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防水接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材防水接口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天线接口结构,大多采用在接口线材与外壳接合处打胶防水,以起到轴向防水保护的作用,但是这种防水方式会导致装配或使用时打胶处会出现防水不良、以及拆装不方便、可靠性不高等问题;另外部分天线接口结构出于防水考虑使用MCK、FEI等射频接口进行转接,然后在线材与连接器接合处进行打胶防水,但是这种线材防水接口结构的结构复杂,不能直接使用IPEX接头,从而导致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堆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线材防水接口结构,有效改善线材接口防水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线材防水接口结构,其包括第一过线塞、第二过线塞、以及密封圈;所述第一过线塞上设有供所述线材穿过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尺寸较小的第一孔以及尺寸较大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的过渡处形成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过线塞上设有供所述线材穿过的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塞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二孔中的结合部;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线材上并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防水接口结构,用在线材(4)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线塞(1)、第二过线塞(2)、以及密封圈(3);所述第一过线塞(1)上设有供所述线材(4)穿过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尺寸较小的第一孔(11)以及尺寸较大的第二孔(12),所述第一孔(11)与所述第二孔(12)的过渡处形成有第一抵接部(13);所述第二过线塞(2)上设有供所述线材(4)穿过的过线孔(21),所述第二过线塞(2)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二孔(12)中的结合部(23);所述密封圈(3)套设在所述线材(4)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部(13)与所述结合部(23)之间,所述密封圈(3)与所述线材(4)之间过盈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防水接口结构,用在线材(4)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线塞(1)、第二过线塞(2)、以及密封圈(3);所述第一过线塞(1)上设有供所述线材(4)穿过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尺寸较小的第一孔(11)以及尺寸较大的第二孔(12),所述第一孔(11)与所述第二孔(12)的过渡处形成有第一抵接部(13);所述第二过线塞(2)上设有供所述线材(4)穿过的过线孔(21),所述第二过线塞(2)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二孔(12)中的结合部(23);所述密封圈(3)套设在所述线材(4)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部(13)与所述结合部(23)之间,所述密封圈(3)与所述线材(4)之间过盈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防水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线塞(2)还包括露出在所述第二孔(12)外的露出部(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防水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出部(22)上与所述结合部(23)的过渡处凸起形成有第二抵接部(221),所述第二抵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搌,徐超,苗利恒,王江,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