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33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管管体,包含管部以及安装在管部上的第一挡块;吸管管盖,套在吸管管体的一端上,包含由弹性薄片围成的盖部及安装在盖部的摩擦部;以及至少一根弹性筋,用于连接吸管管体与吸管管盖,一端固定在吸管管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吸管管盖上,其中,盖部的上部呈圆台筒形,盖部的上端设有多个裂口,盖部的下部设有一圈凸缘,凸缘的内径与吸管管体的外径相适应,从而使得吸管管盖能够在吸管管体上移动,第一挡块位于吸管管盖的内部并且位于凸缘的上方,用于与凸缘相配合从而限制吸管管盖向上移动的距离。

A Dust-proof Suction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吸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管,具体涉及一种防尘吸管。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吸管来饮用杯装的饮料,但有时会因为不能一次喝完而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再喝,此时吸管口便会暴露在空气之中,空气中的灰尘或污染物很容易附着在吸管口或者从吸管口掉入杯中。当人们再次使用吸管饮用饮料时,则会将灰尘或污染物吸入体内,从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带防尘功能的吸管,这些防尘吸管通常采用塑料连接件连接一个翻转式盖帽,一方面,反复开启多次后容易让塑料连接件断裂,造成盖帽掉落,另一方面,在不饮用时无法用单手把翻转式盖帽套在管体上,操作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管管体,包含管部以及安装在管部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挡块;吸管管盖,套在吸管管体的一端上,包含由弹性薄片围成的盖部及安装在盖部外表面上的摩擦部;以及至少一根弹性筋,用于连接吸管管体与吸管管盖,一端固定在吸管管体的外表面的上端,另一端固定在吸管管盖的内表面的下端,其中,盖部的上部呈圆台筒形,盖部的上端设有多个沿盖部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且从盖部的上端面向盖部的下端面的方向延伸的裂口,盖部的下部设有一圈沿着盖部的径向方向向内凸起的凸缘,凸缘的内径与吸管管体的外径相适应,从而使得吸管管盖能够在吸管管体上沿着吸管管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挡块位于吸管管盖的内部并且位于凸缘的上方,用于与凸缘相配合从而限制吸管管盖向上移动的距离。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吸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吸管管体还包含安装在管部的外表面上的第二挡块,该第二挡块位于凸缘的下方,用于与凸缘相配合从而限制吸管管盖向下移动的距离。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吸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摩擦部的表面设有多个沿吸管管盖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的V型槽,V型槽的开槽方向与吸管管盖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吸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性筋的数量为2根,分别位于吸管管体周方向的两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吸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性薄片为塑料薄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吸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裂口为矩形。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的防尘吸管,由于吸管管盖套在吸管管体上,因此能够防止灰尘从防尘吸管的管口掉入杯子中。由于吸管管盖包含盖部,该盖部由弹性薄片围成并且盖部的上部设有多个裂口,因此使用过程中,盖部的上部的内径在使用者的推力作用下能够不断扩大,从而使得吸管管盖沿着吸管管体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从而将吸管管体的上部露出让使用者饮用。另外,由于吸管管体安装有第一挡块,吸管管盖的下部设有凸缘,因此第一挡块能够与凸缘相配合,从而限制吸管管盖向上移动的距离,防止吸管管盖从吸管管体上掉落。同时,由于吸管管盖设有摩擦部,因此使用者仅使用单手便能够通过摩擦部来移动吸管管盖,操作更加方便。由于使用弹性筋来连接吸管管体与吸管管盖,因此在防尘吸管使用完毕后,弹性筋能够收缩而使得吸管管盖回到最初的位置,从而让使用者在饮用完毕后放开手即可时管体封闭,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尘吸管的正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尘吸管的左视剖视图。其中,10-吸管管体;11-管部;12-第一挡块;13-第二挡块;20-吸管管盖;21-盖部;22-摩擦部;23-裂口;24-凸缘;30-弹性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病床用的角度指示装置作具体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尘吸管100包括吸管管体10、吸管管盖20以及弹性筋30。吸管管体10包含管部11以及安装在管部11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挡块12。吸管管盖20套在吸管管体10的一端上,包含盖部21以及摩擦部22。盖部21由塑料薄片围成,盖部21的上部呈圆台筒形,盖部21的上端设有多个裂口23,这些裂口23为矩形,沿盖部2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且从盖部21的上端面向盖部21的下端面的方向延伸。盖部21的下部设有一圈沿着盖部21的径向方向向内凸起的凸缘24,凸缘24的内径与吸管管体10的外径相等,从而使得吸管管盖20能够在吸管管体10上沿着吸管管体10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挡块12位于吸管管盖20的内部并且位于凸缘24的上方,用于与凸缘24相配合从而限制吸管管盖20向上移动的距离。摩擦部22安装在盖部21外表面上的,该摩擦部22的表面设有多个沿吸管管盖20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的V型槽,这些V型槽的开槽方向与吸管管盖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弹性筋30为弹性橡皮筋,用于连接吸管管体10与吸管管盖20。弹性筋30的数量为2根,分别位于吸管管体10的两侧,每根弹性筋30的一端均固定在吸管管体10的外表面的上端,另一端均固定在吸管管盖20的内表面的下端。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防尘吸管100的使用过程:在使用者需要饮用饮料时,使用者通过拇指或者食指压住摩擦部22,将吸管管盖20沿着吸管管体10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由于盖部21的上部设有的多个裂口23,在使用者的推力作用下使得盖部21的上部的内径能够不断扩大,从而使得吸管管体10能穿过吸管管盖20的上端并让吸管管体10的上部露出。当吸管管体10的上端超出吸管管盖20的上端后,使用者就能够通过吸管管体10饮用杯中的饮料。此时,弹性筋30处于拉伸状态,使用者可以持续压住摩擦部22从而保证吸管管盖20不会在饮用过程中因拉伸状态的弹性筋30的弹力而弹回到最初的位置。在使用者饮用完饮料后,使用者可以松开摩擦部22,拉伸状态的弹性筋30的弹力将使吸管管盖20沿着吸管管体10的长度方向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吸管管盖20移动到最初的位置,同时盖部21的上部由于弹性薄片的弹性作用能够恢复成最初的圆台筒形,从而使得吸管管体10的管口封闭。实施例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的防尘吸管,由于吸管管盖套在吸管管体上,因此能够防止灰尘从防尘吸管的管口掉入杯子中。由于吸管管盖包含盖部,该盖部由弹性薄片围成并且盖部的上部设有多个裂口,因此使用过程中,盖部的上部的内径在使用者的推力作用下能够不断扩大,从而使得吸管管盖沿着吸管管体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从而将吸管管体的上部露出让使用者饮用。另外,由于吸管管体安装有第一挡块,吸管管盖的下部设有凸缘,因此第一挡块能够与凸缘相配合,从而限制吸管管盖向上移动的距离,防止吸管管盖从吸管管体上掉落。同时,由于吸管管盖设有摩擦部,因此使用者仅使用单手便能够通过摩擦部来移动吸管管盖,操作更加方便。由于使用弹性筋来连接吸管管体与吸管管盖,因此在防尘吸管使用完毕后,弹性筋能够收缩而使得吸管管盖回到最初的位置,从而让使用者在饮用完毕后放开手即可时管体封闭,操作简单。由于吸管管体还安装有第二挡块,因此第二挡块能够与凸缘相配合,从而限制吸管管盖向下移动的距离,防止吸管管盖向下掉落。由于摩擦部的表面设有多个V型槽,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增加摩擦部的摩擦力,使得使用者移动吸管管盖时更加方便、省力。由于弹性筋的数量为2根,分别位于吸管管体周方向的两侧,因此使得吸管管体和吸管管盖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能够预防仅存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管管体,包含管部以及安装在所述管部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挡块;吸管管盖,套在所述吸管管体的一端上,包含由弹性薄片围成的盖部及安装在所述盖部外表面上的摩擦部;以及至少一根弹性筋,用于连接所述吸管管体与所述吸管管盖,一端固定在所述吸管管体的外表面的上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吸管管盖的内表面的下端,其中,所述盖部的上部呈圆台筒形,所述盖部的上端设有多个沿所述盖部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且从所述盖部的上端面向所述盖部的下端面的方向延伸的裂口,所述盖部的下部设有一圈沿着所述盖部的径向方向向内凸起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内径与所述吸管管体的外径相适应,从而使得所述吸管管盖能够在所述吸管管体上沿着所述吸管管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吸管管盖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凸缘的上方,用于与所述凸缘相配合从而限制所述吸管管盖向上移动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管管体,包含管部以及安装在所述管部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挡块;吸管管盖,套在所述吸管管体的一端上,包含由弹性薄片围成的盖部及安装在所述盖部外表面上的摩擦部;以及至少一根弹性筋,用于连接所述吸管管体与所述吸管管盖,一端固定在所述吸管管体的外表面的上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吸管管盖的内表面的下端,其中,所述盖部的上部呈圆台筒形,所述盖部的上端设有多个沿所述盖部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且从所述盖部的上端面向所述盖部的下端面的方向延伸的裂口,所述盖部的下部设有一圈沿着所述盖部的径向方向向内凸起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内径与所述吸管管体的外径相适应,从而使得所述吸管管盖能够在所述吸管管体上沿着所述吸管管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吸管管盖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凸缘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