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81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所述基板上形成纵向延伸且横向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第一电极导线以及横向延伸且纵向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同层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单元组成单层ITO,并通过第一电极连接线路将第一触控电极单元与触控芯片进行电性连接,通过第二电极连接线路将第二触控电极单元与触控芯片进行电性连接。相比使用两层透明导电材料通过光学胶组合形成,或由玻璃正反面镀ITO形成的触控屏,成本低,加工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并且生产的触控屏厚度薄重量轻。

A Single Layer Compatible Touch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
本技术涉及触控
,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触控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其中互容式触控屏以它的超强灵敏度,多点触摸的功能得到广泛的使用。互容式触控屏一般由两层ITO电极进行电路设计,以实现其所需要的触摸功能。目前两层ITO电极一般由两层透明导电材料通过光学胶组合形成,或由玻璃正反面镀ITO形成,对两层透明导电材料制做的互容式产品由于多了一层透明导电材料层和光学胶层,成本高昂,出现不良产品形成的损失也高;用玻璃两面镀ITO电极制做互容式触控屏虽成本较两层透明导电材料成本低,但在玻璃上面制做电极图案工艺复杂,另外生产过程中玻璃容易破裂不良较高,另外玻璃还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对操作人员产生割伤等危害,生产出来的产品厚度厚重量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所述基板上形成纵向延伸且横向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第一电极导线以及横向延伸且纵向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同层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导线形成于两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之间,用于两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的电性连接,两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导线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导线和绝缘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导线横跨所述第一电极导线,使得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之间进行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块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导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导线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极导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导线形成电性绝缘。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顶部形成第一电极连接线路,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和所述触控芯片。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两端边缘形成第二电极连接线路,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和所述触控芯片。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形成有电极走线区,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路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路分别设于所述电极走线区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呈矩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的长度为4.0至4.5毫米,宽度为3.0到3.5毫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包括第一矩形部和第二矩形部,所述第一矩形部和所述第二矩形部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部的左长为1.8到2.2毫米,中长为0.8到1.2毫米,右长为1.8到2.2毫米;所述第二矩形部的上宽为1.6到2.0毫米,中宽为1.7到2.1毫米,下宽为1.6到2.0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单元组成单层ITO,并通过第一电极连接线路将第一触控电极单元与触控芯片进行电性连接,通过第二电极连接线路将第二触控电极单元与触控芯片进行电性连接。相比使用两层透明导电材料通过光学胶组合形成,或由玻璃正反面镀ITO形成的触控屏,成本低,加工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并且生产的触控屏厚度薄重量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极图案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和第二触控电极单元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矩形部和第二矩形部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的外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电极连接线路和第二电极连接线路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电极走线区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板;2-触控芯片;30-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1-第一电极导线;40-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1-第二电极导线;401-第一矩形部;402-第二矩形部;L0-长度;W0-宽度;L1-左长;L2-中长;L3-右长;W1-上宽;W2-中宽;W3-下宽;5-绝缘块;61-第一电极连接线路;62-第二电极连接线路;7-电极走线区;101-ITO电极;102-电极图案;103-柔性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互容式触控屏采用ITO(氧化铟锡)制作横向电极与纵向电极,它两组电极交叉的地方将会形成电容,也即这两组电极分别构成了电容的两极。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互电容大小时,横向的电极依次发出激励信号,纵向的所有电极同时接收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横向和纵向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当人体手指接近时,会导致局部电容量减少,根据触摸屏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就因此,屏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的真实坐标。请参照图1和图4,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以及与所述基板1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2,所述基板1上形成纵向延伸且横向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第一电极导线31以及横向延伸且纵向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同层设置。请参照图4和图6,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形成于两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之间,所述两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的电性连接,两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的两侧。请参照图5和图6,所述基板1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导线41和绝缘块5,所述第二电极导线41横跨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使得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之间进行电性连接。请参照图4和图5,所述绝缘块5,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和所述第二电极导线41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和所述第二电极导线41形成电性绝缘。请参照图3,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同层设置组成单层ITO,相比传统的使用两层透明导电材料通过光学胶组合形成,或由玻璃正反面镀ITO形成的触控屏,成本低,加工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并且生产的触控屏厚度薄重量轻。请参照图3和图9,所述基板1的顶部形成第一电极连接线路61,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路6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和所述触控芯片2。请参照图3和图9,所述基板1的两端边缘形成第二电极连接线路62,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路6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和所述触控芯片2。请参照图2,图9和图10,所述基板1上形成有电极走线区7,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路61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路62分别设于所述电极走线区7内。请参照图4,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呈矩形,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的长度L0为4.0至4.5毫米,宽度W0为3.0到3.5毫米。请参照图6,图7和图8,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呈十字形,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包括第一矩形部401和第二矩形部402,所述第一矩形部401和所述第二矩形部40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矩形部401的左长L1为1.8到2.2毫米,中长L2为0.8到1.2毫米,右长L3为1.8到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以及与所述基板(1)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2),所述基板(1)上形成纵向延伸且横向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第一电极导线(31)以及横向延伸且纵向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形成于两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之间,用于两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的电性连接,两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的两侧;所述基板(1)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导线(41),横跨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使得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之间进行电性连接;绝缘块(5),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和所述一第二电极导线(41)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和所述第二电极导线(41)形成电性绝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以及与所述基板(1)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2),所述基板(1)上形成纵向延伸且横向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第一电极导线(31)以及横向延伸且纵向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形成于两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之间,用于两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的电性连接,两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的两侧;所述基板(1)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导线(41),横跨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使得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单元(40)之间进行电性连接;绝缘块(5),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和所述一第二电极导线(41)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极导线(31)和所述第二电极导线(41)形成电性绝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顶部形成第一电极连接线路(61),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路(6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单元(30)和所述触控芯片(2);所述基板(1)的两端边缘形成第二电极连接线路(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华黄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名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