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酸酯树脂酯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253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氰酸酯树脂酯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称取如下重量份原料:10‑15份二酚基丙烷,0.5‑1.0份三乙胺,35‑50份丙酮,25‑35份无水乙醇,20‑30份氯化氰;步骤S2、将二酚基丙烷和三乙胺加入装有丙酮的烧杯中,45℃水浴加热,以100r/min的转速搅拌45min,取出,静置30min,制得混合液A;步骤S3、通过反应釜进行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反应釜换热效率高、效果好,能够快速带走反应热,不易造成副反应发生;能够在搅拌时对物料进行切割,避免随着反应的进行物料粘度变大导致反应不均匀,换热完成后与剩余物料混合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氰酸酯树脂酯化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氰酸酯树脂酯化工艺。
技术介绍
氰酸酯树脂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氰酸酯官能团(-OCN)的酚衍生物,它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三环化反应,生成含有三嗪环的高交联密度网络结构的高性能树脂。固化的氰酸酯树脂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40℃-280℃)、低的介电常数(2.8-3.2)和介电损耗(0.002-0.008)、高的热稳定性及低吸湿率(<1.5%)、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粘结性能,可适用于预浸料/热压罐、树脂传递模塑(RTM)、缠绕等多种成型工艺。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457586A公开了一种树脂反应釜,包括树脂反应釜本体,所述树脂反应釜本体设置有釜体,所述釜体的最底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树脂反应釜本体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安装在釜体的上部,所述树脂反应釜本体设置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安装在搅拌杆的下部,所述树脂反应釜本体设置有加热装置,安装在树脂反应釜本体的搅拌杆上,所述树脂反应釜本体设置有温度探测装置,所述温度探侧装置安装在釜体的下部,其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制作简单,成本低,加热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氰酸酯树脂酯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称取如下重量份原料:10‑15份二酚基丙烷,0.5‑1.0份三乙胺,35‑50份丙酮,25‑35份无水乙醇,20‑30份氯化氰;步骤S2、将二酚基丙烷和三乙胺加入装有丙酮的烧杯中,45℃水浴加热,以100r/min的转速搅拌45min,静置30min,制得混合液A;步骤S3、通过反应釜进行反应,具体步骤如下所示:第一步、将无水乙醇和氯化氰加入反应釜第二储料箱(37)中形成物料,进料控制器(36)控制一半物料进入釜体(31)内部,打开搅拌电机(11),搅拌电机(11)带动传动杆(13)转动,带动U型搅拌器(14)进行旋转,控制温度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氰酸酯树脂酯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称取如下重量份原料:10-15份二酚基丙烷,0.5-1.0份三乙胺,35-50份丙酮,25-35份无水乙醇,20-30份氯化氰;步骤S2、将二酚基丙烷和三乙胺加入装有丙酮的烧杯中,45℃水浴加热,以100r/min的转速搅拌45min,静置30min,制得混合液A;步骤S3、通过反应釜进行反应,具体步骤如下所示:第一步、将无水乙醇和氯化氰加入反应釜第二储料箱(37)中形成物料,进料控制器(36)控制一半物料进入釜体(31)内部,打开搅拌电机(11),搅拌电机(11)带动传动杆(13)转动,带动U型搅拌器(14)进行旋转,控制温度调节套(34)温度为0℃;第二步、将步骤S1制得的混合液A加入反应釜加液管(33)中,打开加液管(33),将混合液A与物料混合,控制U型搅拌器(14)以12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5min,制得反应后的物料;第三步、打开水箱进水口(27)与水箱出水口(271),将水从箱进水口(27)通入水箱且从水箱出水口(271)流出,打开连接管(25)阀门,步骤S3第二步中反应后的物料从连接管(25)流入第一储料箱(23)中,关闭连接管(25)阀门,进料控制器(36)控制剩余物料进入釜体(31)内部,第一储料箱(23)中物料经过循环水系统完成换热,打开驱动电机(21),完成换热后的物料通过第二竖直管道(24)重新进入釜体(31)内部,完成换热的物料与釜体(31)内部的剩余物料进行混合,再次进行换热,结束后,打开出料口(26)阀门,将物料排出反应釜,制得氰酸酯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酸酯树脂酯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反应釜包括搅拌机构(1)、换热机构(2)和釜体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1)一端安装在釜体机构(3)纵向中心位置上方,所述搅拌机构(1)另一端安装在釜体机构(3)内部纵向中心位置,所述换热机构(2)安装在釜体机构(3)下方,所述换热机构(2)两侧包覆在釜体机构(3)两侧以及下方表面;所述搅拌机构(1)包括搅拌电机(11)、固定支架(12)、传动杆(13)、U型搅拌器(14)、固定杆(15)和锯齿(16),所述搅拌电机(11)固定在固定支架(12)上方,所述传动杆(13)顶端贯穿固定支架(12)与搅拌电机(11)连接,所述传动杆(13)底端贯穿固定杆(15)与U型搅拌器(14)连接,所述固定杆(15)两端分别与U型搅拌器(14)两端连接固定,所述锯齿(16)设置在U型搅拌器(14)底端下表面;所述换热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第一竖直管道(22)、第一储料箱(23)、第二竖直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春晖朱芝峰邵家伟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天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