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924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对称布置的半圆形状的阀板、阀轴、与阀轴平行的拌轴、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圆环形表面上设置有对称的进油口,所述阀体竖直安装有所述阀轴和所述拌轴,所述阀轴上安装有左右对称的阀板,所述阀轴伸出所述阀体部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缓闭装置,所述缓闭装置通过其两端的油管连接在所述阀体的进油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做到停泵时,阀板的缓闭过程能有效的防止破坏性水锤,有效防止管道流体倒流,保证管线安全,延长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寿命,油压缓闭系统工作可靠,利用调节阀可调节缓闭时间可调节,密封面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A Double Plate Slow Closing Check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
技术介绍
双板缓闭止回阀可用在清水、污水和海水等介质的排水管道上,既能防止介质的倒流,又能防止水锤对阀部件的破坏,保证管线安全畅通。现有一种微阻缓闭蝶式止回阀一般通过回形弹簧达到微阻效果,当介质进入阀内时,介质本身带有强烈推力,在回形弹簧的阻挡下,阀板平稳的被推开,当介质进口压力低于出口压力时,介质将产生回流,此时起到缓闭作用的阀部件一般为气缸组,气缸内活塞处于伸出位置顶住阀板使其不会在介质强烈回流力的作用下突然完全关闭,剩余小部分面积使介质通过,后缓慢的完全关闭,消除水锤作用;回形弹簧在介质进出阀板过程中经反复弯折,会产生弹性损失,随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出现弹性疲劳现象,导致微阻缓闭效果失灵,且回形弹簧虽然在微阻过程中产生巨大作用,但缓闭过程中并没有辅助组工作,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阀门关闭过程中产生破坏性水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对称布置的半圆形状的阀板、阀轴、与阀轴平行的拌轴、缓闭装置,所述阀体圆环形表面上设置有对称的进油口,所述阀体竖直安装有所述阀轴和所述拌轴,所述阀轴上安装有左右对称的阀板,所述阀轴伸出所述阀体部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缓闭装置,所述缓闭装置通过其两端的油管连接在所述阀体的进油口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密封副,所述密封副包括布置于所述阀体圆柱形内表面的橡胶层、所述阀板外圆周表面包裹有带有凸起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轴上的带有卡槽的空心橡胶套,所述阀板闭合状态下的所述密封圈在与橡胶层紧密配合,所述空心橡胶套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阀板,所述空心橡胶套通过卡槽与所述阀轴旋转套配合旋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阀轴与所述阀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扭簧、套设在阀轴上带有隔垫的四个阀轴旋转套、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阀轴旋转套内,所述阀轴旋转套与所述阀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阀轴上,所述扭簧一端与其外侧的所述阀轴旋转套连接,另一端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阀板一面紧密贴合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缓闭装置包括节流阀、油缸、在阀板闭合对应处对称布置的活塞,所述油缸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上,并且两者设置有相通孔,所述油缸上方与所述节流阀进口处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节流阀出口处对称连接有所述油管,所述油管通过进油口与所述活塞相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阀体圆柱形内表面设置有活塞安装座,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安装座并且与所述阀板垂直,所述活塞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安装有上密封圈、下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与所述活塞紧密配合,所述下密封圈与所述活塞安装座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塞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高压弹簧、密封推板、伸缩杆,所述密封推板安装在所述活塞的活塞筒底部,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推板的中间位置,另一端与活塞柱连接,所述高压弹簧套在所述伸缩杆上,所述高压弹簧一端连接在密封推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活塞柱上。本技术还可以:所述油缸设置有油位报警装置,所述油位报警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报警器、浮漂,所述浮漂设置在油缸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布置在油缸安全油位处,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可以在油位下降时与所述浮漂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停泵时,阀板的缓闭过程能有效的防止破坏性水锤,有效防止管道流体倒流,保证管线安全。2、油压缓闭系统工作可靠,利用调节阀可调节缓闭时间可调节。3、密封面耐磨损,使用寿命长。4、报警装置能及时反馈油缸内油位,防止缓闭装置失灵,或者严重情况下损坏双板缓闭止回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1、对称布置的半圆形状的阀板2、阀轴3、与阀轴3平行的拌轴4、缓闭装置,所述阀体1圆环形表面上设置有对称的进油口6,所述阀体1竖直安装有所述阀轴3和所述拌轴4,所述阀轴3上安装有左右对称的阀板2,所述阀轴3伸出所述阀体1部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缓闭装置,所述缓闭装置通过其两端的油管5连接在所述阀体的进油口6上。图3实处了另一实施例: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密封副,所述密封副包括布置于所述阀体1圆柱形内表面的橡胶层、所述阀板2外圆周表面包裹有带有凸起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轴3上的带有卡槽的空心橡胶套,所述阀板2闭合状态下的所述密封圈在与橡胶层紧密配合,所述空心橡胶套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阀板2,所述空心橡胶套通过卡槽与所述阀轴旋转套7配合旋转。实施例:所述阀轴3与所述阀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扭簧8、套设在阀轴3上带有隔垫的四个阀轴旋转套7、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阀轴旋转套7内,所述阀轴旋转套7与所述阀板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扭簧8套设在所述阀轴3上,所述扭簧8一端与其外侧的所述阀轴旋转套7连接,另一端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阀板2一面紧密贴合连接。实施例:所述缓闭装置包括节流阀9、油缸10、在阀板2闭合对应处对称布置的活塞11,所述油缸10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1上,并且两者设置有相通孔,所述油缸10上方与所述节流阀9进口处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节流阀9出口处对称连接有所述油管5,所述油管5通过进油口6与所述活塞11相通。实施例:所述阀体1圆柱形内表面设置有活塞安装座,所述活塞11安装在所述活塞安装座并且与所述阀板2垂直,所述活塞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安装有上密封圈、下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与所述活塞11紧密配合,所述下密封圈与所述活塞安装座紧密配合。实施例:所述活塞11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高压弹簧、密封推板、伸缩杆,所述密封推板安装在所述活塞11的活塞筒底部,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推板的中间位置,另一端与活塞柱连接,所述高压弹簧套在所述伸缩杆上,所述高压弹簧一端连接在密封推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活塞柱上。优选实施例;所述油缸10设置有油位报警装置,所述油位报警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报警器、浮漂,所述浮漂设置在油缸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布置在油缸安全油位处,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可以在油位下降时与所述浮漂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1)、对称布置的半圆形状的阀板(2)、阀轴(3)、与阀轴(3)平行的拌轴(4)、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圆环形表面上设置有对称的进油口(6),所述阀体(1)竖直安装有所述阀轴(3)和所述拌轴(4),所述阀轴(3)上安装有左右对称的阀板(2),所述阀轴(3)伸出所述阀体(1)部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缓闭装置,所述缓闭装置通过其两端的油管(5)连接在所述阀体的进油口(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1)、对称布置的半圆形状的阀板(2)、阀轴(3)、与阀轴(3)平行的拌轴(4)、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圆环形表面上设置有对称的进油口(6),所述阀体(1)竖直安装有所述阀轴(3)和所述拌轴(4),所述阀轴(3)上安装有左右对称的阀板(2),所述阀轴(3)伸出所述阀体(1)部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缓闭装置,所述缓闭装置通过其两端的油管(5)连接在所述阀体的进油口(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密封副,所述密封副包括布置于所述阀体(1)圆柱形内表面上的橡胶层、所述阀板(2)外圆周表面包裹有带有凸起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轴(3)上的带有卡槽的空心橡胶套,所述阀板(2)闭合状态下的所述密封圈在与橡胶层紧密配合,所述空心橡胶套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阀板(2),所述空心橡胶套通过卡槽与阀轴旋转套(7)配合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板缓闭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轴(3)与所述阀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扭簧(8)、套设在阀轴(3)上带有隔垫的四个阀轴旋转套(7)、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阀轴旋转套(7)内,所述阀轴旋转套(7)与所述阀板(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扭簧(8)套设在所述阀轴(3)上,所述扭簧(8)一端与其外侧的所述阀轴旋转套(7)连接,另一端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阀板(2)一面紧密贴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芬荣冯紫华张忠新李真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荣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