针时,工具直接与绝缘帽接触,转动绝缘帽间接带动穿刺针转动,因此有效避免了在操作时触电的可能,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穿刺电流互感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穿刺电流互感器爆炸图。图3为穿刺电流互感器穿刺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穿刺电流互感器锁紧轴结构示意图。图5为穿刺电流互感器锁紧轴与夹块连接示意图。其中:1、铰接轴2、锁紧轴3、夹块4、锁紧螺母5、上壳体6、穿刺机构7、卡扣8、下壳体9、上铁芯10、锁紧轴轴孔11、穿刺孔12、铁芯开孔13、下铁芯14、底壳15、穿刺针16、密封垫17、穿刺片18、绝缘帽19、连接段20、螺纹段21、挡圈22、夹块转轴23、挡台。具体实施方式图1~5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穿刺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壳体5和下壳体8,上壳体5和下壳体8一端通过铰接轴1铰接,另一端上下对接,上壳体5和下壳体8对接完成之后通过侧部的卡扣7锁定。上壳体5和下壳体8,在上壳体5的下端面以及下壳体8的上端面分别相对设置有弧形凹槽,因此当上壳体5和下壳体8上下扣合之后,在上壳体5和下壳体8之间间隔形成穿心孔,在进行电流测量以及获取电压信号时,电缆自该穿心孔中穿过。在下壳体8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轴2,锁紧轴2呈“L”状,其竖直段向下进入下壳体8,在下壳体8内水平设置有锁紧螺母4,锁紧轴2进入下壳体8之后与锁紧螺母4螺纹连接,因此转动锁紧螺母4可以对锁紧轴2突出于下壳体8的高度进行调节,锁紧螺母4的外圈突出于下壳体8设置,以便于对锁紧螺母4进行转动。在锁紧轴2水平段的端部安装有夹块3,夹块3位于上壳体5和下壳体8扣合所形成的圆孔的前端,当通过转动锁紧螺母4实现锁紧轴2的高度调节时,进一步实现了夹块3的上下调节,便于通过夹块3对电缆进行夹紧和分离。在夹块3的上下端面分别形成有弧形凹槽,上、下两个弧形凹槽的曲率不同,并且夹块3可转动的安装在锁紧轴2的前端,因此可以根据电缆的直径转动夹块3,选择曲率更为合适的凹槽转动至电缆的一侧并与电缆配合锁紧,并在上、下两个弧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凸点,增强了对电缆的夹紧效果。在夹块3的正下方设置有穿刺机构6,穿刺机构6的尖端竖直向上,当夹块3将电缆夹紧之后,穿刺机构6穿透电缆的绝缘层并实现对电压信号的获取。结合图2,在上壳体5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固定有“冂”状的上铁芯9。下壳体8内部设置有内腔,并在下壳体8的底部开口处通过底壳14进行封闭。在下壳体8的上端面两侧开设有与下壳体8内腔连通的铁芯开孔12,在下壳体8内放置有下铁芯13,下铁芯13在下壳体8内固定之后其上端分别自两侧铁芯开孔12中穿出,下铁芯13处缠绕有绕组。在将上壳体5和下壳体8扣合之后,上铁芯9的两端与下铁芯13的两端上下对接形成闭环。在下壳体8上端面凹槽的前端开设有与下壳体8内腔连通的穿刺孔11,穿刺机构6自穿刺孔11中穿出。结合图3,穿刺机构6包括穿刺针15和穿刺片17,穿刺片17固定于下壳体8侧壁内部,穿刺针15自下而上穿过穿刺片17并与穿刺片17螺纹连接,在穿刺片17上同时设置有输出导线,将穿刺针15穿刺获得的电压信号引出。在下壳体8的侧壁以及底壳14中开设有与穿刺针15相同的通孔,因此自下壳体8的底部通过工具(如螺丝刀)可以与穿刺针15接触,转动穿刺针15可以实现穿刺针15的针尖自穿刺孔1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壳体(5)和下壳体(8),上壳体(5)和下壳体(8)一端铰接,另一端扣合,在上壳体(5)和下壳体(8)内分别设置有上铁芯(9)和下铁芯(13),上壳体(5)和下壳体(8)扣合后,上铁芯(9)和下铁芯(13)对接形成闭合的穿心环,电缆自穿心环中穿过,在穿心环的前端设置有对电缆进行压紧的夹块(3),其特征在于:夹块(3)可转动的水平安装在锁紧轴(2)的一端,锁紧轴(2)的另一端向下进入下壳体(8)中并与锁紧螺母(4)螺纹连接;在夹块(3)的正下方设置有位于下壳体(8)内部的穿刺机构(6),穿刺机构(6)包括尖端以及调节端,自下壳体(8)的底部开设有与穿刺机构(6)的调节端连通的通孔,穿刺机构(6)的尖端自下壳体(8)的上表面穿出,调节端调节尖端穿出下壳体(8)表面的高度,调节端调节尖端刺破被夹块(3)压紧的电缆的绝缘层,将电缆的电压信号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壳体(5)和下壳体(8),上壳体(5)和下壳体(8)一端铰接,另一端扣合,在上壳体(5)和下壳体(8)内分别设置有上铁芯(9)和下铁芯(13),上壳体(5)和下壳体(8)扣合后,上铁芯(9)和下铁芯(13)对接形成闭合的穿心环,电缆自穿心环中穿过,在穿心环的前端设置有对电缆进行压紧的夹块(3),其特征在于:夹块(3)可转动的水平安装在锁紧轴(2)的一端,锁紧轴(2)的另一端向下进入下壳体(8)中并与锁紧螺母(4)螺纹连接;在夹块(3)的正下方设置有位于下壳体(8)内部的穿刺机构(6),穿刺机构(6)包括尖端以及调节端,自下壳体(8)的底部开设有与穿刺机构(6)的调节端连通的通孔,穿刺机构(6)的尖端自下壳体(8)的上表面穿出,调节端调节尖端穿出下壳体(8)表面的高度,调节端调节尖端刺破被夹块(3)压紧的电缆的绝缘层,将电缆的电压信号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轴(2)为“L”状,包括水平设置的夹块转轴(22)、竖直设置的螺纹段(20)以及连接夹块转轴(22)和螺纹段(20)的连接段(19),连接段(19)的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在下壳体(8)的表面以及夹块(3)的侧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段(19)配合插接的开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段(19)与螺纹段(20)转动连接,连接段(19)与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平李安虎柴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元星电子有限公司山东安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