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510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包软阀座,所述软阀座左右侧面对称设有第三凸起密封圈,所述软阀座外侧面对称设有卡头,所述软阀座后侧内侧面中部的右侧设有第一密封挡条,所述软阀座前侧内侧面中部的左侧设有第二密封挡条,所述软阀座顶侧面开设有上轴孔,所述上轴孔顶端设有第一定位凸台,所述上轴孔内侧面设有第一凸起密封圈,所述软阀座底侧面开设有下轴孔,所述下轴孔底端设有第二定位凸台。该种中线蝶阀软阀座,可快速的将软阀座安装到阀体上,节省了调整轴孔位置的时间,提高了软阀座的安装效率,同时,避免因软阀座内壁磨损而使阀板的密封性减弱,防止阀板泄漏,提高了软阀座的使用寿命。

A Soft Seat for Midline Butterfl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
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为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
技术介绍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座是指阀门内可拆卸面部件,用于支撑阀芯全关位置,并构成密封副,一般阀座直径即为阀门最大流通直径,蝶阀的阀座材质非常广泛,各类橡胶、塑料和金属材料均可作为阀座的材质。现有的中线蝶阀软阀座在安装时,首先需要将软阀座先安装到阀体上,然后将软阀座的轴孔位置和阀体的轴孔位置进行对准调整,安装时间过长,安装效率低,另外,蝶阀是通过阀板边缘与软阀座内壁贴合来达到密封的效果,在使用一段后,软阀座内壁会出现磨损,使阀板的密封性减弱,易造成泄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包软阀座,所述软阀座左右侧面对称设有第三凸起密封圈,所述软阀座外侧面对称设有卡头,所述软阀座后侧内侧面中部的右侧设有第一密封挡条,所述软阀座前侧内侧面中部的左侧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包软阀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阀座(1)左右侧面对称设有第三凸起密封圈(11),所述软阀座(1)外侧面对称设有卡头(12),所述软阀座(1)后侧内侧面中部的右侧设有第一密封挡条(13),所述软阀座(1)前侧内侧面中部的左侧设有第二密封挡条(14),所述软阀座(1)顶侧面开设有上轴孔(2),所述上轴孔(2)顶端设有第一定位凸台(21),所述上轴孔(2)内侧面设有第一凸起密封圈(22),所述软阀座(1)底侧面开设有下轴孔(3),所述下轴孔(3)底端设有第二定位凸台(31),所述下轴孔(3)内侧面设有第二凸起密封圈(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包软阀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阀座(1)左右侧面对称设有第三凸起密封圈(11),所述软阀座(1)外侧面对称设有卡头(12),所述软阀座(1)后侧内侧面中部的右侧设有第一密封挡条(13),所述软阀座(1)前侧内侧面中部的左侧设有第二密封挡条(14),所述软阀座(1)顶侧面开设有上轴孔(2),所述上轴孔(2)顶端设有第一定位凸台(21),所述上轴孔(2)内侧面设有第一凸起密封圈(22),所述软阀座(1)底侧面开设有下轴孔(3),所述下轴孔(3)底端设有第二定位凸台(31),所述下轴孔(3)内侧面设有第二凸起密封圈(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台(21)的中心线与上轴孔(2)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线蝶阀软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台(21)外侧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3),所述第一限位槽(23)绕上轴孔(2)的中心线呈环形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沃特斯众友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