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914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包括外壳体、安装槽和散热组件,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中空槽,且中空槽的内侧安装有内壳体,所述安装槽设置于内壳体的内部,且安装槽的一侧安装有壳盖,所述壳盖的内侧两端固定有卡块,且卡块与壳盖之间为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外壳体的内部上下两侧,且外壳体的一侧安装有防潮透气组件,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有缓冲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内侧包括有散热铝片、支撑杆和散热孔,所述散热铝片安装于中空槽的内侧,且散热铝片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杆。该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设置有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双层结构便于对安装槽内的锂电池本体进行安全保护。

A Moistureproof and Shock Absorption Buffer Power Lithium Battery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
本技术涉及动力锂电池外壳
,具体为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指容量在3AH以上的锂离子电池。动力锂电池外壳是锂电池的防护性壳体,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特别是锂电池动力汽车的推广应用,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因此锂电池的各类配件如锂电池外壳的需求也逐步增大。现有的动力锂电池外壳多为密封结构,热量不易散出,而设置有散热孔的锂电池外壳则不具备相应的防潮结构,锂电池容易受潮损坏,并且也不具备有效的减震缓冲结构,其内部的锂电池容易碰撞受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动力锂电池外壳多为密封结构,热量不易散出,而设置有散热孔的锂电池外壳则不具备相应的防潮结构,锂电池容易受潮损坏,并且也不具备有效的减震缓冲结构,其内部的锂电池容易碰撞受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安装槽(4)和散热组件(7),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中空槽(2),且中空槽(2)的内侧安装有内壳体(3),所述安装槽(4)设置于内壳体(3)的内部,且安装槽(4)的一侧安装有壳盖(5),所述壳盖(5)的内侧两端固定有卡块(6),且卡块(6)与壳盖(5)之间为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散热组件(7)设置于外壳体(1)的内部上下两侧,且外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防潮透气组件(8),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有缓冲组件(9);所述散热组件(7)的内侧包括有散热铝片(701)、支撑杆(702)和散热孔(703),所述散热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安装槽(4)和散热组件(7),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中空槽(2),且中空槽(2)的内侧安装有内壳体(3),所述安装槽(4)设置于内壳体(3)的内部,且安装槽(4)的一侧安装有壳盖(5),所述壳盖(5)的内侧两端固定有卡块(6),且卡块(6)与壳盖(5)之间为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散热组件(7)设置于外壳体(1)的内部上下两侧,且外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防潮透气组件(8),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有缓冲组件(9);所述散热组件(7)的内侧包括有散热铝片(701)、支撑杆(702)和散热孔(703),所述散热铝片(701)安装于中空槽(2)的内侧,且散热铝片(701)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杆(702),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孔(7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且具有减震缓冲的动力锂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铝片(701)的上侧面与外壳体(1)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且外壳体(1)的对称中心与内壳体(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烽王廷康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晟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