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普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篮球教学用篮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564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篮球教学用篮球架,包括基座、液压杆、第一连接杆、发条弹簧卷和驱动电机,所述基座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且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容置箱的内部中端开设有通孔,且容置箱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且第二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套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网。该多功能篮球教学用篮球架,当使用者通过液压杆提高承重篮架的高度时,钢绳始终会将承重篮架与具有一定重量的基座相连接,有效的保证了承重篮架的稳定程度,配合可收纳的篮球发射装置,避免了使用者需要来回接球的弊端,省时省力。

A Multifunctional Basketball Frame for Basketball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篮球教学用篮球架
本技术涉及篮球教学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篮球教学用篮球架。
技术介绍
篮球是一项慢慢被普及到各个年龄段的体育运动,有着强身健体的锻炼效果,青少年从小开始学习接受这项运动,更是会对自己未来的身高有着很大的有益影响,因此现在篮球教学越来越被普及性的蔓延开展起来,而篮球架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器件,因此篮球架在篮球教学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现有的篮球架功能还比较单一;1、现有篮球架的高度设置的比较固定,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所能接受的篮筐高度不同,其并不能有效方便的调节篮球架上篮筐的高度,让使用者的锻炼教学效果也受到了限制;2、现有篮球架的稳定性不够高,在篮球场上身体天赋好的人常常会进行扣篮等展现运动天赋的操作,篮球架稳定性若不够强,很容易让使用者发生身体损伤的情况;3、现有篮球架不具备自动发球的功能,使用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投篮训练时,投出的篮球掉落后总是需要人为的去拾检非常的麻烦,费时费力,给使用者的训练带来了不便;4、现有篮球架的保护功能不够好,使用者在进行欧洲步、交叉步上篮等快速冲刺的过程中,很容易因惯性的原因撞到坚硬的篮球架杆体上,会增大使用者受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篮球教学用篮球架,包括基座(1)、液压杆(4)、第一连接杆(5)、发条弹簧卷(11)和驱动电机(1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2),且基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液压杆(4)设置在支撑板(3)的上端,且液压杆(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5),并且第一连接杆(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设置在承重篮架(7)的下端,且承重篮架(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与基座(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发条弹簧卷(11)设置在基座(1)的内侧,且发条弹簧卷(11)的内侧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篮球教学用篮球架,包括基座(1)、液压杆(4)、第一连接杆(5)、发条弹簧卷(11)和驱动电机(1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2),且基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液压杆(4)设置在支撑板(3)的上端,且液压杆(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5),并且第一连接杆(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设置在承重篮架(7)的下端,且承重篮架(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与基座(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发条弹簧卷(11)设置在基座(1)的内侧,且发条弹簧卷(11)的内侧设置有钢绳(10),并且钢绳(10)与第二转轴(8)外表面相连接,所述承重篮架(7)的右侧设置有篮板(12),且篮板(12)的右侧设置有篮筐(13),并且篮筐(13)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基座(1)的下端外侧设置有防护垫(15),且基座(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6),所述第一转动杆(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容置箱(17),且容置箱(17)的内侧设置有滑道(18),所述驱动电机(19)设置在容置箱(17)的内侧,且驱动电机(19)的外侧设置有齿链(20),所述齿链(2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传动齿(21),所述容置箱(17)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转动杆(22),且第二转动杆(2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齿(23),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24),且第二转动杆(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5),所述滑道(18)的内侧设置有球体(26),且滑道(18)的外侧设置有弹射口(27),所述容置箱(17)的内部中端开设有通孔(28),且容置箱(17)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29),所述容置箱(17)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杆(30),且第一活动杆(3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1),所述第一活动杆(3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32),且第二活动杆(32)的外侧设置有套杆(33),所述第二活动杆(3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34),且第二弹簧(34)与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刘波赵亚玲李冬杨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