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丝固定结构及智能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43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热丝固定结构及智能垃圾桶,包括底座、发热丝、第一冷压端子和第二冷压端子;底座的端面上设置一个第一槽形结构和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的外壁与第一槽形结构之间形成台阶面,且向台阶面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第一限位部上开设第一限位通槽。发热丝的第二折弯段插入第二冷压端子内,并与电线电连接,第二冷压端子被底座限位。第一折弯段插入第一冷压端子内并与电线电连接;第一冷压端子沿导向斜面滑向第一槽形结构的槽底面并抵靠在第一限位部的台阶面上,第一折弯段嵌入第一限位通槽内;中间段贴紧于底座的前端面上。发热丝始终保持张紧状态,提高了垃圾袋的封口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风险,且简化了装配难度。

Fixed structure of heating wire and intelligent garbage 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丝固定结构及智能垃圾桶
本技术属于智能垃圾桶
,具体地说,是关于发热丝固定结构及智能垃圾桶。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塑料袋封口装置的加热结构一般有发热辊、发热板、发热片、发热条、发热丝等,其发热元件的固定一般靠螺钉等固定结构固定。其中,发热辊、发热板、发热片、发热条的封口面积较大,对于厚度适中的塑料袋封口质量较好,但对较薄的垃圾袋的封口效果不稳定。同时,上述加热结构的体积偏大,不适合在体积较小的智能垃圾桶内作为垃圾袋打包使用。发热丝因结构体积相对较小,对较薄的垃圾袋的封口较稳定而被用于对智能垃圾桶的垃圾袋进行封口。发热丝通过发热丝固定结构固定在智能垃圾桶上,但因丝状结构不易固定,且使用时发热丝不易张紧,容易造成发热丝偏折,直接导致垃圾袋的封口不对称,封口强度质量下降。严重时发热丝甚至会偏离底座的安装位置,导致用于固定底座的底座固定座及发热丝附近的结构被高温烫坏(例如固定垃圾袋打包机构内的垃圾袋压板的压板固定座),使智能垃圾桶出现安全隐患,甚至无法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发热丝固定结构进行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丝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发热丝固定结构,包括底座、发热丝、第一冷压端子和第二冷压端子;其中: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槽形结构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槽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面,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壁向所述台阶面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上开设供所述发热丝穿过并进入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第一限位通槽;所述发热丝包括中间段,及两端的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插入所述第二冷压端子内,并与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冷压端子被所述底座限位;所述第一折弯段插入所述第一冷压端子内并与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冷压端子沿所述导向斜面滑向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槽底面并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台阶面上,所述第一折弯段嵌入所述第一限位通槽内;所述中间段贴紧于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上。作为其中一种情况,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槽形结构和所述第一限位部开设在所述底座的侧端面上。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槽形结构和所述第一限位部开设在所述底座的左端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通槽连通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一槽形结构。根据本技术,所述底座的右端开设通孔,所述第二冷压端子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折弯段插入所述第二冷压端子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冷压端子与所述电线电连接。根据本技术,所述通孔为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的小径段相对靠近所述底座的前端面,大径段相对靠近所述底座的后端面,所述台阶通孔的台阶面用于抵靠所述第二冷压端子,以阻止所述第二冷压端子向所述底座的前端面方向位移,实现对所述第二冷压端子的限位。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一个侧端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从中间向外侧逐渐缩小,形成第一导向结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一个侧端在所述通孔处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从中间向外侧逐渐缩小,形成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一个侧端在所述通孔处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从中间向外侧逐渐缩小,形成第二导向结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一个侧端在所述通孔处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从中间向外侧逐渐缩小,形成所述第二导向结构。根据本技术,所述底座的右端面上开设第二槽形结构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槽形结构的槽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第二限位部上开设供所述发热丝穿过并进入所述第二槽形结构的第二限位通槽。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外壁向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台阶面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根据本技术,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二槽型结构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从中间向外侧逐渐缩小,形成第三导向结构。作为另一种情况,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槽形结构和第一限位部开设在所述底座的后端面上。根据本技术,所述底座的后端面上还开设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槽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面,且所述第三限位部上开设供所述发热丝穿过并进入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第三限位通槽;所述第一冷压端子和第二冷压端子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的台阶面上,实现对所述第一冷压端子和第二冷压端子的限位。优选地,所述第三限位部的外壁向所述第三限位部的台阶面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左端面上开设贯通所述底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左通槽,右端面上开设贯通所述底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左通槽和右通槽。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从中间向外侧逐渐缩小,形成第四导向结构。根据本技术,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丝的发热丝限位线槽。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上述的发热丝固定结构,所述底座固定在智能垃圾桶的桶体内;所述桶体内设置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交叉设置、二者与所述桶体内的固定边形成能够围住垃圾袋的收拢口,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的位置可移动,且第一压杆能够将垃圾袋收拢至所述底座上的前端面的前方位置;所述第二压杆上设置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底座的前端面相对应,所述压块随所述第二压杆位移时能够将所述底座前方的垃圾袋压紧至所述发热丝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发热丝固定结构,能够确保发热丝得到固定,且发热丝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从而提高了垃圾袋的封口质量,同时降低了因发热丝偏离位置而产生的智能垃圾桶的安全隐患风险,且大大简化了装配的复杂性。2)本技术的智能垃圾桶,安装了上述的发热丝固定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垃圾袋封口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剖视图。图5为第一限位部的外壁与底座的左端面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限位部的外壁与底座的左端面和前端面均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底座的前端面具有发热丝限位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底座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底座的主视图。图12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底座的剖视图。图13为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底座的主视图。图16为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底座的后视图。图17为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底座的剖视图。图18是安装第一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智能垃圾桶的封口装置示意图。图19是安装第二个实施例的发热丝固定结构的智能垃圾桶的封口装置示意图。图中:1-底座、2-发热丝、31-第一冷压端子、32-第二冷压端子、4-电线、11-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热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发热丝、第一冷压端子和第二冷压端子;其中: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槽形结构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槽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面,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壁向所述台阶面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上开设供所述发热丝穿过并进入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第一限位通槽;所述发热丝包括中间段,及两端的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插入所述第二冷压端子内,并与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冷压端子被所述底座限位;所述第一折弯段插入所述第一冷压端子内并与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冷压端子沿所述导向斜面滑向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槽底面并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台阶面上,所述第一折弯段嵌入所述第一限位通槽内;所述中间段贴紧于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发热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发热丝、第一冷压端子和第二冷压端子;其中: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槽形结构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槽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面,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壁向所述台阶面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上开设供所述发热丝穿过并进入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第一限位通槽;所述发热丝包括中间段,及两端的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插入所述第二冷压端子内,并与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冷压端子被所述底座限位;所述第一折弯段插入所述第一冷压端子内并与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冷压端子沿所述导向斜面滑向所述第一槽形结构的槽底面并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台阶面上,所述第一折弯段嵌入所述第一限位通槽内;所述中间段贴紧于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形结构和所述第一限位部开设在所述底座的侧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形结构和所述第一限位部开设在所述底座的左端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通槽连通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一槽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右端开设通孔,所述第二冷压端子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折弯段插入所述第二冷压端子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冷压端子与所述电线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的小径段相对靠近所述底座的前端面,大径段相对靠近所述底座的后端面,所述台阶通孔的台阶面用于抵靠所述第二冷压端子,以阻止所述第二冷压端子向所述底座的前端面方向位移,实现对所述第二冷压端子的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个侧端的上端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