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539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包括舷管吊装工具(I)和单片吊装工具(II),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与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通过吊绳(a)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满足舷管在吊装过程中不同姿态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同时满足三个桩腿单片分段在合拢时不同姿态的吊装工作。此套工具可以快速高效的满足自升式平台桩腿在建造过程中的吊装作业要求,并且同时锁紧舷管和水平支撑管,减少吊装变形,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Pile Leg Lifting Tool for Jack-up Offshore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吊装工具领域,尤其是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
技术介绍
自升式海洋平台是一种大型海上平台,带有能够自由升降的桩腿,作业时桩腿下伸到海底,站立在海床上,利用桩腿托起船壳,并使船壳底部离开海面一定的距离进行钻井工作。桩腿是自升式海洋平台重要的结构,其结构尺寸大,在建造时质量和精度要求非常高,并且不能焊接吊耳来进行吊装作业。如图10所示,在建造过程中,三组齿条舷管与单片组合A、B、C首尾顺次相连组成了海洋平台桩腿。齿条舷管11是横截面类似于三角形,单片是若干垂直安装在齿条舷管上若干根平行的管子组件。在组装过程中,齿条舷管与单片的组合进行分段吊装时需要各种不同的姿态,现有技术中的吊装方法都是用吊带捆绑作业,这种做法不仅施工复杂而且危险,还给建造吊装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满足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建造时的齿条舷管与单片组合不同吊装姿态和吊装精度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舷管吊装工具和单片吊装工具,所述舷管吊装工具与所述单片吊装工具通过吊绳连接。所述舷管吊装工具包括开有三角形夹口的舷管夹板,以及用于锁紧所述舷管夹板夹口的第一紧固件,所述舷管吊装工具的上部开有两个第一吊装孔,所述舷管吊装工具的下部开有两个第二吊装孔。所述单片吊装工具包括固定结构梁、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上的管夹,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两端的吊耳,所述吊耳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上部的两个第一吊耳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下部的两个第二吊耳。所述管夹为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的上、下分体的管夹。优选的是,所述舷管夹板的在垂直其夹口的两侧各设一块用于穿设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第一固定板。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舷管夹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肘板。优选的是,所述舷管夹板以其夹口的中心线为轴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相连接的位置上各设一块第二固定板。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舷管夹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肘板。优选的是,所述管夹内部衬有防滑橡胶。本专利技术可以快速高效的满足自升式平台桩腿在建造过程中的吊装作业要求,并且同时锁紧舷管和水平支撑管,减少吊装变形,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舷管吊装工具用来固定齿条舷管部分,可以用来单独吊装制作好的齿条舷管或者和齿条舷管上胎架时的姿态转换。单片吊装工具用来固定桩腿单片分段的水平管,并且上下两侧都有吊耳,方便安装和拆卸,单片吊装工具和舷管吊装工具配合使用可以满足单片分段三种姿态下的吊装要求,提高合拢精度,还可以有效的固定单片分段的水平管自由端,防止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在吊装齿条舷管与单片组合A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在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现有桩腿结构的拆分→组装成整体的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单独吊装单根齿条舷管时的平面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吊装单根齿条舷管摆放至图2形态时的流程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在吊装齿条舷管与单片组合B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5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在吊装在吊装齿条舷管与单片组合C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图1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舷管夹板,2-第一紧固件,201-第一固定板,202-第一支撑肘板,203-第二固定板,204-第二支撑肘板,4-第一吊装孔,401-第二吊装孔,5-固定结构梁,6-管夹,7-第二紧固件,8-防滑橡胶,9-第一吊耳,10-第二吊耳,11-齿条舷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舷管吊装工具I和单片吊装工具II,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与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通过吊绳a连接。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包括开有三角形夹口的舷管夹板1,以及用于锁紧所述舷管夹板1夹口的第一紧固件2即舷管夹板的齿条锁紧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2在安装时的位置在舷管夹板的齿条的齿凹处,起到横向限位的作用,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的上部开有两个第一吊装孔4,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的下部开有两个第二吊装孔401。所述舷管夹板1的在垂直其夹口的两侧各设一块用于穿设所述第一紧固件2的第一固定板201。所述第一固定板201与所述舷管夹板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肘板202。如图6~9所示,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包括固定结构梁5、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上的管夹6,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两端的吊耳b;所述吊耳b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上部的两个第一吊耳9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下部的两个第二吊耳10。所述管夹6为通过第二紧固件7连接的上、下分体的管夹。所述舷管夹板1以其夹口的中心线为轴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相连接的位置上各设一块第二固定板203。所述第二固定板203与所述舷管夹板1之间设有第二支撑肘板204。所述管夹6内部衬有防滑橡胶8。实施例: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由舷管吊装工具I和单片吊装工具II组成,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主体为舷管夹板1,所述舷管夹板1为中间有开口的类三角形结构,在开口上部两侧分别垂直设置一个第一固定板201、在开口下部分别垂直设置一块第二固定板20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01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203分别通过第一紧固件202和螺栓连接锁紧,并用第一支撑肘板202及第二支撑肘板204加强与所述舷管夹板1的连接,所述舷管夹板1上下分别设置四个吊装孔,分别为上部的第一吊装孔4和下部的第二吊装孔401。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由固定结构梁5、在所述固定结构梁上均匀间隔设置的四个管夹6组成。所述管夹6设有第二紧固件7可进行紧固,所述管夹6内设有防滑橡胶8,在所述固定结构梁上侧五分之一处和五分之四处设置两个第一吊耳9,在所述固定结构梁上侧六分之一处和六分之五处设置两个第二吊耳10;所述吊耳b包括第一吊耳9和第二吊耳10。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和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的配合来实现不同姿态的吊装要求。舷管吊装工具I用来固定齿条舷管部分,可以用来单独吊装制作好的齿条舷管和齿条舷管上胎架时的姿态转换。单片吊装工具II用来固定桩腿单片分段的水平管,并且上下两侧都有吊耳,方便安装和拆卸,单片吊装工具II和舷管吊装工具I配合使用可以满足单片分段三种姿态下的吊装要求,提高合拢精度,还可以有效的固定单片分段的水平管自由端,防止变形。舷管吊装工具是利用舷管卡板1和齿条锁紧固件2把齿条舷管11固定住,齿条锁紧固件2正好可以卡在齿条的两个齿中间起到防移位作用。单片吊装工具是利用固定结构梁5、管夹6与紧固件7一起使用用来固定自由端水平管,管夹6衬有橡胶8防滑。如图11所示,吊装齿条舷管时,可以利用舷管吊装工具上端的两个吊装孔4将齿条舷管11从胎架上吊装下来也就是下胎架操作。如图12所示,齿条舷管11与水平的管子组合成分段单片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将齿条舷管11转动一定的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舷管吊装工具(I)和单片吊装工具(II),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与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通过吊绳(a)连接;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包括开有三角形夹口的舷管夹板(1),以及用于锁紧所述舷管夹板(1)夹口的第一紧固件(2),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的上部开有两个第一吊装孔(4),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的下部开有两个第二吊装孔(401);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包括固定结构梁(5)、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上的管夹(6),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两端的吊耳(b);所述吊耳(b)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上部的两个第一吊耳(9)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下部的两个第二吊耳(10);所述管夹(6)为通过第二紧固件(7)连接的上、下分体的管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舷管吊装工具(I)和单片吊装工具(II),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与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通过吊绳(a)连接;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包括开有三角形夹口的舷管夹板(1),以及用于锁紧所述舷管夹板(1)夹口的第一紧固件(2),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的上部开有两个第一吊装孔(4),所述舷管吊装工具(I)的下部开有两个第二吊装孔(401);所述单片吊装工具(II)包括固定结构梁(5)、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上的管夹(6),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两端的吊耳(b);所述吊耳(b)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上部的两个第一吊耳(9)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梁(5)下部的两个第二吊耳(10);所述管夹(6)为通过第二紧固件(7)连接的上、下分体的管夹。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巍孙帅赵斌斌孙立伟朱然然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