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25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算法包括以下步骤:A、筛:从源数据中取出符合条件的要素;B、组:将经过筛选的要素进行分组;C、融:将源数据按照分好的组,对每个组内的要素进行融合操作形成“两区”地块要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多种算法计算和两个多边形都相邻的多边形,将此多边形和原始的两个多边形合并即可形成一个新的多边形,并尽可能使合并形成的多边形平滑、自然,从而实现自动化填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地块间的宽度较小的田坎、机耕路、生产路等,自动生成“两区”地块、“两区”片块和“两区”,减少作业人员勾绘“两区”数据的工作量。

An algorithm for merging multiple non-adjacent polygons into one polyg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
技术介绍
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些景观或者所在地域资源进行开发并展示的是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这是新时期随着人们的业余时间富余而产生的新型农业形式,但现有技术中确定地块的方法复杂且工作量大,并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算法包括以下步骤:A、筛:从源数据中取出符合条件的要素;B、组:将经过筛选的要素进行分组;C、融:将源数据按照分好的组,对每个组内的要素进行融合操作形成“两区”地块要素,对于多个不共边的要素,根据其面积大小选择其中面积最大的要素,以此要素为起点,在其他要素中查询距离此要素距离最近的要素,并计算出这两个要素之间融合所需补充的形状后进行融合,依次类推,将一个分组内所有要素进行融合后形成一个新的“两区”地块要素。优选的,所述筛选条件包括数据的行政区边界(即待生成的“两区”地块要素不允许跨的行政区边界)、是否要求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图斑、基本农田片块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是否要求坡度不超过一定值(比如15°)。优选的,所述分组条件包括要素距离(若要素间距离小于某个值则分到一个组中)、承包地块名称(在特定地区,如东北地区,对于同一个区域的承包地名称是一致的,支持按照承包地名称进行分组)、作物类型(若源数据中存在作物类型数据,支持按照作物类型进行分组)。优选的,所述计算两个不共边的要素融合所需要的形状有多种计算方法:最小面积多边形(计算两个多边形要素距离最近的线段,连接两个线状形状四边形,则此四边形就是两个要素融合所需要填充的形状)、最外边框多边形(计算两个多边形要素的所有线段距离,取出所有距离小于设定值的线段,计算出这些线状的最大多边形,则此多边形就是“两区”要素融合所需要填充的形状)、填充多边形(以设定值为缓冲半径,对两个要素生成缓冲区,取一个要素的缓冲区与另一个要素的最外两个相交点,同样的取出另一个要素的缓冲区与第一个要素的两个最外相交点,利用此四个点形成四边形,则此四边形为“两区”要素融合所填充的多边形)、凸包多边形(取出两个要素的所有折点坐标,计算出所有折点的外包多边形,则此多边形即为融合后的多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多种算法计算和两个多边形都相邻的多边形,将此多边形和原始的两个多边形合并即可形成一个新的多边形,并尽可能使合并形成的多边形平滑、自然,从而实现自动化填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地块间的宽度较小的田坎、机耕路、生产路等,自动生成“两区”地块、“两区”片块和“两区”,减少作业人员勾绘“两区”数据的工作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算法包括以下步骤:A、筛:从源数据中取出符合条件的要素;B、组:将经过筛选的要素进行分组;C、融:将源数据按照分好的组,对每个组内的要素进行融合操作形成“两区”地块要素,对于多个不共边的要素,根据其面积大小选择其中面积最大的要素,以此要素为起点,在其他要素中查询距离此要素距离最近的要素,并计算出这两个要素之间融合所需补充的形状后进行融合,依次类推,将一个分组内所有要素进行融合后形成一个新的“两区”地块要素,提供多种算法计算和两个多边形都相邻的多边形,将此多边形和原始的两个多边形合并即可形成一个新的多边形,并尽可能使合并形成的多边形平滑、自然,从而实现自动化填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地块间的宽度较小的田坎、机耕路、生产路等,自动生成“两区”地块、“两区”片块和“两区”,减少作业人员勾绘“两区”数据的工作量。筛选条件包括数据的行政区边界(即待生成的“两区”地块要素不允许跨的行政区边界)、是否要求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图斑、基本农田片块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是否要求坡度不超过一定值(比如15°)。分组条件包括要素距离(若要素间距离小于某个值则分到一个组中)、承包地块名称(在特定地区,如东北地区,对于同一个区域的承包地名称是一致的,支持按照承包地名称进行分组)、作物类型(若源数据中存在作物类型数据,支持按照作物类型进行分组)。计算两个不共边的要素融合所需要的形状有多种计算方法:最小面积多边形(计算两个多边形要素距离最近的线段,连接两个线状形状四边形,则此四边形就是两个要素融合所需要填充的形状)、最外边框多边形(计算两个多边形要素的所有线段距离,取出所有距离小于设定值的线段,计算出这些线状的最大多边形,则此多边形就是“两区”要素融合所需要填充的形状)、填充多边形(以设定值为缓冲半径,对两个要素生成缓冲区,取一个要素的缓冲区与另一个要素的最外两个相交点,同样的取出另一个要素的缓冲区与第一个要素的两个最外相交点,利用此四个点形成四边形,则此四边形为“两区”要素融合所填充的多边形)、凸包多边形(取出两个要素的所有折点坐标,计算出所有折点的外包多边形,则此多边形即为融合后的多边形)。使用时,提供多种算法计算和两个多边形都相邻的多边形,将此多边形和原始的两个多边形合并即可形成一个新的多边形,并尽可能使合并形成的多边形平滑、自然,从而实现自动化填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地块间的宽度较小的田坎、机耕路、生产路等,自动生成“两区”地块、“两区”片块和“两区”,减少作业人员勾绘“两区”数据的工作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其特征在于:算法包括以下步骤:A、筛:从源数据中取出符合条件的要素;B、组:将经过筛选的要素进行分组;C、融:将源数据按照分好的组,对每个组内的要素进行融合操作形成“两区”地块要素,对于多个不共边的要素,根据其面积大小选择其中面积最大的要素,以此要素为起点,在其他要素中查询距离此要素距离最近的要素,并计算出这两个要素之间融合所需补充的形状后进行融合,依次类推,将一个分组内所有要素进行融合后形成一个新的“两区”地块要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其特征在于:算法包括以下步骤:A、筛:从源数据中取出符合条件的要素;B、组:将经过筛选的要素进行分组;C、融:将源数据按照分好的组,对每个组内的要素进行融合操作形成“两区”地块要素,对于多个不共边的要素,根据其面积大小选择其中面积最大的要素,以此要素为起点,在其他要素中查询距离此要素距离最近的要素,并计算出这两个要素之间融合所需补充的形状后进行融合,依次类推,将一个分组内所有要素进行融合后形成一个新的“两区”地块要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条件包括数据的行政区边界(即待生成的“两区”地块要素不允许跨的行政区边界)、是否要求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图斑、基本农田片块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是否要求坡度不超过一定值(比如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个不相邻多边形融合成一个多边形的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条件包括要素距离(若要素间距离小于某个值则分到一个组中)、承包地块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国汪富林汤勇郭美春李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