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陪护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46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病房陪护用品,公开了一种陪护床,解决了现有陪护人员休息使用的折叠椅收纳后体积仍较大,占用病房内移动空间,对医生检查病床上病人情况造成不便,甚至在突发情况下阻碍病人转移或医疗器械的放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陪护床,包括主床板、副床板和连接两者的折叠机构,主床板侧面包括一第一拼合平面,副床板的侧面包括一第二拼合平面,第一拼合平面和第二拼合平面可相向拼合,折叠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拼合平面的第一合页片、安装于第二拼接面上的第二合页片以及将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上边沿枢接的枢接轴,其折叠简单,折叠后可收入病床下方,避免占用病房内移动空间。

An escort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陪护床
本技术涉及病房陪护用品,特别涉及一种陪护床。
技术介绍
住院看察是针对一些需要连续观察病情的病人,这些病人一般在行动有些不便或有特殊病痛,需要医院护工或家人陪护照看。现有的医院没有在病房中提供给病人家属或护工晚间休息的床位,而病人家属或护工为在晚间可以照看病人以防止突发情况,一般是使用现有折叠躺椅,放在病房内作为晚间休息的场所。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011979U的中国专利“一种新型折叠躺椅”,包括折叠躺椅本体,叠躺椅本体底部设置有躺椅腿,叠躺椅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扶手,扶手与基础层片固定连接,基础层片之间设置有n个奇数层片,n个奇数层片通过连接轴A固定在叠躺椅本体的侧端上部,叠躺椅本体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B将n个奇数层片和n+1个偶数层片可旋转固定在一起,偶数层片的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偶数层片连接板;奇数层片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当n+1个偶数层片绕着连接轴B合到n个奇数层片内时,偶数层片连接板与凹槽重合设置。本技术在收起时可以当做普通的单人扶手座椅使用,展开后可以作为单人躺椅、单人床或者多人坐凳使用;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容纳多种家具的摆放。其不足之处在于改折叠躺椅折叠收纳后体积仍较大,占用病房内移动空间,对医生检查病床上病人情况造成不便,甚至在突发情况下阻碍病人转移或医疗器械的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陪护床,折叠简单,折叠后可收入病床下方,避免占用病房内移动空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陪护床,包括主床板、副床板和连接两者的折叠机构,所述主床板侧面包括一第一拼合平面,所述副床板的侧面包括一第二拼合平面,所述第一拼合平面和第二拼合平面可相向拼合,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拼合平面的第一合页片、安装于第二拼接面上的第二合页片以及将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上边沿枢接的枢接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床板和副床板展开时,第一拼合平面和第二拼合平面相向拼合,主床板和副床板上表面连接呈一床面,可供陪护的人员休息;而当无需休息时,副床板可以枢接轴为轴向上翻转,继而盖在主床板上表面,再推入病床下方完成收纳,由此本陪护床收纳简单,且不占用病房内移动空间,方便医疗器械的摆放,以及避免对医生检查病人病情造成不便和阻碍病人转移。作为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拼合平面上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轴向水平且垂直第一拼合平面,所述第一合页片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呈长条形且垂直第一合页片的上边沿,所述滑孔内侧套接固定于固定螺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合页片不与第一拼合平面固定,其可沿第一拼合平面上下滑动,并带动第一合页片和枢接轴上下移动,故保证副床板平行盖压在主床板的情况下,枢接轴相对第二拼合平面而言,降低枢接轴的高出副床板上表面的高度的两边沿之间,陪护床展开时,减少折叠机构的突出,由此避免折叠机构凸起抵顶躺卧在陪护床上的使用者,提高陪护床使用的舒适度。作为优选的,所述主床板和副床板在展开后的上表面上均安装固定有软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可进一步提高躺卧在陪护床上的使用者舒适度,同时较现有技术中合页折叠发生中两相向面贴合无缝隙,本陪护床由于滑孔和固定螺栓的设置,使得主床板和副床板折叠时其相向面平行的同时,两相向面之间存在供软垫放置的空隙,软垫可直接固定在主体床边和副床板上,无需另外放置,避免铺放软垫、整理滑动的软垫以及收纳时另外还需整理软垫的麻烦,本陪护床使用更加方便。作为优选的,所述主床板底面安装有若干固定支撑脚,所述固定支撑脚包括短支撑脚;所述短支撑脚的数量均大于一,所述短支撑脚的下端安装有与地面抵接的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陪护床推动所受到的阻力,方便使用者从病床下方取出陪护床和将配护床收入病床下方。作为优选的,所述主床板底面安装有若干固定支撑脚,所述固定支撑脚包括长支撑脚,所述短支撑脚和长支撑脚分别设置在主床板底面的两侧,所述万向轮与长支撑脚的下端齐平且可同时垂直抵接一水平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将陪护床收纳至病床下方,故陪护床的高度设计较低;仅在主床板的一侧设置带万向轮的短支撑脚,使使用者需通过稍抬起陪护床的一侧边沿再推动的方式移动陪护床,与平推的方式推动陪护床而需要使用者保持下蹲的姿态进行推动相比,本陪护床的设置以及其配合的推动方式,更符合人体力学和人机工程学,更为省力,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长支撑脚直接抵接地面,可在陪护床展开使用时,起到防止陪护床穿滑动作用。作为优选的,所述副床板的底面安装有转动支撑脚,所述转动支撑脚转动方向与第一拼合平面的长度方向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陪护床展开时,转动支撑脚转动垂直副床板,使主床板和副床板下方均设置有用于支撑两者上负重的支撑件,由此加强陪护床的载重能力,而在陪护床折叠时,转动支撑脚与副床板的背面相贴,减小陪护床体积,便于陪护床收纳。作为优选的,所述副床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平行第二拼合平面的支撑梁,所述转动支撑脚包括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一端与副床板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臂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转动锁定组件,所述转动锁定组件包括贯穿一支撑梁的插销和设置在转动臂转连接一端上的定位槽,所述转动臂垂直副床板的底面时,所述插销插入一定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陪护床展开时,副床板平行地面,转动支撑脚垂直抵接地面,此时插销插入定位槽内,继而限制转动支撑脚的转动,由此避免陪护床展开后在移动调整位置时转动支撑脚发生转动,以及提高陪护床展开情况下转动支撑脚对副床板通供支撑以及被支撑关系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陪护床使用的安全性。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槽数量至少为二,所述转动支撑脚与陪护床的底面相贴时,所述插销插入另一定位槽内。通过参与上述技术方案,陪护床折叠后,转动支撑脚与副床板的底面相贴,插销插入定位槽内,进而固定转动支撑脚,限制其转动,防止陪护床折叠下运输或搬运时转动支撑脚转动打开而刮伤人员或其他物体。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锁定组件包括一套在插销侧面外的弹簧,所述插销侧面上还固定有抵接环,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抵接环和支撑梁抵接并朝向转动臂抵顶插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在无人为主动拉动的情况下,插销朝向转动臂方向出,继而使用转动锁定组件调整转动臂角度时,只需要背向转动臂方向将插销从定位槽内拔出即可,随转动臂转动,另一定位槽会与抵接与转动臂上的插销对准,插销自动插入定位槽内,进而进行锁定,由此使转动锁定组件使用时无需保持拉拽插销,方便转动锁定组件的使用。作为优选的,所述主床板的底面在第一拼合平面的下方设置有承接片,所述承接片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片;所述主床板与副床板展开时,所述副床板的底面抵压于承接片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陪护床展开时,承接片抵接支撑副床板,对副床板转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第一拼合平面与第二拼合平面、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的撞击冲量过大而造成影响陪护床正常使用的变形或损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主床板和副床板展开时,主床板和副床板上表面连接呈一床面,可供陪护的人员休息;而当无需休息时,副床板可以枢接轴为轴向上翻转,继而盖在主床板上表面,再推入病床下方完成收纳,由此本陪护床收纳简单,且不占用病房内移动空间,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陪护床,包括主床板(1)、副床板(2)和连接两者的折叠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1)侧面包括一第一拼合平面(12),所述副床板(2)的侧面包括一第二拼合平面(21),所述第一拼合平面(12)和第二拼合平面(21)可相向拼合,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安装于第一拼合平面(12)的第一合页片(31)、安装于第二拼接面上的第二合页片(32)以及将第一合页片(31)和第二合页片(32)上边沿枢接的枢接轴(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陪护床,包括主床板(1)、副床板(2)和连接两者的折叠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1)侧面包括一第一拼合平面(12),所述副床板(2)的侧面包括一第二拼合平面(21),所述第一拼合平面(12)和第二拼合平面(21)可相向拼合,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安装于第一拼合平面(12)的第一合页片(31)、安装于第二拼接面上的第二合页片(32)以及将第一合页片(31)和第二合页片(32)上边沿枢接的枢接轴(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陪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固定于第一拼合平面(12)上的固定螺栓(34),所述固定螺栓(34)轴向水平且垂直第一拼合平面(12),所述第一合页片(31)设置有滑孔(311),所述滑孔(311)呈长条形且垂直第一合页片(31)的上边沿,所述滑孔(311)内侧套接固定于固定螺栓(3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陪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1)和副床板(2)在展开后的上表面上均安装固定有软垫(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陪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1)底面安装有若干固定支撑脚(11),所述固定支撑脚(11)包括短支撑脚(11b);所述短支撑脚(11b)的数量均大于一,所述短支撑脚(11b)的下端安装有与地面抵接的万向轮(11b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陪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脚(11)包括长支撑脚(11a),所述短支撑脚(11b)和长支撑脚(11a)分别设置在主床板(1)底面的两侧,所述万向轮(11b2)与长支撑脚(11a)的下端齐平且可同时垂直抵接一水平平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期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健康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