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013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包括:外套筒、弹簧、内套筒;所述外套筒设置在立柱的顶端,且外套筒与立柱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外套筒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弹簧与外套筒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内套筒设置在外套筒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内套筒与外套筒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内套筒的顶端,且固定板与内套筒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以及具备良好的防护减震功能,对光伏太阳能发电板起到较好的地震防护作用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装置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Photovoltaic Support for Seismic 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在新能源的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亚欧地震带两大世界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由于地震时会对地面上的产生一定的振动影响,因此对建设在地震带上的光伏太阳能发电板支架的防震要求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的光伏支架还存在多采用硬性连接,导致地震时光伏太阳能发电板无法进行有效的缓震作用,极易造成光伏太阳能发电板的变形损坏,同时少数具备减震作用的光伏支架在减震结构上尚不完善,无法进行前后左右晃动及上下运动,导致缓震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光伏支架还存在多采用硬性连接,导致地震时光伏太阳能发电板无法进行有效的缓震作用,极易造成光伏太阳能发电板的变形损坏,同时少数具备减震作用的光伏支架在减震结构上尚不完善,无法进行前后左右晃动及上下运动,导致缓震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包括:立柱、底座、外套筒、弹簧、内套筒、固定板、纵梁、横梁;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底座,且立柱与底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外套筒设置在立柱的顶端,且外套筒与立柱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外套筒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弹簧与外套筒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内套筒设置在外套筒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内套筒与外套筒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内套筒的顶端,且固定板与内套筒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纵梁设置在固定板的上部中间位置,且纵梁与固定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设置在纵梁的中间,且横梁与纵梁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所述立柱采用无缝钢管制成,且立柱呈矩形排列方式设置有四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所述外套筒上部为无缝钢管,下部为圆形法兰盘,且外套筒下部的圆形法兰盘与弹簧的底端焊接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所述内套筒下部为无缝钢管,上部为圆形法兰盘,且内套筒上部的圆形法兰盘与弹簧的顶端焊接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所述固定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固定板呈平行排列方式在内套筒的顶端设置有两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所述纵梁呈75度夹角设置,且纵梁焊接在固定板上后呈25度倾斜坡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通过将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利用弹簧进行连接的设计结构,可以使安装在上方的光伏太阳能发电板在地震发生时通过内套筒在外套筒内利用弹簧进行一定幅度的前后左右晃动,以及上下运动,从而起到良好缓震的作用,避免硬性连接导致上方的光伏太阳能发电板受震造成变形损坏的问题。2、本技术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通过将内套筒套入外套筒内,并利用之间的活动间隙,可以对弹簧的晃动范围进行有效限制,避免大风天气造成上方的光伏太阳能发电板晃动幅度范围过大,导致与相邻的光伏太阳能发电板产生碰撞,并且防止弹簧断裂时造成光伏太阳能发电板直接脱落的问题。3、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以及具备良好的防护减震功能,对光伏太阳能发电板起到较好的地震防护作用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缓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套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套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柱结构示意图。图中:立柱1、底座2、外套筒3、弹簧4、内套筒5、固定板6、纵梁7、横梁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包括:立柱1、底座2、外套筒3、弹簧4、内套筒5、固定板6、纵梁7、横梁8;立柱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且立柱1与底座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外套筒3设置在立柱1的顶端,且外套筒3与立柱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弹簧4设置在外套筒3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弹簧4与外套筒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内套筒5设置在外套筒3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内套筒5与外套筒3通过弹簧4相连接;固定板6设置在内套筒5的顶端,且固定板6与内套筒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纵梁7设置在固定板6的上部中间位置,且纵梁7与固定板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横梁8设置在纵梁7的中间,且横梁8与纵梁7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具体的,参见图5所示,立柱1的顶端焊接有圆盘状的封头,且立柱1顶端的封头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套筒3的螺纹孔。具体的,外套筒3上部的无缝钢管内径为200mm,壁厚为5mm,长度为300mm。且外套筒3通过弹簧4与内套筒5组成该装置的缓震结构。具体的,内套筒5下部的无缝钢管外径为150mm,壁厚为5mm,长度为300mm,且内套筒5通过弹簧4支撑与外套筒3的形成50mm的高度间隙。具体的,参见与2所示,固定板6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固定板6呈平行排列方式在内套筒5的顶端设置有两处。具体的,纵梁7的中间呈纵梁排列方式至少焊接有三处横梁8,且纵梁7与横梁8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光伏太阳发电板的螺栓孔。具体实施步骤:首先将光伏太阳能发电板通过螺栓安装在纵梁7或横梁8上,然后将该装置利用底座2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或其它安装位置事先打好的桩基础上即可完成安装,并且根据安装面积可将该装置依次排列安装多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包括:立柱(1)、底座(2)、外套筒(3)、弹簧(4)、内套筒(5)、固定板(6)、纵梁(7)、横梁(8);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且立柱(1)与底座(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外套筒(3)设置在立柱(1)的顶端,且外套筒(3)与立柱(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弹簧(4)设置在外套筒(3)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弹簧(4)与外套筒(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内套筒(5)设置在外套筒(3)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内套筒(5)与外套筒(3)通过弹簧(4)相连接;所述固定板(6)设置在内套筒(5)的顶端,且固定板(6)与内套筒(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纵梁(7)设置在固定板(6)的上部中间位置,且纵梁(7)与固定板(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8)设置在纵梁(7)的中间,且横梁(8)与纵梁(7)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震带的光伏支架,包括:立柱(1)、底座(2)、外套筒(3)、弹簧(4)、内套筒(5)、固定板(6)、纵梁(7)、横梁(8);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且立柱(1)与底座(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外套筒(3)设置在立柱(1)的顶端,且外套筒(3)与立柱(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弹簧(4)设置在外套筒(3)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弹簧(4)与外套筒(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内套筒(5)设置在外套筒(3)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内套筒(5)与外套筒(3)通过弹簧(4)相连接;所述固定板(6)设置在内套筒(5)的顶端,且固定板(6)与内套筒(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纵梁(7)设置在固定板(6)的上部中间位置,且纵梁(7)与固定板(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8)设置在纵梁(7)的中间,且横梁(8)与纵梁(7)通过焊接方式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五奎刘强雷晓全李文江
申请(专利权)人:澄城县力科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