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晟辰专利>正文

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9084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12
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包括增糙层、过渡结合层、人工土壤层、植物种子层、保护层,所述的增糙层、过渡结合层、人工土壤层、植物种子层、保护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本专利通过增糙层→过度结合层→人工土壤层→保护层的紧密贴附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植绿系统,建立起适合植物根系发育的营养层、植物生长层的水及营养供给、使岩面稳固,延长了高陡岩坡植绿系统的寿命,系统经过数年,植物根系牢固并密集地锚固于各层,起到绿化、护坡的双重作用;解决了植绿系统寿命问题,通过透水混凝土中间体使得裸岩面与人造土壤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防止了人造土壤层与植绿层滑脱,大大提高了植绿系统的服务时间。

A Green Planting System on High and Steep Bare Rock Slopes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陡裸岩坡面环境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量废弃露天采石场、切挖山体的公路及铁路,形成大量的裸露岩石的40°—70°坡度的陡峭岩质边坡或岩壁,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切挖山体使边坡稳定性变得脆弱;植被生长所需的表层土和营养物质严重匮乏,岩石坡面不具备植被生长所必需的土壤环境,坡面外力侵蚀以径流侵蚀为主,治理、绿化难度很大。同时,边坡稳固性急剧降低,易发生掉块、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公路、铁路运输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公路、铁路岩石边坡的绿化及植被修复显得尤为重要。露天采石场、公路、铁路边坡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基础设施的安定性与使用寿命。因此,基础设施的边坡防护成为高速公路、铁路、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问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植被护坡从单纯的水土保持转向水土保持、固坡与景观改善相结合。高陡岩坡绿化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人工种草、土工网植草、预制框格铺草皮、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喷射、三维植被网、植生袋、植被型多孔混凝土护坡等等许多新方法和工艺的应用,形成了许多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人工土壤基材组成和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糙层、过渡结合层、人工土壤层、植物种子层、保护层,所述的增糙层、过渡结合层、人工土壤层、植物种子层、保护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糙层、过渡结合层、人工土壤层、植物种子层、保护层,所述的增糙层、过渡结合层、人工土壤层、植物种子层、保护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糙层包括如下物质组成:0.22%的P·S·A42.5矿渣水泥,42.56%的粒径3—5mm的破碎陶粒,56.26%金矿尾矿,0.20%的木质素磺酸钙,0.76%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结合层包括如下物质组成:35.150%的5—50mm连续级配的磨砂陶粒,63.500%的金矿尾矿,0.320%的P·S·A42.5矿渣水泥,0.350%的秸秆纤维,0.050%的木质素磺酸钙,0.130%水,0.300%的过磷酸钙粉料,0.049%的硫酸亚铁,0.001%的生根剂,0.150%的甲酸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土壤层包括如下物质组成:79.350%的腐熟的人造土壤,0.140%的P·S·A42.5矿渣水泥,0.150%的木质素磺酸钙,19.454%的磨砂陶粒,0.300%的过磷酸钙粉,0.050%的硫酸亚铁,0.006%的生根剂,0.100%钙基膨润土,0.450%的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包括如下物质组成:60.60%的金矿尾矿,0.140%的P·S·A42.5矿渣水泥,29.00%的磨砂陶粒,0.06%的0.5—3mm粒径的未吸水的SAP保水剂,4.80%的秸秆颗粒,5.40%的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清理、整平裸岩面,清除坡面松散物,对坡面较大坑穴进行回填处理,破碎地段,需要施工锚杆加固岩坡,并用高压水枪清洗裸岩面;步骤二:构建增糙层:将P·S·A42.5矿渣水泥、粒径3—5mm的破碎陶粒、金矿尾矿、木质素磺酸钙、和水强制式搅拌成均匀砂浆,喷播在裸岩面上,喷播厚度10mm—30mm;步骤三:构建过渡结合层:将5—50mm连续级配的磨砂陶粒、金矿尾矿、P·S·A42.5矿渣水泥、秸秆纤维、木质素磺酸钙、水、过磷酸钙粉料、硫酸亚铁、生根剂0.001%、甲酸钙混合强制式搅拌均匀成砂浆,喷播到增糙层上,喷播厚度30—60mm,过渡结合层为透水混凝土,是水分兼根系养分供应层,该层表面喷播成乳突状,砂浆pH值控制在6.8—7.5之间,喷播完成后,喷水常规养护7天,即可进行后续的人工土壤层喷播;步骤四:构建人工土壤层喷播:向腐熟的人造土壤加入P·S·A42.5矿渣水泥、木质素磺酸钙、磨砂陶粒、过磷酸钙粉、硫酸亚铁、生根剂、钙基膨润土、水混合强制式搅拌均匀;本层喷播厚度为120-150mm,需分三次喷播完成,每次喷播厚度40—55mm。该层表面喷播成乳突状;步骤五:构建植物种子层:人工土壤层的喷播材料另加入10%的3—15mm连续级配磨砂陶粒、0.15%的木质素磺酸钙以及15—25g/m2的植物种子强制式搅拌均匀,喷播厚度20—30mm;步骤六:构建保护层:喷播厚度2—5mm,材料混合前需对SAP保水剂预喷水搅均,边搅拌边喷水,喷水量约为SAP吸水能力的85%。然后用金矿尾矿、P·S·A42.5矿渣水泥、磨砂陶粒、0.5—3mm粒径的SAP保水剂、秸秆颗粒混合强制式搅拌成为透水混凝土;水灰比0.36,且不含SAP的吸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显顺
申请(专利权)人:刘晟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