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908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认定;步骤二,茶园管理;步骤三,品种繁育;步骤四,间隔散种;步骤五,后期培护;土壤需为板页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黑色砂型土壤;选择海拔600‑800米,植被丰茂的向阳山腰或山脚腐殖土沉积的洼地,土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肥沃,周围植被良好,气候温和,坡度适中,交通便利的地方;该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可以打造出真正的天然有机茶园、茶树生产旺盛,叶片油亮、鲜嫩多汁;茶叶内质营养成分充足,内含物有效成分(包括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含量奇高;干茶品质优异,香气高远,香味高雅,口感浓郁、回味甘甜。

A Management Method of Bulk Tea Plantation in Small Production Are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种植
,具体为一种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目前,多数茶农或者茶叶合作社在建设茶园基地的时候,喜欢选择开阔的山地、田野修葺整理出一片茶园,认为具成片成规模,景色壮观。但是这种公知性、大众化的随意性开垦的茶园,出产的茶叶不能完全保证优异品质,因此设计一种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认定;步骤二,茶园管理;步骤三,品种繁育;步骤四,间隔散种;步骤五,后期培护;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土壤需为板页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黑色砂型土壤;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茶园管理包括以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认定;步骤二,茶园管理;步骤三,品种繁育;步骤四,间隔散种;步骤五,后期培护;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土壤需为板页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黑色砂型土壤;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茶园管理包括以下步骤:1)茶园规划:选择海拔600‑800米,植被丰茂的向阳山腰或山脚腐殖土沉积的洼地,土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肥沃,周围植被良好,气候温和,坡度适中,交通便利的地方;2)茶园开垦:沿等高线开挖水平台地,台面宽2米,台距1.5米左右,道路、排灌系工程、绿化带、场部要合理布局,园间有一定的植被;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采用半木千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作插穗,穗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产区散种茶园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认定;步骤二,茶园管理;步骤三,品种繁育;步骤四,间隔散种;步骤五,后期培护;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土壤需为板页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黑色砂型土壤;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茶园管理包括以下步骤:1)茶园规划:选择海拔600-800米,植被丰茂的向阳山腰或山脚腐殖土沉积的洼地,土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肥沃,周围植被良好,气候温和,坡度适中,交通便利的地方;2)茶园开垦:沿等高线开挖水平台地,台面宽2米,台距1.5米左右,道路、排灌系工程、绿化带、场部要合理布局,园间有一定的植被;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采用半木千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作插穗,穗长5厘米,带一叶一腋芽,苗床采用黄壤卫生土,苗床保持湿润、遮阴,于6~11月份扦插,一龄茶苗出圃定植;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保持山顶的原生态植被、地块的自然地形地貌间隔带,分散种植在小产区范围内;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后期培护包括:1)防治茶毛虫:①及时摘除茶毛虫卵块和虫群:在11月至翌年3月间采取人工摘除越冬卵块,同时利用该虫群集性强的特点,结合田间操作摘除虫群;②灯光诱杀:在成虫羽化期安装杀虫灯诱蛾,减轻田间虫口数量;③药剂防治:掌握在低龄幼虫时期前喷药,药剂可选用10000PIB·μ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10%联苯菊酯水乳剂3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翔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资兴东江狗脑贡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