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芯定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12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芯定准器,包括连接单元,其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且其内部具有活动通道,活动通道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三区段以及分别位于第三区段两端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连接单元的一侧具有通透的窗口,窗口与活动通道垂直并连通;第一区段的内径大于第三区段的内径,并在衔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一区段内插入有第一插芯,且当第一插芯的第一尾柄接触到第一台阶面时,第一插芯的端头对应窗口;第二区段内插入有第二插芯并与第一插芯进行对接,形成光纤接续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紧凑小巧,可以安装在现有技术的检测仪中,既能节省空间,也能保证测量精度。

A Core-inserting Calib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芯定准器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
,特别是一种插芯定准器。
技术介绍
随着FTTH光纤到户和电信机房跳纤定长现场成端的大面积应用,光纤现场连接器成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光纤接头现场成端质量检测成为世界性难题,利用光纤接头在适配器中连接点的漏光多少判别光纤成端质量的方法应运而生,如何保证每次连接时连接点与探测面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成为验证检测仪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但在实际中,光纤接续点是在光纤适配器的两端连接光纤接头所形成的,该光纤接头可能是SC、ST光纤接头或者FC光纤接头等,由于SC、ST光纤接头与FC光纤接头的内部均是通过设置弹簧来挤压各自内部的尾柄以保证两端插芯的紧密对接,因此当其中一侧光纤接头内部的弹簧劲度系数较大时(实际工艺的偏差),其能够推动挤压另一侧光纤接头的插芯,最终导致光纤接续点与感光元件形成错位,不能正对,影响感光元件的测量数据。因此,如何保证光纤接头连接点重复插入的一致性,保证连接点相对于检测仪内的感光元件处于同一个位置,成为验证检测仪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也成为市场急需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光纤接续点溢出光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插芯定准器,其既保证了两端插芯的紧密对接,还能保证对接形成的光纤接续点能够正对感光元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芯定准器,其包括连接单元,其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且其内部具有活动通道,活动通道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三区段以及分别位于第三区段两端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连接单元的一侧具有通透的窗口,窗口与活动通道垂直并连通;第一区段的内径大于第三区段的内径,并在衔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一区段内插入有第一插芯,且当第一插芯的第一尾柄接触到第一台阶面时,第一插芯的端头对应窗口;第二区段内插入有第二插芯并与第一插芯进行对接,形成光纤接续点。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尾柄的外围具有一圈环形凸起;当环形凸起的一侧面与第一台阶面接触时,第一插芯整体位于第三区段,第一尾柄整体位于第一区段。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环形凸起上具有缺口,第一区段的内侧壁上具有与缺口互补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入对应的缺口中。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区段内的隔套;隔套的内端插入第一区段,并挤压第一尾柄的环形凸起,隔套的外端探出第一区段。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处的第一端盖;第一端盖与第一连接端连接,并挤压隔套的外端;隔套的内端挤压第一尾柄,并将环形凸起挤压在第一台阶面上,且第一插芯的端头对应窗口。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尾柄的末端连接有光纤,该光纤从第一端盖的第一穿孔中穿出。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端盖的内侧壁上具有内螺纹,第一连接端的外侧壁上具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第一端盖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与第一连接端进行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三区段内穿插设置有光纤陶瓷套管,所述光纤陶瓷套管上具有纵向的缝口,且缝口正对所述窗口;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分别从光纤陶瓷套管的两端插入并进行对接,形成光纤接续点。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三区段的内径小于第二区段的内径,并在衔接处形成第二台阶面;第二插芯与第一插芯对接时,第二插芯的第二尾柄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保持间隙。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二连接端上还连接有与第一端盖对称设置的第二端盖;第二尾柄的尾部还套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抵住第二尾柄,另一端抵在第二端盖的内侧面上。作为本技术所述插芯定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二尾柄的末端连接有光纤,该光纤从第二端盖的第二穿孔中穿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固定光纤接续点其中一端的插芯从而约束了另一端插芯端面与感光元件的相对位置,既保证了两端插芯的紧密对接,还能保证对接形成的光纤接续点能够正对感光元件。本技术可以通过螺纹方式将两端插入的插芯定位在中间的适配器中,保证了光纤接续点位置和感光元件接收面相对位置的一致性,提高测试结果的重复度,确保感光元件的探测精度;本技术整体结构紧凑小巧,可以安装在现有技术的检测仪中,既能节省空间,也能保证测量精度;本技术可以快捷完成两端插芯的安装更换,固定可靠;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且易于产业化生产,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SC光纤接头通过SC光纤适配器进行对接后的结构平面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SC光纤接头内部结构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光纤接头的插芯对接后由于两端弹簧劲度系数不一致而导致光纤接续点与感光元件产生错位的示意图。图4为插芯定准器整体结构图。图5为插芯定准器爆炸图。图6为插芯定准器平面图及其剖面图。图7为连接单元剖面图。图8为连接单元的第一连接端内部结构图。图9为第一(第二)插芯、第一(第二)尾柄及其尾部的光纤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参照图1~9,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芯定准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光纤现场连接器成端质量检测和光纤线路路由故障检测,可以在每个路由端口的光纤接续点上设置感光元件(如PD),并向某光纤线路内发射能够在光纤接续点上产生溢出光的检测光波,最后通过感光元件所检测到的溢出光的强度来判断光纤现场连接器成端质量或光纤连接点接续质量。理论上,为保证感光元件的检测精度,需要将其接收面正对光纤接续点的对接面。但在实际中,感光元件是固定安装在光纤适配器上面的,其位置固定,而光纤接续点是在光纤适配器的两端连接光纤接头所形成的,该光纤接头可能是SC光纤接头或者FC光纤接头等。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光纤适配器两端所接入的光纤接头均通过在各自的内部设置弹簧来挤压对应的尾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芯定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单元(100),其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101)和第二连接端(102),且其内部具有活动通道(103),所述活动通道(103)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三区段(103c)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区段(103c)两端的第一区段(103a)和第二区段(103b),所述连接单元(100)的一侧具有通透的窗口(104),所述窗口(104)与所述活动通道(103)垂直并连通;所述第一区段(103a)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区段(103c)的内径,并在衔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103d),所述第一区段(103a)内插入有第一插芯(A),且当所述第一插芯(A)的第一尾柄(A‑1)接触到所述第一台阶面(103d)时,所述第一插芯(A)的端头对应所述窗口(104);所述第二区段(103b)内插入有第二插芯(B)并与所述第一插芯(A)进行对接,形成光纤接续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芯定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单元(100),其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101)和第二连接端(102),且其内部具有活动通道(103),所述活动通道(103)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三区段(103c)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区段(103c)两端的第一区段(103a)和第二区段(103b),所述连接单元(100)的一侧具有通透的窗口(104),所述窗口(104)与所述活动通道(103)垂直并连通;所述第一区段(103a)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区段(103c)的内径,并在衔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103d),所述第一区段(103a)内插入有第一插芯(A),且当所述第一插芯(A)的第一尾柄(A-1)接触到所述第一台阶面(103d)时,所述第一插芯(A)的端头对应所述窗口(104);所述第二区段(103b)内插入有第二插芯(B)并与所述第一插芯(A)进行对接,形成光纤接续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定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柄(A-1)的外围具有一圈环形凸起(A-2);当所述环形凸起(A-2)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103d)接触时,所述第一插芯(A)整体位于所述第三区段(103c),所述第一尾柄(A-1)整体位于所述第一区段(103a)。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芯定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A-2)上具有缺口(A-3),所述第一区段(103a)的内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缺口(A-3)互补的限位凸起(103a-1),所述限位凸起(103a-1)嵌入对应的缺口(A-3)中。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插芯定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段(103a)内的隔套(200);所述隔套(200)的内端插入所述第一区段(103a),并挤压所述第一尾柄(A-1)的环形凸起(A-2),所述隔套(200)的外端探出所述第一区段(103a)。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芯定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101)处的第一端盖(30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根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