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吊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397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挑吊梁,由悬挑端、配重端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连接杆组成,三者呈“H”型连接,连接杆上方平行设置有两块钢板Ⅰ,钢板Ⅰ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起吊孔Ⅰ,连接杆上与配重端的连接处平行设有两块钢板Ⅱ,钢板Ⅱ上各设有一个起吊孔Ⅱ,钢板Ⅰ和钢板Ⅱ与配重端在水平方向上呈垂直关系,悬挑端上设置有若干个起吊孔Ⅲ,用于起吊待安装的预制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在待安装预制墙板对应位置的上方楼板开洞,且可安装多种规格、重量的预制墙板,危险系数低,安装成本低,且操作效率高。

A kind of cantilever suspension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吊梁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悬挑吊梁。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节能减排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及要求,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预制墙板的吊装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序贯穿其中各个环节,尤其是,当有挑檐、栏杆等建筑阻碍的情况下,如:某会展中心,因展厅的二楼挑檐已浇筑完,预制墙板安装时需伸进去挑檐内约1700mm方可安装,因此,如何越过建筑障碍安全地将安装材料及取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目前常规的解决方案是:在待安装预制墙板对应位置的上方楼板开洞(圆孔直径约300mm),汽车吊将内预制墙板先吊至墙边竖起并斜靠于钢柱或砌筑上,再从二楼楼板开洞处将手拉葫芦放下,工人爬至预制墙板预安装位置的顶部,进行脱钩及换成手拉葫芦上的吊钩,预制墙板安装方可进行;但本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1)该方案需在预制墙板上方的楼面开洞方可进行安装,一天只能安装几块预制墙板,实施工期长,成本高,且效率低;(2)在该方案中,工人需爬至内预制墙板吊点处进行换吊钩,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第二层楼手拉葫芦需制作固定三脚架,其重量约700kg,起吊时,三脚架的重量+墙板重量(最重约6.7T)*1.5动荷系数,总荷载接近10吨,对第二层的悬挑楼板造成巨大的压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挑吊梁,无需在待安装预制墙板对应位置的上方楼板开洞,且可安装多种规格、重量的预制墙板,危险系数低,安装成本低,且操作效率高。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悬挑吊梁,由悬挑端、配重端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连接杆组成,三者呈“H”型连接,连接杆上方平行设置有两块钢板Ⅰ,钢板Ⅰ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起吊孔Ⅰ,连接杆上与配重端的连接处平行设有两块钢板Ⅱ,钢板Ⅱ上各设有一个起吊孔Ⅱ,钢板Ⅰ和钢板Ⅱ与配重端在水平方向上呈垂直关系,悬挑端上设置有若干个起吊孔Ⅲ,用于起吊待安装的预制墙板。优选地,连接杆由两块方通Ⅰ和两块方通Ⅱ,两块方通Ⅰ平行设置,其两侧末端分别与悬挑端和配重端固定,两块方通Ⅰ之间垂直固定两块方通Ⅱ,两块方通Ⅰ上各设置一块钢板Ⅰ和一块钢板Ⅱ。优选地,还包括两个钢板Ⅳ,分别与钢板Ⅱ呈垂直连接地固定在方通Ⅰ上。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个钢板Ⅲ,与钢板Ⅰ呈垂直连接地固定在方通Ⅰ上。优选地,两块方通Ⅰ与悬挑端连接处的外侧面各焊接有一个三角形加固钢板,两块方通Ⅰ与配重端连接处的外侧面各焊接有一个三角形加固钢板,两块方通Ⅰ与配重端连接处的底部各焊接有一个圆弧形加固钢板。优选地,配重端为重量为2.5~3T的铁块。优选地,悬挑端由一块30mm厚钢板Ⅴ和两块20mm厚加强钢板Ⅵ组成,钢板Ⅴ与连接杆焊接,钢板Ⅵ焊接在钢板Ⅴ两侧的末端,起吊孔Ⅲ设置在钢板Ⅴ上。优选地,还包括一30mm厚钢板Ⅶ,其两端分别与加强钢板Ⅵ连接,并于钢板Ⅴ呈平行关系,在垂直方向上,钢板Ⅶ的长度低于钢板Ⅴ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本技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了悬挑吊梁,在配重端设置2.5~3T的铁块,悬挑端上的设置有多个起吊孔,悬挑长度可根据待安装预制墙板的吊重和规格进行调整,可应用于多种规格及重量的预制墙板的吊装。(2)本技术无需在待安装预制墙板对应位置的上方楼板开洞,即可越过挑檐、栏杆等建筑阻碍,将预制墙板放在指定的位置,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攀爬,人身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且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所有荷载均直接作用于吊车上,对第二层楼板不产生任何影响,避免了楼板开裂及坍塌的风险,安装成本低,且操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际操作结构示意图其中:1、悬挑端2、配重端3、连接杆4、方通Ⅰ5、方通Ⅱ6、钢板Ⅰ7、起吊孔Ⅰ8、钢板Ⅱ9、起吊孔Ⅱ10、钢板Ⅲ11、钢板Ⅳ12、三角形加固钢板13、圆弧形加固钢板14、钢板Ⅴ15、钢板Ⅵ16、起吊孔Ⅲ17、钢板Ⅶ。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挑吊梁,由悬挑端1、配重端2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连接杆3组成,三者呈“H”型连接,配重端2.5~3T的铁块。连接杆由两块方通Ⅰ4和两块方通Ⅱ5,两块方通Ⅰ4平行设置,其两侧末端分别与悬挑端1和配重端2焊接固定,两块方通Ⅰ4之间垂直固定两块方通Ⅱ5,两块方通Ⅰ4在相同的位置各设置一个钢板Ⅰ6,钢板Ⅰ6上均匀设置有十个起吊孔Ⅰ7,方通Ⅰ4上与配重端2的连接处,平行设有两块钢板Ⅱ8,钢板Ⅱ8上各设有一个起吊孔Ⅱ9,钢板Ⅰ6和钢板Ⅱ8与配重端2在水平方向上呈垂直关系。悬挑端1由一块30mm厚钢板Ⅴ14和两块20mm厚加强钢板Ⅵ15组成,钢板Ⅴ14与两块方通Ⅰ4焊接,钢板Ⅵ15焊接在钢板Ⅴ14两侧的末端,形成“]”型结构关系,起吊孔Ⅲ16设置在钢板Ⅴ14上,用于起吊待安装的预制墙板。为了更好地加固钢板Ⅰ6与方通Ⅰ4连接,在方通Ⅰ4上还分别设有与钢板Ⅰ6呈垂直连接的七个钢板Ⅲ10。为了更好地加固钢板Ⅱ8与方通Ⅰ4连接,在方通Ⅰ4上还分别设有与钢板Ⅱ8呈垂直连接的一个钢板Ⅳ11。为了更好地加固配重端2与方通Ⅰ4连接,在两块方通Ⅰ4与配重端2连接处的外侧面各焊接有一个三角形加固钢板12,在两块方通Ⅰ4与配重端2连接处的底部各焊接有一个圆弧形加固钢板13。为了更好地加固悬挑端1与方通Ⅰ4连接,在两块方通Ⅰ4与悬挑端1连接处的外侧面各焊接有一个三角形加固钢板12。为了更好的保证悬挑端1在操作过程中的牢固性,设置一30mm厚钢板Ⅶ17,其两端分别与加强钢板Ⅵ15连接,并于钢板Ⅴ14呈平行关系,在垂直方向上,钢板Ⅶ17的长度低于钢板Ⅴ14的长度。以在某建筑物的二楼挑檐下部安装高度为5.99m的预制墙板为例,需将预制墙板安装在挑檐内1700mm的位置,其中,预制墙板的高度已超出了在公路上行驶不超过5米的限高要求,故该预制墙板在出厂及运输途中均处于平躺的状态,直至到达工地,准备吊装前需对墙板进行二次翻转,将吊车主钩直接连接本技术中的悬挑吊梁,与吊车主钩连接的有四个吊链,其中两个吊链与两个起吊孔Ⅱ9连接,另外两个吊链分别与起吊孔Ⅰ连接,根据预制墙板的具体重量,选择钢板Ⅰ6上相对应的起吊孔Ⅰ,悬挑吊梁的悬挑端1通过钢丝绳及起吊铁掌与预制墙板顶部的起吊螺丝套连接(如图4所示),其中,悬挑端1上钢丝绳连接的起吊孔Ⅲ16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待安装预制墙板顶部的起吊点间距进行调整,在检查所有吊具都连接无误并坚固到位后,直接在车上对预制墙板进行翻转,后期无须二次换钩,起吊前先在预制墙板底部铺设软性材料,翻转到位可直接起吊安装。吊车将悬挑端1伸进去挑檐内1700mm,预制墙板距安装位置上方600mm高左右略作停顿,施工人员可手扶预制墙板,控制预制墙板下落方向,预制墙板在此缓慢下降,待到距预埋钢筋顶部20mm处,利用反光镜进行钢筋与预留波纹盲孔的对位,预制墙板底部波纹盲孔位置与地面预埋钢筋位置对准后,将预制墙板缓慢下降,使之平稳就位,预制墙板就位后,将螺栓安装在钢筋结构上,先不预紧,根据之前地控制线,调整预制墙板的水平、垂直及标高,待均调整到误差范围内后将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吊梁,由悬挑端、配重端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连接杆组成,三者呈“H”型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杆上方平行设置有两块钢板Ⅰ,钢板Ⅰ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起吊孔Ⅰ,连接杆上与配重端的连接处平行设有两块钢板Ⅱ,钢板Ⅱ上各设有一个起吊孔Ⅱ,钢板Ⅰ和钢板Ⅱ与配重端在水平方向上呈垂直关系,悬挑端上设置有若干个起吊孔Ⅲ,用于起吊待安装的预制墙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吊梁,由悬挑端、配重端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连接杆组成,三者呈“H”型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杆上方平行设置有两块钢板Ⅰ,钢板Ⅰ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起吊孔Ⅰ,连接杆上与配重端的连接处平行设有两块钢板Ⅱ,钢板Ⅱ上各设有一个起吊孔Ⅱ,钢板Ⅰ和钢板Ⅱ与配重端在水平方向上呈垂直关系,悬挑端上设置有若干个起吊孔Ⅲ,用于起吊待安装的预制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吊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杆由两块方通Ⅰ和两块方通Ⅱ,两块方通Ⅰ平行设置,其两侧末端分别与悬挑端和配重端固定,两块方通Ⅰ之间垂直固定两块方通Ⅱ,两块方通Ⅰ上各设置一块钢板Ⅰ和一块钢板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吊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钢板Ⅳ,分别与钢板Ⅱ呈垂直连接地固定在方通Ⅰ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吊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健郭辉文汪嫄全吴勇蒋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建新型建筑构件有限公司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建四局深圳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