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37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该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包括屋顶盖和接水板,屋顶盖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接水板;屋顶盖,屋顶盖底端设置有内框,且屋顶盖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五根紧固条,内框位于紧固条之间,且紧固条均通过螺栓与内框连接,内框内壁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且内框内壁通过卡块卡接有受力层,接水板顶端开有水槽,且接水板底端并位于水槽内壁下方均匀开有至少六个水孔,该屋顶结构将使用古代建筑方式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大大提高屋顶的使用寿命;解决屋顶排水及降温的问题,避免了屋顶倒下容易将使用者砸伤,在降水量较少天气炎热时,屋顶又不便于降温的问题。

A Light Steel 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屋顶
,具体为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部分房屋材料中,所用到钢材制作屋顶结构,但由于钢材较重,在安装时需要多个紧固结构进行紧固,其中零件容易出现松动,屋顶的搭建就会垮塌,且对屋顶的受力性有极高的要求,如果屋顶倒下很容易将使用者砸伤,其次,屋顶所处环境位于室外,在降水量较多时,屋顶不便于排水,大多雨水随意的在屋顶中流动,不能够集中排向一处,且在降水量较少天气炎热时,屋顶又不便于降温,故而,我们提出将使用古代建筑方式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大大提高屋顶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屋顶垮塌,使用者被砸伤的事故,通过多个水孔将雨水排至墙壁的周围,从而给建筑整体进行降温,解决屋顶排水及降温的问题,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该屋顶结构将使用古代建筑方式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大大提高屋顶的使用寿命;解决屋顶排水及降温的问题,避免了屋顶倒下容易将使用者砸伤,在降水量较少天气炎热时,屋顶又不便于降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该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包括屋顶盖和接水板,所述屋顶盖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接水板;其特征在于:屋顶盖,所述屋顶盖底端设置有内框,且屋顶盖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五根紧固条,所述内框位于紧固条之间,且紧固条均通过螺栓与内框连接,所述内框内壁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且内框内壁通过卡块卡接有受力层,所述屋顶盖左右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搭板,且屋顶盖左右两侧并位于主搭板下方均设置有至少八块副搭板,所述副搭板与主搭板底端内侧均开有卡槽,且副搭板顶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弧面,所述主搭板的卡槽与弧面卡接,且副搭板的卡槽均与下一副搭板中的弧面卡接;接水板,所述接水板顶端开有水槽,且接水板底端并位于水槽内壁下方均匀开有至少六个水孔,所述水槽与水孔之间相互贯通,且接水板右侧并位于水槽右侧上方开有排水口,所述接水板底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嵌槽,且接水板底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且卡柱均与嵌槽卡接。作为优选的,所述主搭板与副搭板顶端均嵌接有白板,且白板均朝向于上方,所述白板表面呈白色并长度至少为3m,白色相对不受热影响,所以通过白板遮挡屋顶盖。作为优选的,所述屋顶盖顶端且位于弧面和卡槽连接处下方均开有内槽,且内槽内壁均紧密贴合有嵌棉,所述嵌棉均铺垫在卡槽下方,通过内槽就可接住小部分的雨水,加上嵌棉可吸附雨水,将雨水锁住在自身。作为优选的,所述副搭板末端朝向于水槽,且水槽的高度至少为5cm,所述排水口的高度位于水槽的3cm处,水槽接置住雨水,待雨水在水槽内积攒到超过3cm的高度时,雨水从排水口703中排出。作为优选的,所述内框左右两侧底端且位于卡块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块,且底块底端均设置有卡箍结构,所述底块之间相隔的距离至少为2.4m,通过底块的卡箍结构将墙壁卡住,加强底块与墙壁的连接性。作为优选的,所述屋顶盖、内框和受力层均由钢材质组成,且屋顶盖、内框和受力层组合呈“三角”形状,在所有的几何图形中,三角形的支撑性最强,三角形建筑方式常用于古代房屋搭建中,相比现代的平板式屋顶可受力性更优秀。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本技术的屋顶盖、内框和受力层组成“三角”形状,在所有的几何图形中,三角形的支撑性最强,三角形建筑方式常用于古代房屋搭建中,相比现代的平板式屋顶可受力性更优秀,而钢金属材质的坚硬度相比古代木材的坚硬度要高,将使用古代建筑方式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大大提高屋顶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屋顶垮塌,使用者被砸伤的事故。本技术通过本技术的水槽可接置住雨水,由于水槽的容量较大,待雨水在水槽内积攒到超过3cm的高度时,水流到达排水口的位置,随着水流持续的增加,雨水从排水口中排出,将雨水统一收集到接水板内,再统一进行排放,避免雨水随意流动导致屋顶盖内渗水,接水板内部接住的雨水流出,通过多个水孔将雨水排至墙壁的周围,从而给建筑整体进行降温,解决屋顶排水及降温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副搭板零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内槽零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接水板剖面示意图。图中:1屋顶盖;101紧固条;2内框;201底块;202卡块;203受力层;3主搭板;4副搭板;401卡槽;402弧面;5白板;6内槽;601嵌棉;7接水板;701水槽;702水孔;703排水口;704嵌槽;8盖板;801卡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该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包括屋顶盖1和接水板7,屋顶盖1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接水板7;其特征在于:屋顶盖1,屋顶盖1底端设置有内框2,且屋顶盖1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五根紧固条101,内框2位于紧固条101之间,且紧固条101均通过螺栓与内框2连接,内框2内壁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202,且内框2内壁通过卡块202卡接有受力层203,屋顶盖1左右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搭板3,且屋顶盖1左右两侧并位于主搭板3下方均设置有至少八块副搭板4,副搭板4与主搭板3底端内侧均开有卡槽401,且副搭板4顶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弧面402,主搭板3的卡槽401与弧面402卡接,且副搭板4的卡槽401均与下一副搭板4中的弧面402卡接,使用者在安装屋顶结构时,先将内框2搭建在墙壁上,内框2左右两侧底端且位于卡块202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块201,且底块201底端均设置有卡箍结构,底块201之间相隔的距离至少为2.4m,让底块201埋入墙壁中,并且通过底块201的卡箍结构将墙壁卡住,加强底块201与墙壁的连接性,且两块墙壁之间相隔的距离至少为2.4m,同时内框2被安装好,然后使用者可将受力层203对准推入到卡块202之间,通过卡块202将受力层203卡住,通过受力层203填充内框2底端的空间,加强内框2的受力程度,并且在受力层203安装完毕后,将屋顶盖1盖上内框2,通过屋顶盖1对内框2形成遮挡的效果,同时内框2的前后两端均会被紧固条101抵住,使用者可使用螺栓将紧固条101与内框2连接,从而紧固条101与内框2被固定,防止屋顶盖1脱落,完成屋顶盖1、内框2和受力层203的安装后,使用相匹配的遮板分别遮住屋顶盖1、内框2和受力层203的前后两端,从而形成屋顶结构,且防止受力层203从卡块202中脱落,屋顶盖1、内框2和受力层203均由钢材质组成,且屋顶盖1、内框2和受力层203组合呈“三角”形状,由于屋顶盖1、内框2和受力层203安装完毕后成“三角”形状,在所有的几何图形中,三角形的支撑性最强,三角形建筑方式常用于古代房屋搭建中,相比现代的平板式屋顶可受力性更优秀,而钢金属材质的坚硬度相比古代木材的坚硬度要高,将使用古代建筑方式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大大提高屋顶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屋顶垮塌,使用者被砸伤的事故;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该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包括屋顶盖(1)和接水板(7),所述屋顶盖(1)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接水板(7);其特征在于:屋顶盖(1),所述屋顶盖(1)底端设置有内框(2),且屋顶盖(1)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五根紧固条(101),所述内框(2)位于紧固条(101)之间,且紧固条(101)均通过螺栓与内框(2)连接,所述内框(2)内壁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202),且内框(2)内壁通过卡块(202)卡接有受力层(203),所述屋顶盖(1)左右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搭板(3),且屋顶盖(1)左右两侧并位于主搭板(3)下方均设置有至少八块副搭板(4),所述副搭板(4)与主搭板(3)底端内侧均开有卡槽(401),且副搭板(4)顶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弧面(402),所述主搭板(3)的卡槽(401)与弧面(402)卡接,且副搭板(4)的卡槽(401)均与下一副搭板(4)中的弧面(402)卡接;接水板(7),所述接水板(7)顶端开有水槽(701),且接水板(7)底端并位于水槽(701)内壁下方均匀开有至少六个水孔(702),所述水槽(701)与水孔(702)之间相互贯通,且接水板(7)右侧并位于水槽(701)右侧上方开有排水口(703),所述接水板(7)底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嵌槽(704),且接水板(7)底端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801),且卡柱(801)均与嵌槽(704)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该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包括屋顶盖(1)和接水板(7),所述屋顶盖(1)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接水板(7);其特征在于:屋顶盖(1),所述屋顶盖(1)底端设置有内框(2),且屋顶盖(1)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五根紧固条(101),所述内框(2)位于紧固条(101)之间,且紧固条(101)均通过螺栓与内框(2)连接,所述内框(2)内壁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202),且内框(2)内壁通过卡块(202)卡接有受力层(203),所述屋顶盖(1)左右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搭板(3),且屋顶盖(1)左右两侧并位于主搭板(3)下方均设置有至少八块副搭板(4),所述副搭板(4)与主搭板(3)底端内侧均开有卡槽(401),且副搭板(4)顶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弧面(402),所述主搭板(3)的卡槽(401)与弧面(402)卡接,且副搭板(4)的卡槽(401)均与下一副搭板(4)中的弧面(402)卡接;接水板(7),所述接水板(7)顶端开有水槽(701),且接水板(7)底端并位于水槽(701)内壁下方均匀开有至少六个水孔(702),所述水槽(701)与水孔(702)之间相互贯通,且接水板(7)右侧并位于水槽(701)右侧上方开有排水口(703),所述接水板(7)底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嵌槽(704),且接水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加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华幕墙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