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朝雄专利>正文

蜂巢式加热养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548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蜂巢式加热养生舱,包含至少一蜂巢式加热装置和保温装置,蜂巢式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远红外线组件,且该远红外线组件为蜂巢状;至少一设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的固定组件;至少一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一侧且连接所述发热部的导电组件;至少一与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的供电组件;及至少一与该供电组件电性连接且位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一侧的风扇组件。供电组件提供电能使电能经过导电组件及固定组件均匀地传递至发热部,以对远红外线组件直接加热,远红外线组件便可散发远红外线,通过风扇组件使热能扩散至保温装置内,且远红外线组件系为蜂巢状,具有结构稳定,并能平均反射远红外线,使远红外线快速扩散之优点。

Honeycomb heating incub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巢式加热养生舱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生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直接对远红外线组件加热,以散发远红外线,借此让使用者的身体更加健康的蜂巢式加热养生舱。
技术介绍
远红外线一般是指光谱上位于15-1000μm区域的光波,属于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其为不可见光,生物体可以以热的形式感受其存在,而4-14微米(μm)范围的远红外线与人体的分子产生共振,可促进微血管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此段远红外线又被称为“生育之光”。因此市面上充斥各式各样利用远红外线而使人体更加健康的产品,相关专利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M45662的远红外线加热装置及应用此远红外线加热装置之三温暖系统,其便是利用正温度系数电阻元件对远红外线陶瓷元件进行加热,使远红外线陶瓷元件温度升高而发射远红外线,然而其加热效率仅靠接触加热,使得加热效率较低;而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519958的三温度舱装置,则是利用两个加热设备以对三温暖舱装置进行加热,却因为需要使用两个电热设备,而产生浪费空间的问题,使得三温暖舱装置内的活动空间稍嫌不足。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急需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巢式加热养生舱。透过远红外线组件及发热部的设计,以利用蜂窝状发热部直接对远红外线组件进行加热,使得加热效率高,进而达到省点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蜂巢式加热养生舱,包含至少一蜂巢式加热装置,该蜂巢式加热装置设置在一保温装置内,且该蜂巢式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远红外线组件,且该远红外线组件为蜂巢状;至少一设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的发热部,用于加热所述远红外线组件;并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设有多个穿孔部;至少一设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远红外线组件;至少一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一侧且连接所述发热部的导电组件;至少一与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的供电组件;及至少一与该供电组件电性连接且位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一侧的风扇组件,用于对所述远红外线组件吹风,使热能扩散至所述保温装置内。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组件上设有至少一自动断电组件。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装置内设有至少一反射部,用于反射远红外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为环形铁片,而所述导电组件为环形铜片。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组件上设有至少一电压调整组件,用于使所述供电组件内的交流电转为直流电。进一步地,所述蜂巢式加热装置包含至少一外壳体,用于收容所述远红外线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位于风扇组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进气部,且所述外壳体远离进气部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出气部。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装置内设有至少一气垫座椅。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透过远红外线组件及发热部的设计,以利用蜂窝状发热部直接对远红外线组件进行加热,使得加热效率高,进而达到省点的功效。(2)透过固定组件及导电组件的设计,使远红外线组件可受到固定,并可使远红外线组件均匀地加热。(3)透过电压调整组件及风扇组件的设计,可将供电组件内之交流电转为直流电,以供风扇组件对远红外线组件吹风,使其热能扩散至该保温装置内。(4)因风扇组件为直流风扇组件,因此具有省电之功效,且相较于交流电之风扇,其产生的电磁波相对稳定,对人体较为无害。(5)远红外线的渗透力强,可对人体温和的加热,也使保温装置内的环境湿度相对干燥,当保温装置内的温度达到70℃时,让使用者也不会觉得过于闷热。(6)通过远红外线组件系为蜂巢状的设计,使远红外线组件具有结构稳定,并能平均反射远红外线,使远红外线快速扩散之优点。(7)通过发热部为半导体材质的设计,让远红外线组件受到发热部由内向外地直接加热,使得加热效率高,进而达到省电之功效,且几乎不会散发出电磁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蜂巢式加热养生舱的立体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蜂巢式加热养生舱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蜂巢式加热养生舱的保温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蜂巢式加热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蜂巢式加热养生舱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蜂巢式加热装置;11、远红外线组件;111、发热部;112、穿孔部;12、固定组件;13、导电组件;14、供电组件;15、电压调整组件;16、风扇组件;17、自动断电组件;18、外壳体;181、进气部;182、出气部;2、保温装置;21、反射部;22、气垫座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分解图、保温装置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蜂巢式加热养生舱包括:一设于一保温装置2内的蜂巢式加热装置1,该保温装置内设有至少一反射部21,用于反射远红外线,而该保温装置内设有至少一气垫座椅22。该蜂巢式加热装置包含至少一外壳体18,用于收容该远红外线组件11,该外壳体上位于下述风扇组件16的一侧设有至少一进气部181,且该外壳体远离该进气部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出气部182;至少一远红外线组件11,该远红外线组件上设有至少一用于加热该远红外线组件的发热部111,并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设有多个穿孔部112,且该远红外线组件为蜂巢状;至少一设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之固定组件12,用于固定该远红外线组件,而该固定组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连接发热部的导电组件13;及至少一与该固定组件及该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的供电组件14,该供电组件侧处设有至少一自动断电组件17,而该供电组件上设有至少一电压调整组件15,用于使该供电组件内的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并且该供电组件与至少一位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一侧之风扇组件16电性连接,用于该远红外线组件吹风,使其热能扩散至该保温装置内。请同时配合參阅图1-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的风扇组件16系为直流风扇组件为举例,且保温装置为太空舱,而蜂巢式加热装置设置于保温装置内,蜂巢式加热装置具有外壳体以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远红外线组件而烫伤,并且远红外线组件由固定组件固定于外壳体内,该固定组件为环形铁片,而供电组件可将电流传递至固定组件及导电组件上,以将电流传递至发热部,而导电组件为环形铜片,可使发热部均匀接收电流,使发热部均匀加热,其中远红外线组件为陶瓷,当远红外线组件受热时可散发出远红外线,且该发热部含有掺杂于远红外线组件内的半导体材质,让远红外线组件受到发热部由内向外地直接加热,使得加热效率高,进而达到省电的功效,且几乎不会散发出电磁波,另外,该供电组件为连接市电的电线,其输出的电压为交流电,而电压调整组件15可将供电组件14内的交流电转为直流电,以供风扇组件对该远红外线组件吹风,空气由进气部进入蜂巢式加热装置内,经过风扇组件吹至远红外线组件上,远红外线组件上具有多个穿孔部,使远红外线组件呈现蜂巢状,且各该穿孔部系为六角形,使远红外线组件具有结构稳定,并能平均反射远红外线,使远红外线快速扩散,且可增加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使得与空气热交换的速度更快,以将远红外线组件的热能带走,热空气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蜂巢式加热养生舱,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蜂巢式加热装置,该蜂巢式加热装置设置在一保温装置内,且该蜂巢式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远红外线组件,且该远红外线组件为蜂巢状;至少一设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的发热部,用于加热所述远红外线组件;并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设有多个穿孔部;至少一设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远红外线组件;至少一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一侧且连接所述发热部的导电组件;至少一与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的供电组件;及至少一与该供电组件电性连接且位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一侧的风扇组件,用于对所述远红外线组件吹风,使热能扩散至所述保温装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08 TW 1062133811.蜂巢式加热养生舱,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蜂巢式加热装置,该蜂巢式加热装置设置在一保温装置内,且该蜂巢式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远红外线组件,且该远红外线组件为蜂巢状;至少一设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的发热部,用于加热所述远红外线组件;并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设有多个穿孔部;至少一设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上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远红外线组件;至少一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一侧且连接所述发热部的导电组件;至少一与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的供电组件;及至少一与该供电组件电性连接且位于该远红外线组件一侧的风扇组件,用于对所述远红外线组件吹风,使热能扩散至所述保温装置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加热养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雄李信樺
申请(专利权)人:李朝雄李信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