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A66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PA66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中常采用纳米材料与聚合物混合挤出,形成复合材料,虽然该类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纳米材料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差等问题,导致该类材料的耐冲击性能普遍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常采用插层原位聚合等方式,令聚合物在纳米材料的层间发生反应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冲击性能,但是该流程费时较长,聚合反应条件苛刻,并且溶剂不易回收,会带来环境污染等衍生问题。专利号CN101081928A,提出了一种聚酰胺/纳米蒙脱土母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水辅助法制备聚酰胺/纳米蒙脱土母料,其制备方法是用去离子水为插层剂,将纯化的蒙脱土和去离子水混合,充分分散制得蒙脱土泥浆,将泥浆逐步加入到组方量完全熔融的聚酰胺,再经挤出造粒得到聚酰胺/纳米蒙脱土母料。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但该方法是在聚酰胺熔融后再加入蒙脱土泥浆,会导致蒙脱土泥浆未来得及与共聚物完全混合,其层间的水便因高温气化,导致聚酰胺未能及时进入层间,同时,仅仅通过水气化的产生的能量不足以将蒙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A66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是由预混料经熔融共混制得的,所述预混料是由结合有液体介质的纳米材料充盈粘附于聚酰胺66颗粒间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A66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是由预混料经熔融共混制得的,所述预混料是由结合有液体介质的纳米材料充盈粘附于聚酰胺66颗粒间形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包括层状纳米材料,所述层状纳米材料的至少部分片层在复合材料中呈扩张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介质注入层状纳米材料的层间,形成充盈粘附于聚酰胺66颗粒间的膏状物,所述膏状物的稠度为0~100mm,但不为0mm;所述膏状物包括:纳米材料1重量份液体介质0.02~100重量份;优选的,所述膏状物还包括,助剂0~50重量份,但不为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纳米材料包括由固定结构单元通过共用的角、边或面堆积而成的多层空间网状结构,各层间存在可移动的离子或分子。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与聚酰胺66的质量比为0.1~20:100,优选为1~10:100,更优选为3~8:100。6.一种聚酰胺6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液体介质与纳米材料混合搅拌,得到膏状物;(2)将步骤(1)中得到膏状物与聚酰胺66颗粒混合,令膏状物充盈粘附于聚酰胺66颗粒间得到预混料;(3)将步骤(2)中的预混料进行熔融共混,得到纳米复合材料;优选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将液体介质、纳米材料和助剂混合搅拌,得到膏状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熔融共混的温度高于液体介质的沸点并达到聚酰胺66塑化温度的过程中,液体介质气化,将团聚的纳米材料分离;所述液体介质的沸点低于聚酰胺66的塑化温度,所述沸点优选为不高于180℃,所述液体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梅,庄亚芳,向前,郑鲲,张京楠,曹新宇,尚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